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2022年,數字藏品的話題非常熱。不少企業或相關機構紛紛開始發行自己特定的數字藏品。如今,數字化風潮也刮到圖書出版業。5月10日,新華文軒四川數字出版傳媒聯合“阿裡拍賣”,推出了全國首個數字藏書産品——阿來的《瞻對》。直購限量2999份,在開售2分鐘的售賣量就突破2000份,銷售界面更是引來了超過3萬人次的圍觀。被稱為是“全國首個區塊鍊圖書裡程碑項目”打響了第一槍。
數字藏書不是收藏圖書的電子版
什麼是數字藏書?它是用區塊鍊技術打造的限量版實體圖書和數字藏書票融為一體的圖書資産包,首創性地實現出版社精選的實體圖書與數字資産的結合。但這麼說,可能有人還不是很明白。事實上,自4月29日上線預展以來,數字藏書項目已引起廣泛關注。但什麼是數字藏書?它跟普通的藏書又有什麼不同?數字藏書到底藏的是什麼?都是值得探究一番的。
聽到數字藏書,或許不少人首先想到是電子書收藏。但其實,一份數字藏書并不是收藏某本書的電子版,而是收藏實體圖書 作者親筆簽名的限量數字藏書票。比如《瞻對》的一份數字藏書就是一本實體書 限量數字藏書票。該藏書票畫面定格于曆史的某一瞬間,老舊斑駁的文物、被時間雕刻的滄桑臉龐,有人從遠處策馬而來,牦牛馱着沉甸甸的貨物在逶迤的山路上緩慢前行。
傳統意義上的藏書票,起源于15世紀,國際上通行在票上寫上相應的拉丁文字,表示“屬于私人藏書”。藏書票以藝術的方式,标明藏書是屬于誰的财産,與藏書章有異曲同工之處,被人們譽為“紙上寶石”“書上蝴蝶”“微型藝術”。《瞻對》限量數字版的線上藏書票遵循被譽為“紙上寶石”和“書上蝴蝶”的國際藏書票的設計原則,與限量上鍊圖書一一對應錨定,并由作者手寫簽名。
用區塊鍊技術給你珍藏的書一個數字身份證
5月11日下午,封面新聞記者采訪到國家新聞出版署科技與标準綜合重點實驗室區塊鍊版權中心主任劉天驕。
數字藏書與數字藏品僅有一字之差,但在劉天驕看來,這兩者差别還是比較大的,“數字藏品往往沒有線下實體存在物。但是數字藏書,則是實體與數字,線上與線下的結合。它包括線上的數字藏書票和實體紙質書。”
那麼,這種數字藏書與普通的藏書有什麼區别呢?劉天驕解釋說,“在以前,如果讀者喜歡、收藏一本書,就用一張藏書票來表示自己對這本書的收藏。近些年來,随着科技的發展,複制技術的提升,如果隻是用普通的藏書票來表明收藏,其收藏價值已經變小了。數字藏書是利用現在發達的區塊鍊技術等數字化手段,把一本書和它的藏書票進行錨定,并進行獨一無二的編碼。也就是說,你買到一份數字藏書,會收到一本實體書和線上數字藏書票,實體書和藏書票都印制有獨一無二的編碼,互相錨定,完全對應。這就大大提高了圖書收藏的珍稀度和唯一性。每本數字圖書也因此擁有了唯一對應的線上數字身份證号碼,上了區塊鍊,成了你的數字資産,可以查詢,可以轉讓,可以收藏,有增值價值。”
《瞻對》圖書原價為一本69.8元。一份相應的數字藏書是79.8元。購買者會得到《瞻對》實體書一本與阿來親筆簽名的限量版數字藏書票。
除了阿來的《瞻對》,在5月11日至5月20日,知信鍊數字版權資産官方店還将陸續開啟首批作品的直購和競拍。後續作品包括《永遠的袁隆平》《望江南》《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劉心武爺爺講紅樓夢·第二輯:十二金钗》《三星堆青銅器線繪與拓片》《從秦朝說起,到清朝結束:大秦風雲》等9部作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