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快餐界的初代網紅正在走下神壇?
近日,味千拉面發布了三季度财報。數據顯示,味千中國第三季度同店銷售同比下降11.1%,快速休閑餐廳業務銷售同比下降14.7%,這已是味千連續五個季度出現同店銷售下滑的情況。
此外,味千2022年中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8億元,同比下滑33%,淨虧損1.07億元。
猶記得2018年味千拉面還曾喊出“要将味千打造成一個百年品牌”的口号,沒想到短短幾年時間,公司就開始走上了虧損、關店的下坡路。截至今年上半年,味千拉面的門店數量已經縮減到600多家。
曾經榮登過福布斯最具潛力餐飲連鎖品牌的味千拉面,如今為何也面臨着巨大的生存考驗?
雖然名字聽起來十分日範兒,但味千拉面卻是個純正的中國品牌。
作為很多中國消費者關于日式拉面認知的“啟蒙者”,曾經的味千憑借差異化的定位迅速在中國市場走紅,化身日式拉面的代表品牌,并一舉成為第一家在香港及海外上市的中國餐飲品牌。
而味千的沒落,始于2011年的那場“骨湯門”醜聞。
從創立之初,味千就以“五十年大骨熬湯”為宣傳,将自己定位為高端日料。在那個一碗中式拉面賣5元的時代,味千的産品單價就突破了30元。
可是,後來一則“拉面湯底為濃縮液勾兌而成”的曝光新聞,将味千“大骨熬湯”的故事撕得粉碎,品牌聲譽一落千丈,市值也在三周内蒸發近80億。
而且,多年來單一的産品形式、同質化的口味,也讓消費者逐漸失去了新鮮感,不再願意花高價去買一碗低成本的拉面。
與此同時,衆多新中式面館的崛起,也擠壓了味千的市場空間。
近年來,随着國内餐飲業的狂奔式發展,各色新中式面館遍地開花,湧現出了和府撈面、陳香貴、張拉拉、西貝莜面村、重慶小面、馬記永、遇見小面等一大批優質的面食品牌。
與味千相比,每一個入局的新玩家都自帶更具特色的人設光環。比如,和府撈面主打“書房裡的中華撈面”;西貝莜面村則将西北風格發揮得淋漓盡緻;重慶小面用川渝味道征服食客的味蕾......此外,在門店設計方面,新中式面館們也都是獨具匠心。像是遇見小面就在門店設計中融入了碼頭、洪崖洞、龍門陣等具有重慶特色的江湖元素,并結合不同地域特點,打造出了有“小面展覽館”之稱的深圳會展店、海濱風情的廈門曾厝垵店等。
這些新品牌、新形象的沖擊,使得味千拉面老齡化、同質化的問題更加凸顯。
再有就是,随着“懶人經濟”的發展,預制菜逐漸在C端消費者中推廣普及。不少人表示,與其花好幾倍的價錢去吃一碗勾兌的拉面,不如自己購買性價比更高的預制菜包。
因此,像拉面說、阿寬這樣口味不輸成品拉面的速食拉面成為了大家的新寵。
縱觀近幾年的餐飲市場,除了味千之外,吉野家、丸龜制面等日式快餐品牌也在不同程度地式微。
今年9月,吉野家旗下拉面品牌花丸烏冬面宣布将全面退出中國市場;丸龜制面也于近期在内地進行了全面閉店。
不僅如此,博多一幸舍、神田川拉面等曾經風靡一時的日式面館都相繼出現了閉店情況。
究其原因,離不開時代的大背景。
不可置否,早期的日式快餐确實趕着時代窗口期收割了一波紅利。但随着國人消費的升級,更新叠代速度和質量都跟不上發展步伐的日式快餐自然就無法再滿足消費者的核心訴求,衰敗就成為了必然。
當然,日式快餐們也曾努力嘗試自救之法。比如,味千對自家門店進行升級,開發IP主題店,還研發出了自熱外賣,但這些試圖擁抱年輕消費者的舉措最終都收效甚微,拉面江湖的“變陣”已不可阻擋。
隻能說,沒有永遠的巨頭,隻有符合時代的品牌。
“味千們”走下神壇的背後,折射出的既是整個日式快餐的困境,也是品牌變革與市場發展之間的艱難博弈。
國内拉面的故事仍在繼續,未來“味千們”在國内的掘金之路還能走多遠呢?
編輯:鞠君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