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一位85後,普通的工薪階層。有一台自己的九代思域,目前開了将近4年,行駛裡程42000 km。
取得駕照12年多開過10 款平民車,開不同的車、坐不同的車的時候都會自然而然地靜心去感受這台車的性能和特性。最近有幸得到了第十代思域5天的試駕機會,這5天開着這台思域走了300 km的路程,市區、快速路、高速和山路都體驗了一番,對于新車也有了較為整體的認識。作為九代思域車主,在這裡就跟大家聊聊第十代思域的變化,下面的分享很多都是本人的一些主觀感受,如果存在有失偏頗的地方,請大家指正和賜教!不盡感激!
外觀畫風突變,“霸道總裁”橫空出世
第一次看見的時候我承認我在路邊駐足了2分鐘, 低矮的車身、溜背的設計、大膽的造型,轎跑感十足,讓人眼前一亮。對比九代思域的外形,沒有懸念,我和大家一樣都是更喜歡第十代思域。九代思域整個外觀形象感覺就是八代的演化版,始終有八代的影子;而第十代思域的外觀,給人的感覺完全是颠覆式的,來的更震撼一點。這種震撼來源于它突然變得霸氣硬朗的外觀,沖擊力十足。
整體坐姿變低,開超跑的即視感
【九代思域】 【第十代思域】
第一天拿到車,我約了幾個朋友一起到小洲村和大學城逛了一圈。粗略感受了一下小洲村的漁村風情文化,和朋友們體驗交流了一下第十代思域的駕駛和乘坐感受。第一天最讓我驚喜的是車廂的氣味,我的九代思域将近4年,我弟的SUV也開兩年多了,車廂裡面皮革氣味還是挺大的。而這台第十代思域坐進去之後,隻是聞到淡淡的皮革味。為了做到更加“運動”,第十代思域的整體坐姿都變低了,帶來的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坐在駕駛座有種在開超跑的感覺,後排座椅角度也變得更加傾斜,而開九代思域,雖然也很運動,坐在駕駛座,少了一份想劈彎的欲望。但在這樣的坐姿下,平時從車裡出來就比較費勁。
手感變好,轉向比例更快,但路感稍欠
第二天,開着第十代思域上下班。在擁堵的市區道路中行駛,感覺第十代思域轉向的變化還是比較明顯的。
方向輕重相當,轉向比例變快,但對于路感的回饋稍欠,操控上還是九代思域更勝一籌。
底盤變厚實,過濾零碎震動能力提升
底盤的變化也很明顯。第十代思域比九代調教得柔韌舒适,過一些小坑窪或碎石路的時候,并不會有很明顯的颠簸感。而九代思域來得更硬朗了一些,現在開着九代我都會下意識地避開一些井蓋和溝溝坎坎。
内飾細節及配置的變化
【九代思域】
【第十代思域】
第三天,把九代和第十代思域兩款車放在一起,對比了一下兩者在内飾及配置上的一些細節變化。我的九代思域是自動豪華版的,對比第十代思域頂配車型,基本上看得見,摸得着的地方都升級了。
【九代思域】 【第十代思域】
駕駛台上面第十代思域覆蓋的是一層軟質的材料,而九代上面是一層硬的塑料;門把手位置,九代思域是一層塗層的材料,用久了會掉,而十代思域做成了一體化的材料,而且全系車型四個車窗都有一鍵升降功能。
【九代思域】 【第十代思域】
方向盤皮質的手感不錯,采用了類似磨砂的真皮材料,有一些摩擦力。九代的方向盤皮質平時用還好,就是手出汗的時候會打滑。不過,前者的方向盤縫線很硬而且突出,手握在上面會擱手。方向盤上的多功能按鈕是有菱角的硬塑料産物,摸上去的手感一般。對比起來,九代思域方向盤按鍵的手感舒服很多。
中控顯示屏使用感覺和清晰度一般,倒車的時候整個畫質是偏黃的,九代的倒車影像屏幕沒有那麼大,但圖像不會這樣偏黃。打右燈時會有并線輔助圖像顯示在屏幕裡,但有點灰蒙蒙的。平時一些觸碰操作,反應還可以。
雨刮,九代思域是兩邊對着開的,第十代思域是一個中間,一個邊上齊步走的,當然我是不介意這個改變的,但是有些同學說九代那個對着開的看着更高級。
加速能力強勁,市區道路會有點“沖”,在山路很過瘾
第四天,專門和朋友一起去南昆山跑了一圈山路,動力系統無疑是這台第十代思域最出彩的地方。在市區不能完全感受這套動力的妙處,因為通常你剛加速起來就要刹車了,這個時候你甚至會覺得它是有點沖的,再加上發動機轟鳴的聲音不合時宜的傳送到你的耳朵,造成市區體驗感覺一般。
但當你開着它去跑高速和山路,哇!你會眼前一亮。加速能力的表現最為搶眼,比九代更強,更快。雖然是渦輪增壓發動機,但是被CVT過濾得很平順,踩着油門,一個不留神速度就到了70km/h。如果是在市區道路上開,黃金右腳真的要控制好車速,免得不小心就吃了超速罰單啊!
在山路上行駛,将檔位挂到S檔,發動機立刻傳來積極的轟鳴聲,仿佛在跟你說,“主人,我時刻都在裝備着劈彎,就等你了!”,你會感覺到源源不絕的動力,那種感覺會讓你很受用,很享受,你會情不自禁的開心愉悅。我也曾經開過我的九代跑過這條山路,是完全無法比拟的。在滿載的情況下,九代在80到120碼這一段加速時是費勁的,但是第十代實在是輕松。
改善了八九代思域隔音差的痛點,值得一贊
第十代思域的隔音明顯比九代好,這個環節之所以進步那麼明顯,原因是九代的隔音實在是不咋樣,現在第十代做到了同級中上水準,對比起來你會覺得十代大幅提升了。
油耗水平,直接用數據來說話
【九代思域】 【第十代思域】
油耗--(這個人比較懶什麼都沒留下)我沒時間,沒條件用傳說中那種跳油槍,算裡程的方式來算出實際油耗。能告訴大家的是,我拿車的時候,車載顯示綜合油耗7.6的,我還車的時候綜合油耗7.1的,我大概開了200KM高速,50KM山路,50KM快速路,50KM市區;我的九代現在綜合油耗車載顯示是9.3,這是國慶跑了高速之後拉下來的,國慶之前市區多,那時是10.1。
簡單試用了一下第十代思域的高科技配置
其他一些高配裝備如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我隻是粗略試用了一下,因為九代沒有配置無法對比。而且要頂配車型才有的配置,一般人不會買到這麼頂配的車,所以大概說說試用感受:
發動機節能自動自動啟停系統—這個配置的通病,啟動的時候,會明顯感覺到發動機啟動時的顫動和聲響。不解決這些問題,自動啟停基本是不受待見的,但第十代思域的車身反應還算比較輕微。
ACC主動巡航控制系統——個人不喜歡跟着别人的節奏跑,所以更多時候被我當成定速巡航使用了,暴殄天物呀;
盲點顯示系統--被我無視了,大家想想情形,當你向右邊線,打右燈的同時,你是視線平移看右方的倒後鏡的吧,看完之後就自然看前方路面了,這個過程你中間會低頭看中控台的屏幕嗎?而且你真的要看清那個屏幕的顯示要1S 的時間,這個時候前方路面都不知道發生多少狀況了。所以這個并線輔助個人認為最實用的還是在倒後鏡上面用個小黃燈提示就足夠了;
車道偏離預警系統--可用,但是我比較傳統,我更相信自己;
碰撞預警系統—OK,沒用習慣,總是有點不放心。
總結: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了嗎?我想這個是毫無疑問的,九代更像八代換了個殼,第十代思域是颠覆式的,基本很多地方都提升了一截。和試駕時每天分享描述的一樣,九代思域我會給80~82分,前3天開着第十代思域在市區的體驗,我會給十代加5分,當跑完高速和山路之後,我會再加4分。A級裡這台思域肯定非常有競争力的一台車,但真的沒有好到說越級的程度。如果我沒有車,而且隻有16萬的落地價要買一台車(如果超16萬,我可能不會再考慮A級車),這台思域是我考慮目标之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