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下午,北京大學官微發布“北大大設施,竣工!”,正式宣布多模态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竣工。
據北京大學介紹,多模态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是我國在生物醫學成像領域的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也是北京大學作為法人單位承建的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今天上午,多模态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工程竣工儀式在懷柔科學城舉行,據北京大學介紹,該項目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确定的10個優先建設項目之一,由北京大學聯合多家單位共同建設項目,總投資為17.17億元,建設用地100畝,新增建築面積7.2萬平方米。
項目預計2023年試運行,2024年驗收。
成像設施将對生命體的結構與功能進行跨尺度、可視化地描繪與精确測量助力全景“看見”疾病發生在科研、醫療、教育和産業等方面具有廣泛需求。
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志珍院士,北京大學校長龔旗煌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閻錫蘊院士,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兼醫學部主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喬傑院士,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教授、成像設施首席科學家、國家生物醫學成像科學中心主任程和平院士,新華社北京分社副社長、總編輯李斌,北京城建集團董事長陳代華,懷柔科學城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丁明達,以及北京大學有關部門和院系負責同志,承建北京市交叉研究平台項目的負責同志,教師和學生代表,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懷柔科學城等有關部門同志,工程設計、施工、管理、監理等參建單位的負責同志共同參加今天舉行的竣工儀式。儀式由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成像設施總指揮張平文院士主持。
王志珍、龔旗煌、閻錫蘊、喬傑、張平文、程和平、李斌、陳代華、丁明達等共同為成像設施标識揭幕,并合影留念。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
當代社會,人們隻需一部手機便可以替代專業相機攝影成像。而對于我們身體内微觀細胞,多模态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可以實現對其精細化的“拍照”成像,我們将比以往看得更清晰,更透徹。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研究對象從分子到人,覆蓋跨越九個數量級的超大尺度範圍,實現功能、分子和結構、形貌成像,将對生命體結構與功能進行跨尺度可視化描繪與精确測量。如何通過多模态跨尺度成像解析生命活動和重大疾病,一直是生命科學和醫學面臨的一個重大科學問題,成像設施還将力圖破解生命與疾病的奧秘。
來源:北京大學、北京日報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