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外地返鄉證明在哪開

外地返鄉證明在哪開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0 01:08:55

疫情快訊

1月20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春節前後疫情防控有關情況。在多個省份呼籲過年不返鄉後,國家衛健委首次明确,需持7日以内的核酸陰性檢測證明才能夠返鄉。

為什麼要對返鄉人員

加強疫情防控管理?

返鄉人員如何劃定?

核酸檢測證明如何獲得?

誰來查驗核酸檢測證明?

廣東的最新防控措施如何?

小編馬上為你揭秘。

返鄉人員如何劃定?

國家衛健委最新回應

“返鄉人員需持7天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返鄉,返鄉後實行14天居家健康監測,期間不聚集、不流動,每7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日前,《冬春季農村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對農村地區及返鄉人員相關防疫工作進行部署。國家衛健委20日晚就重點問題答問:

為什麼要對返鄉人員加強疫情防控管理?

進入冬季以來,農村地區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明顯增加,嚴重影響當地正常生産生活秩序。農村地區防控能力薄弱,疫情防控難度大,特别是春運期間返鄉人員明顯增多,人員流動增大,将會進一步加大疫情傳播風險。為嚴格落實内防反彈的防控策略,對返鄉人員加強疫情防控管理十分必要。核酸檢測是目前盡早發現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有效手段,要求返鄉人員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能夠有效降低疫情傳入農村的風險,保障大家度過一個健康、平安的春節。

工作方案所指返鄉人員包括哪些人群?

工作方案所指返鄉人員是指從外地返回農村地區的人員,主要包括:

一、跨省份返鄉人員;

二、來自本省内中高風險區域所在地市的返鄉人員(中高風險區域内部人員原則上不流動);

三、本省内的進口冷鍊食品從業人員、口岸直接接觸進口貨物從業人員、隔離場所工作人員、交通運輸工具從業人員等重點人群。

返鄉前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如何獲得?

返鄉人員可在出發地或目的地的任意一家有核酸檢測資質的醫療機構、疾控機構或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憑7天内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包含7天内核酸檢測陰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碼“綠碼”返回農村地區。

誰負責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返鄉人員返鄉前應告知當地村委會,返鄉後由村委會查驗其7天内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包含7天内核酸檢測陰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碼“綠碼”。

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返鄉從什麼時候開始?

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返鄉從1月28日春運開始後實施,至3月8日春運結束後截止。

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返鄉後是否需要隔離?

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返鄉後不需要隔離,但需要進行14天居家健康監測,做好體溫、症狀監測,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必須外出時做好個人防護,并在返鄉後第7天和第14天分别做一次核酸檢測。返鄉不滿14天的,以實際返鄉時間落實居家健康監測和核酸檢測要求。

各地如何落實該項政策?

各地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結合國家政策确定農村地區範圍,制定本省的實施細則,做好相關配套服務。

國家與省的規定會有沖突的地方嗎?

省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廣東已經接到《冬春季農村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并将印發各地認真組織實施。

事實上,廣東本身也制定了相應的城鄉防控方案,1月20日第71場省疫情發布會上公布的最新隔離與檢測措施正是出自本省方案。與國家方案不同的是,廣東的措施并不僅限于返回農村地區。

廣東措施:

一、鄉鎮(街道)、村(社區)做好假期返鄉人員、外來人員,特别是來自中高風險地區人員、入境解除隔離後人員、粵港跨境貨車司機、來往港澳小型船舶船員和港澳流動漁民(含内地漁工)、隔離場所工作人員、發熱門診工作人員、直接接觸進口冷鍊食品和進口貨物相關工作人員、國際航班機組人員等八大重點人群返鄉人員的信息登記、摸排和日常健康監測工作。

在做好中高風險地區人群管控的基礎上,對重點行業從業人群要查驗其7天内核酸檢測證明。

督促相關人員返抵後做好個人防護,減少聚集,出現發熱等症狀後做好自我隔離和報告,主動就診并主動告知流行病學史。

二、做好中高風險地區來粵人員管理工作

措施1:來自國内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級市(區)的來粵返粵人員,應在抵粵後12小時内向所在居村委和單位(或所住賓館)報告。

措施2:向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級市(區)的來粵返粵人員開展“四個一”健康管理(即發放一份健康告知書,開展一次健康問詢,查驗一次健康碼,開展一次核酸檢測)。

特别要提醒注意的是,廣東對從中高風險地抵粵人員有新的隔離要求,包括:對有國内疫情高風險地區所在縣(市、區)旅居史或當地政府宣布全域封閉管理地區的來粵返粵人員,實施14天集中隔離健康觀察。

對有國内疫情中風險地區所在縣(市、區)旅居史的來粵返粵人員,實施14天嚴格的社區健康管理,社區健康管理期間人員居家不外出。如無居家條件的,實施14天集中隔離健康觀察。

由此可見↓↓

首先,按國家規定,從省外返回廣東,如果是回到農村地區(鄉鎮村)是需要持核酸檢測證明的,并要抵粵後12小時内向所在村委和單位(或所住賓館)報告;

其次,從省外回到廣東城市地區(街道社區)的,就要看否從中高風險所在地市(區)抵粵,如果是,需要12小時内向所在居委和單位(或所住賓館)報告,并納入“四個一”健康管理(即發放一份健康告知書,開展一次健康問詢,查驗一次健康碼,開展一次核酸檢測),實施14天嚴格的社區健康管理,社區健康管理期間人員居家不外出。如無居家條件的,實施14天集中隔離健康觀察;

第三,目前廣東各地都是低風險地區,可省内有序流動;萬一出現省内中高風險地區,從該地市(區)到其他地方,也要實施上述疫情中風險地區所在地旅居史流動人員的核酸檢測與隔離健康管理措施;

第四,專門針對八大重點行業從業人群的規定:隻要是上述所包括的八大人群,不以是否跨省、是否從中高風險地區出發,不管回到的是廣東的城市地區(街道社區)還是農村地區(鄉鎮村),一律需要有7天内核酸檢測證明。

廣東各醫院核酸檢測提速

春節回鄉下要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春運臨近,接下來,各大醫院預計将面臨較大的檢測任務,如何确保有效應對?

外地返鄉證明在哪開(省内返鄉需要陰性證明)1

近日到醫院進行核酸檢測的市民明顯增多

中大孫逸仙紀念醫院供圖

各醫院日均檢測千餘例

最快2個半小時出結果

最近廣東各大醫院的核酸檢測量均呈現增加的趨勢。

廣東省人民醫院表示,該院目前每日檢測标本量為1300餘份。根據實際需求,在當前檢驗工作基礎上,醫院還新建設儲備了一個新的核酸檢測中心。該中心日檢測能力可達每天1萬份标本。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的核酸檢測量增加了近三分之一。“1月19日檢測約1000例。”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門診部護士長劉玲中告訴記者:“為避免市民在院等候時間過長,醫院的核酸檢測門診提前7天在微信公衆号上開放預約,市民在手機上即可自助挂号、開單和繳費。檢測後6-8小時出結果,在穗康碼上即可查詢結果。”她表示,目前該院每天最多檢測1200例,基本上一放出号就“秒空”了,未來将會增加檢測量。

據了解,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平均每天核酸檢測量約1200例,全部當天檢測當天出報告,從收到标本到出報告平均僅需約2.5小時。記者獲悉,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對100家公共檢測實驗室的要求是具備1萬例/天的檢測能力,中山一院目前已具備這個能力。該院表示,如果出現局部疫情需進行大範圍篩查,采用10:1混采或混檢時,日檢測量可達到10萬例。

有醫院上門采集咽拭子

還可定制團體體檢套餐

除了在醫院門診做核酸檢測外,有的醫院還可提供上門采集咽拭子的服務。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推出“逸仙e醫院APP”自助預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服務。該院醫務科主任餘濤教授表示,這将有效減少受檢者在醫院停留時間,實現核酸檢測結果“自助查詢,無需跑腿,快遞到家”。企事業團體單位還可以向體檢中心預約上門咽拭子采樣服務,并能個性化定制體檢套餐。

據統計,最近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每天核酸檢測量在1000-1500例。采樣後24小時内可在“逸仙e醫院APP”上查詢結果。餘濤說,根據返鄉人員均要做核酸檢測的規定,接下來醫院檢測任務量預計将明顯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情況下不能采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新冠體檢”預約自助服務,而需要向體檢中心咨詢,聽從醫務人員指引。具體包括以下5種情況:

1.發熱(體溫高于或等于37.3℃)和/或有呼吸道症狀(如咳嗽、流涕、咽痛)等;

2.境外來穗人員;

3.近14天内有國内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

4.有其他流行病學史(包括高風險國家人員接觸史、疫區發熱或有呼吸道症狀患者接觸史、确診病例/疑似病例/無症狀感染者接觸史、聚集性發病史);

5.拟入院患者本人及普通門急診患者。

春節返鄉該怎麼辦?

哪些地方要避免踩雷?

春節能不能動?

年夜飯還能吃嗎?

國家和廣東、廣州

一系列最新防疫措施,

請轉發擴散!!

疫情還沒結束,

每個人做好自我防護,

就是在為防疫出力!

外地返鄉證明在哪開(省内返鄉需要陰性證明)2

外地返鄉證明在哪開(省内返鄉需要陰性證明)3

外地返鄉證明在哪開(省内返鄉需要陰性證明)4

外地返鄉證明在哪開(省内返鄉需要陰性證明)5

外地返鄉證明在哪開(省内返鄉需要陰性證明)6

外地返鄉證明在哪開(省内返鄉需要陰性證明)7

外地返鄉證明在哪開(省内返鄉需要陰性證明)8

外地返鄉證明在哪開(省内返鄉需要陰性證明)9

外地返鄉證明在哪開(省内返鄉需要陰性證明)10

外地返鄉證明在哪開(省内返鄉需要陰性證明)11

來源:廣州日報、國家衛健委、新華視點、大洋網

來源: 廣州反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