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無牌電動車被現場查扣依法拖移

無牌電動車被現場查扣依法拖移

汽車 更新时间:2024-06-29 05:35:10

2018-11-06 15:15 | 溫州晚報

無牌電動車被現場查扣依法拖移(五馬大南商圈電瓶車非法營運有點猛)1

在溫州市區開太商廈北門口,非法營運的電瓶車在攬客。李立 攝

夜幕沉下,溫州市區五馬大南商圈内擠滿了放松休閑、遊玩購物的人流,這當中卻盤踞着一支特殊的“拉客”隊伍。他們坐在電瓶車上,三五成群地占據了商圈内的幾個核心路口,有恃無恐地做着非法營運的生意,與周遭景象極不協調。

網友“laurenceyumao”在網絡問政平台留言:這些人的行為不僅使商圈内的交通愈發擁堵,更拉低了溫州市時尚核心闆塊的檔次。他們在等客期間還随意亂扔煙頭、亂吐痰,接到生意後有司機也不戴安全帽,直接載着客人在街巷中橫沖直撞。

那麼,五馬大南商圈遇到的尴尬怎解,城市管理缺位的“短闆”誰來補?

【現場直擊】

多位電瓶車司機

在商圈要口處攬客

10月25日下午5時30分許,在解放街與紗帽河路交叉口附近,記者見到了三輛停在路中的電瓶車,車上皆坐有司機,但隻有一人戴着安全帽。一時間,記者很難分辨這些電瓶車是否就是從事非法營運的車輛。

不過,記者在現場觀察了10多分鐘,情況不言自明。有司機會主動與走向他們的人搭話:“美女,你去哪?”“要坐電瓶車不?”一頓吆喝後,生意很快上了門,一位年輕女性在與一司機短暫溝通後,搭上了他的車而去。

觀察中記者發現,出于攬客需要,這些非法營運的電瓶車上普遍配有“掃碼付款”标識,司機或是将付款碼挂件挂在車把上,或是将付款碼紙貼在車頭前面。另外,當晚溫州市區有雨,記者發現不少電瓶車上都放有簡易雨棚,下雨了司機直接把雨棚撐開罩住車身,生意一刻也不耽誤。

無獨有偶,謝池巷、人民東路等路口處,也充斥着此類車輛。這些車要麼沿路轉悠尋找乘客,要麼停在十字路口、人行道等候區附近等客。

在謝池巷附近,記者又見到一位女士選擇坐上一輛非法營運的電瓶車,車子開動後司機和乘客均未戴安全帽,女乘客正側坐在車上玩手機。

【對話司機】

有司機稱

遇盤查可繞小道走

在紗帽河路,記者同朋友走上前去與一位正在等客的電瓶車司機進行了交談,記者問:“去新城不,多少錢?”司機先是回答:“你們是兩個人嗎?25元可去。”

随後他思索了一會,反問:“現在幾點了?”并下意識地看了看手表說,“沒事,可以走。”對此,與記者同行的人認為,司機或許是怕被相關部門抓到。當時是晚6時左右。

記者轉而向附近的另一位電瓶車司機打聽,同樣是“去新城”,該司機直接說:“現在上來馬上走。”但他給出的報價是“20元”。

在謝池巷附近,記者以“去黃龍那邊”為由,又問詢了一位電瓶車司機,該司機回應“20元可以走”。記者追問:“有部門查咋辦?”該司機答:“每天坐電瓶車的人很多,你們可到了地方再付款。中途遇到盤查,我們隻要看見,都會繞小道走。要是真被罰了,和你們無關,我會被罰20元錢。”

另一位司機則說:“到黃龍兩個人15元,要是被查了不是你的事,負責管理的人這時都下班了,經常拉人的都知道該從哪裡走。”

見記者還在猶豫,該司機有些不耐煩地說:“你要是有那麼多擔心,就不要坐了。”

無牌電動車被現場查扣依法拖移(五馬大南商圈電瓶車非法營運有點猛)2

交警依法對非法營運電瓶車司機進行處罰。李立 攝

【後續】

部門聯手夜查五馬大南商圈電瓶車亂象 背後暴露三大症結

交警、執法兩部門昨對晚報報道的五馬大南商圈電瓶車非法營運亂象作出回應,溫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一大隊一中隊聯合市綜合行政執法局五馬中隊對亂象展開夜查,但1小時内僅查獲2起涉嫌非法營運的案例。

記者受邀參與了此次行動,在跟随執法過程中發現這兩個部門雖已主動作為,但礙于職權範圍有限、處罰力度極低、執法取證極難等原因,在根治電瓶車非法營運亂象上顯得有心無力。

部門行動

兩部門夜查違法亂象

昨日,晚報3版刊登《五馬大南商圈最近電瓶車非法營運有點猛》,引發溫州市民熱議,多數市民認為相關部門是時候站出來管管這種亂象了。對此,溫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一大隊一中隊中隊長彭一民表示,晚報道刊發後,他們中隊非常重視,立即決定以不推诿、不敷衍,敢于擔當的職責精神主動作為。

為此,昨晚5時30分許,夜查行動正式開啟。該交警中隊聯合溫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五馬中隊五馬中隊共出動近20人,兵分四路在五馬大南商圈各要口處布點巡查。為強化整治效果,交警部門在行動開始前,派了兩名便衣交警提前進入商圈摸排。

待執法力量全面進駐商圈核心區後,剛載人來到紗帽河路的電瓶車司機胡師傅便被抓了個正着。他不僅不戴頭盔拉客,車上還載有簡易雨具,挂有付款碼挂件。

面對證據,胡師傅很快承認了自己的非法營運行為,交警部門依法依規對其進行了處罰。

但在接下來的執法過程中,商圈内的電瓶車非法營運活動突然變得無迹可尋,1小時内執法人員僅查獲了2起涉嫌非法營運的案例。

執法尴尬

執法無力背後三大症結

1小時内僅查獲2起涉嫌非法營運的案例,這樣的情況與記者之前采訪時遇到的多輛電瓶車非法營運的亂象不符。對此,彭一民很無奈,他告訴記者,他們在執法過程中受困于職權範圍有限、處罰力度極低、執法取證極難等三大症結。

首先,在職權範圍上,交警部門僅對電瓶車在機動車道上逆行、違停、非法載人等行為有處罰權,對電瓶車從事非法營運活動無處罰權。以電瓶車司機胡師傅的情況為例,交警部門對其進行處罰,隻能追究其非法載人的責任,無權追究其非法營運的責任。另外,停在人行道上等客的電瓶車也不在交警部門的管轄權内。對此,執法五馬中隊參與夜查的人員回應,對停在人行道上等客的電瓶車他們目前的手段也隻能是勸離。

其次,僅追究電瓶車非法載人的責任,又衍生出了另一個症結——處罰力度極低。仍以電瓶車司機胡師傅的情況為例,他昨晚非法載客,僅被交警部門罰了20元。彭一民說,他也清楚這樣的處罰力度根本無法對電瓶車司機起到震懾作用,但目前他們的處罰權限僅止于此。

再次,部門在執法取證上也顯尴尬。雖有便衣交警前期摸排,但其在發現情況後第一時間不便執法,将信息反饋給中隊後,中隊再組織身着執法服裝的交警至現場,前後哪怕隻有1分鐘,電瓶車司機也可能會跑掉。另外,一旦有身着執法服裝的交警進駐到商圈核心區,很多電瓶車司機便會立即警覺起來,執法取證的難度更大。

記者昨在現場還看到,當執法人員攔住一些疑似非法營運的電瓶車時,部分坐在車後座上的人會立即走開,司機面對交警均不承認非法營運。

交警呼籲

需更多部門參與

彭一民說,他們中隊作為管理五馬大南商圈交通的主要力量之一,也希望盡其所能地維護好一方交通。但該區域目前存在的電瓶車非法營運亂象,并非是緊靠一兩個職能部門行動起來,就可以真正解決的難題。

每一個職能部門的權利都是有限的,要想真正祛除這一交通痹症,既需要一個部門來牽頭,也需要更多部門參與其中,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

(原标題《五馬大南商圈電瓶車非法營運有點猛 整治背後暴露三大症結》,原作者 李庭,編輯 謝甜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