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飾
【成語】
修飾邊幅
【例句】
參為人矜嚴,好修容儀。(《漢書·馮奉世傳》)
(2)撰寫,修訂,修改,潤色
【成語】
修書一封
掌修國史
【例句】
①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膜腳,《兵法》修列。(《太史公自序》)
②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王安石《答司馬谏議書》)
③幕下儒生設意修詞,援古證今,極力為之。(《柳敬亭傳》)
(3)修理,修造,修建
【成語】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年久失修
修橋補路:修建橋梁,補好道路。舊喻熱心公益,解囊行善。
修完補輯:修葺整治:補綴損缺.
【例句】
①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過秦論》)
②吾妻死,室壞不修。(《項脊軒志》)
③乃重修嶽陽樓。(《嶽陽樓記》
④餘稍為修葺。(《項脊軒志》)
(4)整治,治理
【成語】
不修邊幅
不修小節
改往修來
事修謗興:修;整治:謗:诽謗。興:興起。事情一進行整治,诽謗也就會興起。指革新者總會受保守者的诽謗。
修褉事也:古代習俗,在三月三日到水邊遊玩,以祓除不祥。
簠簋(fǔ)簋(guǐ)不修:簠簋:古代食器、祭器。借指貪污。
帷薄不修:帳薄:帳幔和簾子,古代用以障隔内外。修:整饬。男女不分,内外雜沓。指家庭生活淫亂。
文修武偃(偃武修文):禮樂教化大行而武力征伐偃息。指天下太平。
修辭立誠:原指君子要注重文化修養,做到立身誠實。後多指寫文章應表現出作者的真實意圖。
【例句】
①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②外結好孫權,内修政理。(《隆中對》)
(5)修養,修行
【成語】
福慧雙修
經明行修
修德慎罰
修仁行義
修身齊家
修身養性
止謗莫如自修
修養身心
半路修行
斷惡修善
進德修業
日省月修
修真養性
修齊治平
修身慎行
修身立節
束身修行:約束自身,修養德行。
【例句】
①臣修身潔行數十年,終不以監門困故而受公子财。(《信陵君竊符救趙》
②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蔺相如列傳》)
(6)效法,學習,研究
【成語】
斷惡修善
返本修古
棄文修武
修學務早
不期修古
棄武修文
修文地下:修文:修明文教。指文人死亡。
不法古不修今:指不應效法古代,也不應拘泥于現狀。
【例句】
①是以聖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韓非子·五蠹》)
②一善易修也,一藝易能也。(《原毀》)
(7)長,高
【成語】
茂林修竹
修短随化
修短有命
日修業短
封豕修蛇:比喻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長蛇”。
姱(kuā)容修态:姱:美好。修:長遠。态:志向。美麗的容貌,長遠的智慧。
【例句】
①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核舟記》)
②審視,巨身修尾,青項金翅。(《促織》)
③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蘭亭集序》)
④忌修八尺有餘,形貌昳麗。(《鄒忌諷齊王納谏》)
⑤況修短随化,終期于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載!(《蘭亭集序》)
⑧有魚焉,其廣數千裡,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鲲。(《逍遙遊).)
(8)善,美好
【成語】
纖腰修眸
修名不立
【例句】
老冉冉其将至也,恐修名之不立。(《離騷》)
(9)從事,做
【成語】
講信修睦
重修舊好
講信修睦
水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褉事也。(《蘭亭集序》)
【語義提示】
“修”的本意是“修飾,裝飾”,引申為“修改,修造,修正”等意項,書寫文章是用文字裝飾,故有“撰寫”意。修飾過的東西一般是美好的,所以有“善、美”意。一般又以“長、大”為美。修飾,裝飾本身就是一種行為,所以又有“從事,做”的意義。
【思維導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