王波(化名)今年35歲,是一家私企的小主管。自認為還年輕,平時飲食上很少忌口,尤其愛吃一些膽固醇高的食物,比如豬肉、動物内髒等等……
由于工作原因,經常點外賣,還認為外賣做得比家裡好吃,每餐幾乎都是大魚大肉。
前段時間公司體檢,血脂指标一項高出正常數值,但王波并沒有當回事,飲食上照吃不誤。
然而就在上周六與朋友的聚會上,王波剛想站起來和朋友碰杯,突然兩眼一黑,就暈倒在飯桌上。朋友趕忙撥打120,然而還沒有到急診室,王波就已經撒手人寰了……
後來經過醫院詳細檢查,王波的情況是由于血脂過高引起了猝死的症狀。原來王波去年就已經被查出高血脂,但他仗着年輕,并不當回事,在飲食和用藥方面都比較随意,最終導緻悲劇的發生。
一、高血脂高到多少,可能會發生猝死?
根據《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訂版) 》數據顯示,我國有40.40%的成年人有血脂異常情況。
血脂異常,通常指血清中膽固醇或甘油三酯水平超出正常值,也就是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患者一般無明顯不适感,但若任由血脂升高,則可能會引起一系列疾病。
有研究發現,年輕時有血脂高,心梗、中風風險遠超他人。
發表在《JACC》上,的一項開始于35年前的前瞻性研究,研究納入1985—1986年間,4985名年均25歲的成年人,通過幾十年的随訪發現,年輕時血脂水平升高,與長期心血管疾病風險升高密切相關。另外,即便血脂在後期得到控制,仍有殘留風險存在。
那從高血脂到猝死,到底有多遠呢?
一旦血清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三個指數升高,血管壁的脂肪就會迅速堆積,這個時候,我們的“清道夫”白細胞開始救場,吞噬脂肪。但吃着吃着,就會把自己吃成“白胖子”,白細胞就會在血管皮下堆積成斑塊。
①這些斑塊持續增大,使心髒供血的冠狀動脈變得狹窄,就可能引發“冠心病”;
②當斑塊表面出現破潰,形成血栓,塞住冠狀動脈就會導緻急性心肌梗死,嚴重時還可誘發猝死;
③如果這些發生在大腦,則會引起腦出血、腦梗塞等;
④如果發生在身體其他部位,可能引起腸壞死、下肢動脈閉塞、腎動脈狹窄等。
因此體檢時,一定要關注血脂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甘油三酯這兩項重要指标。
一般說來,低密度脂蛋白應在3.37毫摩爾/升以内,一旦高到4.14毫摩爾/升以上,就需要藥物控制。甘油三酯正常水平則在1.7毫摩爾/升以内,超出2.26毫摩爾/升,則算是比較嚴重了。
二、眼睛出現3個異樣,警惕嚴重高血脂
其實除了透過血液檢查,眼睛的這些變化,也可能是血脂異常的暗示:
1、黃色瘤
眼皮、大腿、腿後跟等部位,長出米粒大小的黃色瘤,可同時出現多個。
2、出現老年環
黑眼球邊緣出現一圈灰白色、寬約1—2毫米的環狀結構。
3、視力變得模糊
血液中甘油三酯增多,可影響血液流速,脂蛋白漏出侵犯到黃斑,可引起視力障礙。
除此之外,若腿肚經常抽筋,且有刺痛感、大腦常有頭暈犯困等表現,都可能是高脂血造成身體變化。
三、血脂升高,都是吃惹的禍?
很多人認為,血脂高都是“吃”出來的疾病。尤其是經常吃肥豬肉、動物皮脂、動物内髒等食物,就會引起血脂升高。事實真的如此?
豬肉含有飽和脂肪酸和單不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能夠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吸收,被認為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幫助,因此也有人認為吃肥豬肉可預防心血管疾病。
但每50克的豬肉,按90%脂肪含量計算,有一半是單不飽和脂肪酸,還有40%的飽和脂肪酸,而飽和脂肪酸則可能引起血脂升高,對身體無益。
因此想要預防心血管疾病,還是需要适當控制膳食飽和脂肪的比例。
除了豬肉,其他易升高血脂的食物也要控制攝入量,包括:高膽固醇食物,如蟹黃、魚子醬、鵝肝醬等;還有啤酒、奶茶等飲料,以及鹹鴨蛋、甜品等食物。
可能有些人會疑惑,明明自己飲食清淡,怎麼還會患上高血脂呢?
其實人體的血脂水平,還受到了體型過于肥胖、年齡增長脂肪代謝能力下降、女性絕經後激素水平變化等因素影響。也就是說,控制血脂不隻是需要從飲食上入手。
四、45歲前就要管好血脂,具體怎麼做?發表在《柳葉刀》的一項心血管疾病研究,研究涉及19個國家,近40萬人,結果發現:如果能在早期(45歲之前)管好膽固醇水平,可大大降低未來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想要管理好身體血脂,這些計劃一定要盡早開展:
1、飲食控制
飲食中應該減少動物油脂攝入,包括牛油、羊油、奶油等;油脂最好選擇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榄油、菜籽油等,以及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大豆油、葵花籽油等。
每天用油也要有所限制,烹饪油控制在25g左右,盡量選擇炖、煮、蒸等用油較少的烹饪方式。
日常還有多食用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水果蔬,以及高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粗糧、雜糧等,可以幫助糞便排洩,降低膽固醇。
2、堅持運動鍛煉
一般提醒肥胖的人,更容易患高脂血症,因此通過運動鍛煉,可以幫助維持體重,還可以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膽固醇水平。
當然,對于高血脂患者來說,并不是高血脂就會引發重大疾病。日常應學會放松心情,定期監測血脂,檢查按量服藥,将血脂控制在穩定水平,同樣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發展,與常人無異。
#謠零零計劃#
參考資料:
[1]《年輕時血脂高将來會怎樣?權威期刊發表35年研究結果》.生命時報. 2020-10-30
[2]《高血脂離猝死到底有多遠?一篇文章帶你看懂》.健康順德.2019-08-28
[3]《高脂血症不用愁,專家為您支招啦》.廣醫四院.2021-05-22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