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臨沂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等7家部門聯合組織的“臨沂好人”評選活動評選結果揭曉,劉文華、馬海洋、馬計亭、尚修菊、陳慶蓮、陳秀焘、趙彥鑫7人獲評2022年11月份“臨沂好人”。
助人為樂劉文華: 常為“小善”成大愛
從1995年開始,國網山東莒南縣供電公司職工劉文華就投身公益慈善事業,他積極參與愛心助學、扶孤助困、助老助殘、抗擊疫情等“五為”志願活動,用實際行動诠釋着志願者助人為樂的動人樂章。
在莒南縣孤貧兒童支援幫扶中,劉文華積極發揮供電系統“善小”志願服務隊作用,主動為孤貧兒童解難事、做好事,獲得一緻好評;他每年固定獻血兩次,從2009年至今已堅持了13年;在抗擊疫情中,他不畏艱險,沖鋒在前,發揮供電鐵軍先鋒隊作用,為轄區企業居民保供電、全縣方艙隔離點建設作出突出貢獻。
星光不負趕路人。劉文華先後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銀獎、臨沂市優秀青年志願者、市孤貧兒童志願服務優秀志願者、全縣最美志願者等榮譽稱号。
助人為樂馬海洋: 18年慈善愛心彙成海
2004年6月,我國南方沿海地區發生海嘯災害。山東中海彙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海洋看到新聞中遭受海難的家庭,他的心被深深刺痛了,他帶頭捐出2000元并号召全廠職工踴躍捐款。自此,馬海洋在慈善路上一走就是18年。
“慈善是我畢生的事業,我會一直走下去。”馬海洋是這樣說,更是這樣做的。18年來,馬海洋捐資修路、架橋,幫扶困難家庭和學子,開展擁軍優屬活動……已累計向社會捐資500多萬元。
18年慈善愛心如涓涓流水,彙成一片愛的海洋。馬海洋先後榮獲臨沂市十大愛心人物、沂蒙愛心形象大使、臨沂市擁軍優屬協會名譽副主席等榮譽稱号,山東中海彙源控股集團也被授予臨沂市社會愛心聯合會副會長單位。
見義勇為馬計亭: 孤身涉險跳水救人
今年3月20日下午,一名女孩翻過臨沭縣中山路一大橋護欄跳進河裡,這一幕正巧被經過此地的大興鎮西林村村民馬計亭看到,他不顧個人安危,一躍翻過護欄,從四五米高的橋上跳了下去。
憑借過人的水性,馬計亭很快遊到了女孩身邊,雖然已是陽春三月,但河水還是冰冷刺骨,二人的棉衣吸水後變得更加笨重。馬計亭一手托着女孩,一手艱難劃水,往最近的橋墩拼命遊去。最後,在橋上衆人的共同努力下,女孩被安全拽上橋面。
縱身一跳的瞬間,馬計亭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在冰冷的河水中,與死神搶奪生命,當生的希望被重重托起,筋疲力盡的他卻選擇悄然離去。在這跳水救人的壯舉背後,彰顯了他的善良和勇敢,而他的行為也溫暖了整個社會。
誠實守信尚修菊: 誠信立企業 善心做好人
多年來,臨沂市魯钰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尚修菊恪守誠實守信的做人原則,堅持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力所能及地幫助困難人群,以實際行動踐行着“誠實守信,服務人民”的理念,诠釋了當代企業家誠信做人、誠信立業、誠信為民的模範形象。
尚修菊認為,信用是企業的生命。危機面前,她堅持誠信經營,不惜讓公司虧損近百萬。公司至今仍有“五不欠”的規定:不欠電費、不欠貸款利息、不欠稅收、不欠工人工資、不欠原材料款。
多年來,尚修菊積極投身抗洪救災、資助學生等公益事業;作為人大代表,她牢記使命,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責,提出的數條建議都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是真正的“基層代言人”。
敬業奉獻陳慶蓮: 做特殊兒童的“陳媽媽”
她在三尺講台上為特殊兒童點燃希望和夢想,是20000餘名特殊兒童心中的“陳媽媽”;她在200餘個村莊的鄉間小路上風雨無阻送醫送教,是百姓眼中的愛心教師;她在特殊教育的土壤上拓荒墾瘠,帶頭創新研發線上智慧康複評估系統,并免費幫助全國超127家特教學校、醫院引進使用。她就是河東區天使國際特教學校黨總支書記、業務校長,臨沂河東康複醫院副院長陳慶蓮。
25年的付出,換來的是無數特殊兒童的進步與成長。如今,陳慶蓮帶領團隊繼續深耕智慧康複教育評估領域,依托創新的理念和先進的技術,照亮這些孩子們前行的路。
敬業奉獻陳秀焘: 以文載道的“新”媒體人
他因患有強直性脊柱炎并發股骨頭壞死,造成肢體殘疾。但他堅持與疾病抗争,以超乎常人的精力奮進不止,參加工作26年來,先後撰寫各類新聞稿件和公文材料近500萬字,被評為山東省十佳業餘記者、臨沂市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數十次被大衆日報、臨沂日報等上級媒體授予優秀通訊員等榮譽稱号。他就是臨沭縣融媒體中心副主任陳秀焘。
面對媒體融合這一嶄新的課題,他和業務人員一起迎難而上,探索媒體融合路徑。在他的帶領下,2020年,臨沭縣融媒體中心在全省首批通過了檢查驗收,首批獲得省網信部門頒發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孝老愛親趙彥鑫: 80後孝女帶母出嫁
從豆蔻年華到而立之年,莒南縣團林鎮李家河崖村村民趙彥鑫将自己生命中最珍貴的年華獻給了偏癱在床的母親。
13歲時,趙彥鑫的母親因病癱瘓,失去自理能力,父親在外打工掙錢,正在讀初二的她默默扛起照顧母親的重擔。26歲那年,團林鎮李家河崖村的青年李金金被趙彥鑫的孝順能幹所打動,兩人喜結連理。婚後,夫妻兩人将趙彥鑫的母親接到家裡,共同挑起照顧老人的擔子。25年來,趙彥鑫卻從未喊過一聲累。她說,能陪在母親身邊,照顧好母親便是最大的幸福。
(臨報融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