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就業人員繳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按照什麼标準繳納更為合适?雖然涉及到因素比較多,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其實對于合适的标準也是完全不同的。但我們在考慮按照什麼标準繳納時,要充分考慮這麼幾個主要因素。
第一要考慮參保地的經濟發展情況。
靈活就業人員繳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目前都是以全省作為統籌區,以全省上年度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來作為繳費基數,這個繳費基數既是計算在崗職工職工繳費指數的基數,也是靈活就業人員繳納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
由于全國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樣,所以各地上年度城鎮單位就業人員的月平均工資差距是比較大的,大部分地方每月差距在1000元到2000元之間這是非常正常的,同樣是按照60%的繳費指數繳納基本養老金,發達地區和次發達地區相比,每月繳納養老保險的金額相差100元到200元以上。
第二要考慮自己的年齡因素。
養老保險的繳費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但是很多人由于參保的時間比較晚,要想長繳多得這是不現實的,部分人的繳費年限最多能達到15年或是20年,基本上也就達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齡,所以隻能在多繳多得上下功夫。對于繳費年限比較短的人,就可以考慮适當提高繳費基數,按照100%來繳費。
第三要考慮自己對于養老金的期望。
養老金是按照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個人賬戶餘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等因素綜合計算的。我們繳納養老保險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老有所養。靈活就業人員退休後,養老的途徑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依靠自己的養老金來養老;二是依靠自己的存款來養老;三是以養老金為主,存款作為補充。
如果單純依靠養老金來養老的人,那就要盡量做到多繳,長繳,如果能按照100%以上來作為繳費基數,繳費年限達到25年以上,全部依靠養老金來養老金,養老金可能更高一些,才能達到養老的目标;如果是以養老金為主,存款來做補充,那麼按照60%來繳費,然後每個月有一定的存款,這種養老方式可能更好一些。
根據以上三個因素來分析,對于大多數靈活就業人員來說,我還是建議按照60%來繳納職工養老保險更為合适。畢竟靈活就業人員要按照20%的繳費比例來全額承擔繳費金額,而且在考慮養老的同時,醫療保險也要考慮,這樣才能達到雙保障的目标。
比如按照四川省的規定,2020年四川省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為6785元,如果按照100%繳費,每月需要繳納養老保險費1357元,如果按照60%繳費,繳費基數為4071元,每月需要繳納養老保險費814.2元,按照100%和60%繳費,每月繳費金額的差距為542.8元,每年大概有6513.6元的差距。
從四川的這個例子來看,每月的繳費金額差距是40%,個人賬戶養老金也會相差40%,按照養老金的計算方式來計算,假如養老金的計發基數是6785元,按照100%繳費,每繳費一年的基礎養老金為67.85元,按照60%繳費,每繳費一年的基礎養老金為54.28元,每繳費一年的基礎養老金隻相差13.57元,隻有20%的差距。
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按照60%繳費,每繳費一年個人賬戶餘額為3908.16元,每繳費一年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為28.12元,按照100%繳費,每繳費一年的個人賬戶餘額為6513.6元,每繳費一年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為46.9元,二者相差的金額為18.78元,也是相差了40%。
綜合來比較,按照100%繳費,每一年的養老金為114.75元,按照60%繳費,每繳費一年的養老金為82.4元,每繳費一年養老金差額為32.35元,二者養老金的相差的比例大概在30%左右。
綜上所述,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按照100%和60%繳納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每年繳費金額相差了40%,但養老金隻相差30%。這主要是按照60%繳費的指數化繳費工資和計發基數平均以後,享受計發基數的比例可以達到80%,加上個人賬戶養老金以後,養老金差距最多隻能達到30%。綜合起來分析,靈活就業人員按照60%繳納職工養老保險更為合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