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奇葩說要不要給孩子完美人生

奇葩說要不要給孩子完美人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7 16:39:06

奇葩說要不要給孩子完美人生(重新審視如何養育孩子)1

《奇葩說》是以辯論賽為主體形式的綜藝節目,從2014年11月開播至今,已經成功播出六季,深受大衆喜歡。貼近生活的辯題,邏輯清晰、風格迥異的選手,睿智诙諧、淵博深刻的主持人和導師,使其迅速蹿紅,視頻播放量輕松破億。作為一檔全民喜愛的節目,奇葩說不僅收獲了觀衆對它的喜愛,其實也是倡導全民思考的一個很好的媒介。家庭中,父母亦可通過節目的内容培養孩子的思維品質,提升孩子的思維能力。

奇葩說要不要給孩子完美人生(重新審視如何養育孩子)2

一、培養孩子的多元化價值觀

《人民日報》曾發文稱:“《奇葩說》雖然表現形式是娛樂的,但實際上是一個表達觀點、傳遞價值主張的節目。這個價值主張就是正直、善良、新知、包容。”這個評價是針對價值觀而言的。

《奇葩說》之所以能夠傳遞不同的價值觀,是因為節目中的導師和選手身份各異。在第六季中的導師隊伍中,有樂學善思的羅振宇、溫文爾雅的蔡康永、幽默诙諧的李誕,還有大學教授經濟學家薛兆豐。四位導師從各自職業領域,不同的角度引發觀衆進行多元思考。

在選手選拔上,除了有思維品質極好的“老奇葩”黃執中,顔如晶等,還有律師、高中老師、電台主持人、電子遊戲玩家、專業辯手、高校學霸、大學教授,因此人員的構成的豐富性為《奇葩說》成為倡導多元價值觀提供了基礎。

多元包容的價值觀培養對于一個人的思維品質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當今時代,培養價值觀的豐富與多元,其實是幫助孩子樹立,尊重他人表達觀點的權利。

徐贲在《明亮的對話》一書中說:“理性話語的價值觀是與他人平等、尊重、以說理相待的關系,并在這個基礎上不羞辱他人、不欺騙他人、不歧視他人、不傷害他人,不使用任何暴力(包括語言暴力)對待他人。”

實際上,生活中我們與他人意見相左,甚至是隔代之間産生代溝本質上都是因為價值觀的不同而産生的。因此擁有多元包容的價值觀讓我們在某種程度更能理解他人。

目前教育界倡導的批判性思維培養其中一個核心的内容就是培養孩子的多元包容的價值觀。

奇葩說要不要給孩子完美人生(重新審視如何養育孩子)3

二、引導孩子時刻參與思考,樂于思考

《奇葩說》中所有人都是參與思考的——選手和導師不必說,他們說辯論的主體。在場的觀衆也在選手辯論的過程中不斷思考,選擇支持自己贊同的持方。而與其他綜藝類節目不同的是,主持人馬東除了是整場節目的調控者和連接者之外,也加入了“辯手”這一身份,甚至馬東提供的觀點支撐更為深刻和精彩。每一期請來的嘉賓,同樣要表達自己的觀點。

對于孩子的培養,目前絕大多數的家庭的課外教育是文體項目。而一直以來中國教育也更偏重于知識的傳播,忽略了應從小培養孩子喜歡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

《奇葩說》所選擇的辯題,大多數是當下社會的熱點話題,通過辯論的形式,引發觀衆對這些話題以及當下社會的思考。

有一些辯題父母是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論的。

以第六季為例——

生二胎,必須經過老大同意嗎?

“媽媽是超人”,真的是對媽媽的贊美嗎?

父母該不該告訴孩子,童話都是假的?

公共場合遇到熊孩子該不該教育?

貼近生活的内容更容易引發孩子的讨論興趣。更重要的是因此而帶來的一種思考的習慣。而平時,父母應有意識讓孩子參與到一些問題的思考,養成全家樂于思考的好習慣。

奇葩說要不要給孩子完美人生(重新審視如何養育孩子)4

三、利用因果關系引導孩子多角度思考問題

培養思考能力,起初應該培養樂于思考的習慣,而後應逐步訓練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訓練孩子明白因果關系,我支持某個觀點,一定是有原因的。在《奇葩說》中每個辯手在論述自己的觀點時都要闡述我為什麼認同這個觀點。

因果關系——為什麼我秉持自己的觀點?

一個選手一般會用三個理由來陳述自己的觀點,六個選手所有的角度包括導師們的角度,所以每一個辯題呈現出來的都是因果關系下的多角度思考。

在生活中在日常和孩子的閱讀中同樣可以有意識地訓練孩子。比如閱讀童話故事後,《灰姑娘》中灰姑娘最終嫁給了王子,她會幸福嗎?為什麼?《海的女兒》最後為愛犧牲了自己,你同意她的做法嗎?為什麼?

奇葩說要不要給孩子完美人生(重新審視如何養育孩子)5

四、引導孩子了解多種說理方法

除了因果關系的訓練外,随着思維能力的提升,家長可以進一步讓孩子了解其他常見的說理方法。

1.定義核心概念

《奇葩說》有一期的辯題“不給别人添麻煩是不是美德?”,在開辯之前,嘉賓蘇有朋就拆解了辯題的交鋒點,認為對“别人”、“添麻煩”的界定是立論的關鍵。

定義核心概念其實是思考的開始,當有人說幸福就是掙很多的錢,住大房子;有人說幸福是找到好工作;有人說幸福就是奮鬥;有人說幸福是内心的甯靜等等。你首先要思考的是你自己對于“幸福”的理解是什麼。

2.假設論證

假設某件事情的發生會帶來的結果。比如:如果這樣做,會發生什麼事情。

在要不要告訴孩子童話是假的那一期,傅首爾說的: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告訴他童話是假的,相當于一種劇透,是快進了他的成長。

星悅在生二胎要不要和老大商量那一期,提到自己的家庭中的兩個妹妹。大妹妹出生時父母并未告知自己,自己對于妹妹的到來一臉茫然。如果生大妹妹時父母能夠和自己溝通,那麼自己對妹妹的情感是絕對不一樣的。

“假設”是一個很好提升思維能力的方法,以時間為軸線假設過去和未來,做了什麼或沒有做什麼,進一步推導出可能發生的結果。可以幫助你做好對于一些問題的判斷和思考。

3.情感共鳴——創設情境講故事

這是《奇葩說》很多辯手都在使用的方法。

儲殷是這一季的新奇葩辯手,是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有一期的辯題是“父母應不應在高考結束後選擇離婚”。儲殷教授就為大家講述了自己親身經曆過的案件離婚。他說離婚殘忍的不是分房子,分存款,分股票等等,而是分孩子。

在夫妻雙方争執之下,法官讓孩子做出一道選擇:要爸爸還是媽媽。孩子一臉漠然,随後眼淚刷刷地流。在場的觀衆聽了這樣的故事,亦感同身受。

如果說前面的思維訓練内容以邏輯訓練為主,那麼情境創設則偏重情感的表達,它的目的在于以情動人。在日常口語交流的過程中,創設情境講故事同樣是能夠說服他人,打動他人的方法。請注意:在書面表達中,感性創設情境則不是較好的方法。

奇葩說要不要給孩子完美人生(重新審視如何養育孩子)6

寫在最後:

培養思維品質應從小做起。《奇葩說》為我們提供了一些訓練的思路和方法。思維能力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應滲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願所有家庭都能成為樂思善思的家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