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頸部後面中間有凸起

頸部後面中間有凸起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16 20:59:22

對于人體來說,頭頸部就是一個人的門戶

食物由嘴巴攝入人體的消化系統,氧氣由鼻腔吸入人體的呼吸系統,食管和氣管都經人體的頸部下行至胸腹部,而腦部的供血則由頸部的頸動脈和椎動脈支持,脊柱頸段的椎骨有神經和血管通過,也起着保護人體重要神經和血管的作用,并且頸部周圍的淋巴結也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因此可以說頸部就是人體最不能出現病變的部位之一。

頸部有重要血管和神經通過,周圍還遍布着有大量淋巴注入的頸部淋巴結,因此疾病所引起的内分泌異常、神經病變等病變轉歸常會在頸部出現異常症狀。

頸部後面中間有凸起(體内有病頸部先知)1

唐先生,今年31歲,半年前洗澡的時候摸到自己的頸部淋巴結處有一小小的腫塊,有一定的活動度,但按壓不伴有疼痛,因而唐先生并沒有放在心上,認為隻是喉嚨感染細菌而發炎了,吃一點抗生素就會自行痊愈。

抱着這樣的心态又過了一段時間,3天前,唐先生開始出現了發熱的症狀,并且伴有惡心和吞咽困難,到醫院就診時,門診醫生發現唐先生頸部淋巴結有明顯的腫大,可觸摸到一活動性較差的腫塊。

對其進行問診,才得知數月來唐先生的頸部淋巴結一直存在腫塊,而唐先生因其沒有引起疼痛和不适并沒有到醫院進行檢查也沒有采取其他有效的治療措施。

頸部後面中間有凸起(體内有病頸部先知)2

醫生在初步診斷後,對唐先生采取了基礎的生命支持,并進行了血常規、影像學檢查、組織病理學活檢等相關檢查,明确了唐先生罹患的是頸部原發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一、頸部淋巴瘤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

頸部後面中間有凸起(體内有病頸部先知)3

頸部淋巴瘤,是以人體免疫功能的異常、病毒感染、細菌感染、遺傳因素等為病因所導緻細胞癌變并侵犯頸部淋巴結的一種常見的、較為嚴重的惡性腫瘤。根據其病理特點和臨床表現分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因為淋巴瘤常常會通過淋巴結進行轉移從而導緻腫瘤細胞的擴散,因此在穩定唐先生的生命體征後,需要對唐先生采取化學藥物治療、放射性治療、手術治療等治療手段治療原發腫瘤并防止原發腫瘤擴散從而提高治愈率、改善唐先生的生活質量并延長其生存時間。

頸部後面中間有凸起(體内有病頸部先知)4

唐先生後悔不已,如果能早些到醫院進行治療,是不是就不會是這樣的結果了。實際上,不止頸部的淋巴瘤,還有很多疾病會在頭頸部表現出異常的症狀,我們在發現異常後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

二、體内有病,頸部先知

頸部後面中間有凸起(體内有病頸部先知)5

頭頸部作為人體如同命脈一樣的部位,出現了異常症狀需要立刻引起重視,全身性各系統各部位的疾病都可能會表現在頭頸部處。醫生提醒:若頸部有這3種症狀,當心疾病來襲。

1、淋巴結腫大

淋巴結作為重要的免疫器官遍布全身,淋巴回流受阻、感染、腫瘤等都會導緻頸部淋巴結腫大,但不同病因所導緻的淋巴結腫大在表現上又不盡相同,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等頭面部的感染和全身血液、免疫系統的疾病會引起頸部淋巴結腫大并常常伴有疼痛,觸摸起來活動度良好,不與周圍組織粘連,前者進行抗感染治療、後者在積極的治療原發病的狀況下,頸部淋巴結腫大的症狀可以得到一定的緩解。

頸部後面中間有凸起(體内有病頸部先知)6

相較而言,腫瘤細胞侵犯至頭頸部淋巴結所導緻的淋巴結腫大由于常不伴随疼痛,可能會被患者所忽視其嚴重的危害,如唐先生就因其病變無痛性的特性并沒有對自己的病情引起重視從而延遲了最佳的診療時間。

頸部淋巴瘤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繼發性的頸部淋巴瘤通常是腫瘤細胞從機體的其他病變部位通過淋巴回流轉移至頭頸部的淋巴結,而原發性的頸部淋巴瘤病竈中的腫瘤細胞常常轉移至肝、胃等全身重要髒器,累及各系統引起全身症狀。

另外,部分甲狀腺疾病也會出現頸部的腫大,如缺碘的人容易造成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而代償性的刺激甲狀腺從而造成甲狀腺腫,外觀上患者的脖子較正常人更粗,俗稱“大脖子病”,其并非是生理性的脂肪堆積,而是病理性的腺體腫大,需要與上述淋巴腫大的症狀進行鑒别。大部分患者通過補充碘可以治愈此類疾病。

頸部後面中間有凸起(體内有病頸部先知)7

2、脖子疼痛

頸椎是人體頭顱承重的支撐,正常人的頸椎具有生理彎曲,老年人常因骨質增生而出現頸椎處的疼痛,甚至不能轉頭,而年輕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所謂“脖子疼”的說法,大部分情況是由于前一晚睡眠姿勢未調整好而導緻的落枕,恢複正常的睡姿即可。

但在長期存在脖子疼的症狀下需要警惕,也可能是強直性脊柱炎的前兆,華語樂壇的教父級歌手周傑倫就因強直性脊柱炎備受困擾,發病時會在腰背部有劇烈的疼痛,甚至會造成行動障礙,而這些都是強直性脊柱炎反複發作的症狀,會大大的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

頸部後面中間有凸起(體内有病頸部先知)8

因而,身體長期存在脖子疼、腰酸背痛等症狀時,不要單純的認為是落枕或者錯位,對于強直性脊柱炎的患者來說,頸部出現了疼痛,很可能頸椎中已經出現了炎症,及時診斷并控制炎症、緩解症狀以用于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曲度和功能,防止脊柱的畸形。

3、吞咽運動異常

食道是人體上消化道的一段,每日進食的食物都會通過食道進入胃腸道進行消化吸收。當食道病變時,可能會感受到吞咽的異常,如扁桃體發炎時,吞咽食物常伴有疼痛感,觀察口腔可以看到腺體的腫大、發紅,而有一種疾病,不影響進食到十分緻命,是中國發病率較高的一類疾病,據醫學雜志《柳葉刀》研究調查,國人患食管癌占到了全球近一半的比重,食管癌一直是中國高發的腫瘤之一。

頸部後面中間有凸起(體内有病頸部先知)9

究其原因,還是跟我國的飲食文化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我們常在飯桌上可以聽到“趁熱吃”這樣的話,中國的飲食文化相對于西方來說會食用更多的熱食,而食物較燙會損傷食管粘膜,食管粘膜受損後會愈合,而熱食的刺激反反複複,導緻食管粘膜細胞癌變的概率增加,另外,亞硝酸鹽、慢性食管炎症、遺傳因素等都是誘發食管癌的危險因素。

食管癌早期表現為吞咽後的哽噎感,即患者會感覺食物下行緩慢、滞留在食管中。雖然并不影響進食,但并不表示症狀不嚴重,腫瘤侵犯到深層的組織和神經時,可能會造成食道的燒灼感、針刺樣疼痛,在感知到食管有異常的情況下,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在早期确診可以降低手術對身體的損害且防止腫瘤進一步的進展成為惡性程度更高的疾病。

頸部後面中間有凸起(體内有病頸部先知)10

另外,食管癌需要與贲門失弛緩症相鑒别,二者都是消化系統常見的疾病,臨床症狀也都以吞咽困難為主,但也有不同的地方:食管癌以進行性吞咽困難為主要臨床特征,贲門失弛緩症則是以間斷性吞咽困難為主要臨床特征,簡單地說就是贲門失弛緩症的吞咽困難是時有時無的,且贲門失弛緩症是由消化管基層的神經節病變所引起的括約肌松弛所造成的食管蠕動減少,相對來說不像食管癌那麼難治和嚴重,手術的治療的效果也較為理想。

頸部後面中間有凸起(體内有病頸部先知)11

頸部還因大量的神經和血管通過,在頸部有惡性腫瘤存在時,可能壓迫神經和血管,會導緻神經的異常刺激和大腦缺血,長期可能引起腦組織功能的退行,會影響到全身的健康。除了頸部的病變以外,日常的習慣也會深深影響到神經和血管的正常功能。

三、日常中怎麼保護好頸部的健康?

頸部的淋巴回流的通暢是機體維持正常免疫功能的基礎,進一步影響着全身的健康,免疫力強的人抵抗力也更強,頸部淋巴回流受阻時會引起局部的組織水腫,淋巴液對血液的調節和清除功能也受到影響,導緻人體抵抗力下降容易患病。

頸部後面中間有凸起(體内有病頸部先知)12

頸椎不好的人,常常會出現腰酸背痛的症狀,嚴重的可能患上頸椎病,進而影響到大腦的供氧和神經的傳導。

平常生活中一些保護頸部淋巴結和頸椎的小習慣,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卻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1)多進行頸部活動

對于長期久坐的辦公族和學生黨來說,一天大部分時間都坐在辦公桌和課桌前,頸椎缺少活動,頸部的肌肉緊張,肌肉的血運不暢且對韌帶的勞損較大,長期以來,肌肉對頸椎的保護性就會下降,從而較容易導緻頸椎的受傷。

在長時間的工作和學習下,可以在休息時間多活動頸椎,扭扭脖子、低頭擡頭都可以緩解肌肉的僵硬,也會讓脖子舒服一點。

頸部後面中間有凸起(體内有病頸部先知)13

2)健康的情緒和作息

生活壓力過大和經常熬夜的人會引起内分泌的失調,從而造成代謝紊亂、免疫力低下等一系列淋巴系統紊亂的症狀,甚至有些人會出現淋巴結部位的疼痛,長期下來,會增加淋巴細胞惡變的風險。平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緒和規律的作息可以維持淋巴系統的穩定。

頸部後面中間有凸起(體内有病頸部先知)14

3)合理膳食

長期暴飲暴食抽煙酗酒的人會破壞人體的内分泌系統的穩定,從而出現淋巴系統受損的症狀。日常生活中合理的飲食結構,不抽煙不酗酒,人體的内分泌系統趨于穩定,可以降低淋巴回流異常的風險。

老年人容易出現骨質疏松的原因是老年人腸道功能下降從而對鈣的吸收變少出現缺鈣的症狀,全身的骨骼因缺鈣容易骨質疏松,如今多數年輕人也容易因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導緻缺鈣,從而導緻頸椎的骨質疏松,長期下來罹患頸椎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平常多補充牛奶、豆制品等富含鈣元素的食品可以避免身體缺鈣而導緻的骨骼受損,進一步的保護頸部。

頸部後面中間有凸起(體内有病頸部先知)15

頭頸部通貫全身,當頭頸部出現異常,千萬要引起重視,頭頸部的異常可能提示着人體可能存在着疾病,不管症狀在表現上嚴不嚴重,都需要到醫院進行檢查排查,以免耽誤病情。

生活中像唐先生這樣的人很多,對自身的健康較為漠視,在出現了自己認知外的症狀時也沒有及時就醫,一而再再而三的忽視了身體的警告,才會延誤了治療。身體的健康是自己的,每個人都需要對自己的健康負責。

參考資料:

[1] 朱名安,熊秀敏,陶莎,張擁軍.食管癌患者食管癌高發區人群頭發中微量元素的測定及意義.《VIP》,1999

[2] 安豐山,黃金球,陳少湖.217例胸段食管癌淋巴結轉移及其對預後影響的分析.《CNKI;WanFang》,2003

[3] 劉珺,葛連峰,王莉莉.食道癌患者的社會支持與希望的相關性研究.《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6

[4] 杜旭娜,李晏,張勝利,朱劍等.強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動度評分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病情活動性判斷的價值.《WanFang》,201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