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書店突然變了樣

書店突然變了樣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0 04:54:10

深圳再無“本來書店”,但這不代表深圳人不愛讀書。

采寫 | 南都周刊記者 詹丹晴

想在深圳本來書店淘港台書籍的讀者有些失望了。

國慶期間,本來書店在人文館和親子館,放上了“全場圖書6折”的海報,吸引了不少讀者前往搶購。

書店突然變了樣(又一書店消失)1

本來書店升級,兩個館宣布撤場,圖自本來書店公号

本來書店宣布,将原有的人文館和親子館撤銷歸并,并将沿用“聯合書店”的品牌名稱,10月将改名為“聯合書店·本來藝美館”。

南都周刊記者以消費者身份緻電本來書店,工作人員告知,本來書店的人文館和親子館因租約到期關閉,剩餘小部分人文類圖書将在藝美館售賣。

在去年年底,誠品書店離開深圳,讓很多讀者頗感不舍。如今,本來書店縮減規模,很多讀者疑惑:深圳留不住書店了嗎?

曾獲評“深圳最美書店”

确切來說,本來書店隻是改名,卻已經不是原來的“本來”了。它既是品牌升級,也是聯合書店的第一個專業分店。

10月9日,洪先生結束了在本來書店最後一天的工作。二次元區歸屬人文館,人文館撤館,二次元區也不複存在。他覺得有些可惜,這家書店是他心中深圳最二次元的書店,非常契合自己的愛好,很多日版、台版的漫畫,在國内其他書店都見不到。

書店突然變了樣(又一書店消失)2

圖自@本來書店

在書店工作的許多點點滴滴,讓洪先生印象深刻。他還記得,在書店裡僅僅憑着自己個人愛好引進的幾本小衆畫集,沒想到被人一口氣買光了。

“有種通過這種方式,間接接觸到了罕見同好的感覺。”洪先生希望,改頭換面的本來書店,還能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2018年4月7日,本來書店在深圳試營業,這是香港聯合出版集團旗下香港商務印書館在内地開設的首家書店。

本來書店位于深業上城小鎮三樓,由三棟緊挨着又各自獨立的建築構成,三棟建築各有主題,分别為:藝美館、人文館、親子館。比起内地多數書店,本來書店的外文圖書數量較為豐富,店内擁有超15000種外文圖書、近萬種港台版圖書、超2000種日文圖書等。

2020年,在深圳報業集團、深圳市書刊發行業協會主辦的“40年40家深圳最美書店”評選活動中,本來書店獲得“最美書店”稱号。

在附近上班的小枝每周都會去本來書店逛一趟,待上一個小時。在那裡,她淘過很多外文原版書籍,有時候她也會到本來書店聽聽講座。

書店突然變了樣(又一書店消失)3

書店突然變了樣(又一書店消失)4

今年,包括導演竹内亮以及宋史研究者吳鈎等文化名人也在本來書店開設講座,圖自@本來書店

小枝說,“本來書店的書類型相對豐富,有中國香港、台灣的圖書,也有日本、歐洲的書,館内分區比較合理,人比較少,較清靜,但是人少也意味着大概率難盈利。”

本來書店二次元區的前店員洪先生告訴記者,深業上城平時的客流量本來就不多,書店平日人流量較少,但節假日時人挺多的。買書的顧客不多,但是固定的回頭客不少。

記者以消費者身份緻電本來書店,工作人員透露,香港聯合出版集團正在籌備在深圳前海開一家聯合書店,具體開業時間還未确定。

書店突然變了樣(又一書店消失)5

本來書店

書店,

在營造一種很好的氛圍

很多去本來書店的讀者,把它當作誠品書店的替代品,有讀者甚至把它稱為“小誠品”。

誠品書店跟本來書店是同一年進入深圳的。2018年12月,繼蘇州店後,誠品生活在深圳華潤萬象天地開了在内地的第二家店,其中就包含誠品書店。

開業儀式上,華潤置地高級副總裁孔小凱表示,希望誠品生活能夠成為深圳人的文化綠洲。但是,僅僅兩年後,2020年12月31日,誠品生活退出深圳。

書店突然變了樣(又一書店消失)6

開在購物商圈内的深圳誠品書店

在誠品關店後,很多想買外文圖書、港台書的讀者,轉而到本來書店淘書。

回憶起當時誠品書店關店,家住深圳的小寒仍感到特别可惜。小寒第一次去台北敦南的誠品書店時就被深深吸引了,後來每次去台灣,她的必備行程就是在誠品書店買書、看展。

小寒告訴記者,“誠品書店的選書優秀,還有大量的台版書,豐富的設計生活類書籍,國内外文學書分類非常細緻。隻要避開周末,人就很少,(書店)位置不多但挺舒适,讀者能好好讀書。而且,誠品書店探讨類的講座很多,質量較佳。”

在誠品書店閉店後一個月,在同一個商場裡,庫布裡克書店宣布正式停業。

庫布裡克書店源自香港,是一家電影主題書店,2017年10月,庫布裡克書店在深圳開始試營業。根據出版商務周報消息,知情人士透露,閉店主要原因是租金問題。

書店突然變了樣(又一書店消失)7

深圳庫布裡克書店的離開,衆多讀者不舍,圖自深圳庫布裡克kubrick

對于這些書店的離開,小寒感覺有些無奈,在她看來,無論誠品書店、庫布裡克書店還是本來書店,都不隻是在賣書,而是在營造一種很好的文化氛圍。

連鎖品牌書店陸續抵達

接二連三,品牌書店離開深圳,很多人調侃稱,“深圳是文化荒漠,留不住書店。”“緻力于搞錢的深圳人,沒功夫光顧書店。”

事實上,2019年年初,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的第十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在城市閱讀指數排行榜上,深圳排名第一,閱讀指數為84.39。

2018年,深圳成年居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7.23本,超出國民閱讀量2.56本;人均電子圖書閱讀量11.21本,超過國民閱讀量7.89本。

書店突然變了樣(又一書店消失)8

書店曾經停留了很多人,圖自深圳庫布裡克kubrick

閱讀量還在上漲。深圳出版集團發布的《深圳全民閱讀發展報告2021》顯示,2020年,有閱讀行為的深圳居民年均閱讀紙質圖書8.86本,年均閱讀電子圖書數量為12.13本。

很多連鎖品牌書店都将深圳當做必選之地,西西弗、言幾又、中信書店相繼進入深圳市場。就在2020年12月,茑屋書店與中洲達成合作,将在深圳中洲灣C Future City開出華南首店;今年10月31日,鐘書閣将在深圳歡樂港灣開出華南旗艦店。

深圳本土同樣誕生了一些深受讀者喜愛的書店,走購物中心路線的覔書店和前檐書店,走街邊獨立書店路線的舊天堂、小津概念書店和九斤書店等等。

書店突然變了樣(又一書店消失)9

深圳覔書店紅山店,這是其今年開出的第四家書店,圖自@覔書店

在深圳上班的柿柿平時有空就喜歡到書店打卡,她喜歡人文氣息較濃的獨立書店。她說,“深圳本來就節奏比較快,我需要慢一點的地方充電。”

除了逛書店外,柿柿很喜歡參加深圳線下的讀書交流會,在她看來,參加讀書交流會能有思想的碰撞,能了解别人是如何理解書裡的内容的。

這樣的讀書交流活動在深圳并不少,組織這些活動的除了書店,還有咖啡館。

從小就在深圳長大的小寒認為,深圳人的生活節奏确實太快了,休息時間已經夠少,不一定會把時間用在讀書上。但在她看來,深圳在讀書這件事情上也有自己的優點。“深圳每年都會辦讀書月活動。在讀書月論壇,可以找到自己有興趣的題材去參與,還能交換二手書,還有推薦書籍的活動,不同題材有不同的推介清單,找書很方便……”小寒說。

書店突然變了樣(又一書店消失)10

每年11月,深圳将舉行為期一個月的“深圳讀書月”活動。圖自@深圳圖書館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不缺書店,不缺讀書活動,同時也不缺圖書館。根據深圳圖書情報學會和深圳圖書館聯合發布的《2020年深圳“圖書館之城”閱讀報告》,截至2019年年底,深圳擁有公共圖書館673個,這一數字位居全國前列。

商場與書店的業态迷思

既然深圳人不像外界誤解的那麼不喜歡讀書,為何誠品書店、庫布裡克書店都相繼離開深圳,本來書店要大幅收縮經營面積呢?

這其中的原因,或與書店無法承擔商場租金、未能獲得商場支持有關。

在2001年-2011年,實體書店經曆了十年寒冬,2013年新政免征圖書批發、零售環節增值稅後,書店主要依靠兩種方式突圍:一種是做加法,引入咖啡飲料、文創等,打造混合型業态;另一種是跟商業地産合作,借用商場的低租金和客流量,提高經營效率。

誠品書店、庫布裡克書店、本來書店,走的都是購物中心路線。

聯商網高級顧問王國平在接受南都周刊記者采訪時指出,“書店的作用是打卡,起流量作用,是開發商招商差異化的一個賣點。書店早期沒有足夠盈利積累,一般都由開發商提供裝修補貼來幫助書店進行擴張。但是,購物中心度過招商階段、進入運營期,就會對盈利指标有所要求。書店的流量、租售比等等指标與現有其他租戶差異較大時,購物中心會開始調整。

書店突然變了樣(又一書店消失)11

書店内的公益展覽,圖自@覔書店

這個觀點同樣得到多位業内人士的認同。

書店營銷專家路毅告訴記者,“這些外來書店到本地時會有一個市場涵養階段,一般需要2-3年,商業地産給書店免租金的周期一般是1-2年。問題在于,在這個時間内,這些書店還未能實現良性循環、自己造血,資本又急需流量紅利,雙方就會産生矛盾。疫情加速了這一進程,疫情讓商業地産一下子遇冷了,他們也需要回籠資金。”

與另外兩家書店相比,誠品書店的情況還有些特殊,一般商場除了引進書店引流外,還會有多家主力店共同引流,誠品生活則單靠依賴誠品書店,人流量難以支撐整個商場運營。王國平指出,深圳誠品出問題的是管理公司,而非書店,單靠書店還能撐。

而像庫布裡克書店、本來書店這樣與商場結束合作的情況,在全國其他城市同樣不少見。今年8月17日,鐘書閣上海靜安店正式停業;6月1日,上海三聯書店·築溪生活甯波店關閉;5月31日,言幾又同時關閉了北京荟聚店和廣州天河萬科店……

書店突然變了樣(又一書店消失)12

8月份,鐘書閣上海靜安店宣布停業

商場和書店結束蜜月期了嗎?王國平認為,“書店作為打卡型店鋪,對于開發商是有益的,未來書店與開發商的合作還将持續。如果購物中心運作一般,購物中心還是會繼續扶持補貼書店,避免空置率上升。而運作好、追求利潤的購物中心則會選擇放棄書店。”

究其根本,商場和書店結束合作,是因為書店在商場的經營未能達到預期——

願意去書店買書的人太少了。根據圖書行業調查機構開卷信息公布的數據,2020年,實體書店與網絡書店零售碼洋規模占比已經從2019年的3:7下跌至2:8。

廣州一家連鎖書店的經營者就曾向記者透露,他們店内單靠賣書很難經營,目前圖書的收入是40%,其餘60%的收入主要來源于文創和咖啡飲料。讀者去書店但不買書,書店為了生存,開始做混合業态,推出文創,售賣飲料,書店與書店之間變得越來越相似。

書店突然變了樣(又一書店消失)13

本來書店策劃的哈利·波特文創産品展

王國平指出,書店前期吸引首批打卡族後,對于持續引流體系的構建并不健全。書店做的是渠道端生意,銷售一般由内容端推動,依賴熱門圖書、電影帶動,但同時面臨線上渠道、有聲、電子書等不同競品從不同方面切割;在營銷端書店又不具備造勢、銷售書籍能力,在複合業态方面,目前還沒有足夠維度來支撐跑通模式。

而在路毅看來,書店倒閉,除了資本層面,另一個原因是運營沒有跟上,“七八年前,誠品書店在台灣一些分店每天的活動一場緊接着一場,但是它在蘇州、深圳、香港沒有這種運作強度。在台灣,誠品書店跟文化、娛樂的互動性很強,但是在内地和香港都沒能達到這個層次,這并非是誠品沒有這種基因,而是缺乏特别能幹的人才。”

路毅進一步指出,“書店的選品、運營等個性化的東西,一定是通過書店的團隊塑造出來的,然後有一群讀者感受到了這種個性和氛圍,與書店形成磁場共振。現在的問題是,書店還沒能達到自己的個性化、氛圍,它與城市文化無關,它隻是一個企業内部管理問題。”

(應受訪者要求,小枝、小寒、柿柿為化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