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少人
有“長籲短歎”的習慣
歎氣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但習慣性歎氣
可能隐藏着健康危機
有人還因此中毒
男子因焦慮過度堿中毒
兩周前,李強(化名)因意外摔傷,導緻一條腿踝關節骨折,另一條腿膝關節骨折,好在及時送到武漢市第四醫院接受了手術治療。
手術很成功,李強正逐步康複。但他心理包袱很重,上有老下有小,自己是家中頂梁柱,這次手術不僅花了一大筆錢,以後勞動能力可能也會受到影響。
李強的管床醫生黃玉成副主任醫師介紹,雖然醫護一再開導李強,術後效果非常好,對工作和生活影響沒有他想象得那麼大,但李強還是放不下心理負擔,每天唉聲歎氣。
連日來累積的負面效應,使李強8月13日出現了意識上的錯亂,身體也不停抽搐,渾身出冷汗。經多學科會診,專家團隊并未發現李強有其他器質性的問題,懷疑是呼吸性堿中毒。
血氣分析檢查證明了醫生的判斷:PH值達7.54,正常人範圍是7.35到7.45。二氧化碳排出過多,體内内環境酸堿失衡,電解質紊亂。
“别焦慮”不是一句玩笑話
何謂呼吸性堿中毒?什麼情況下會誘發此種中毒?
“人體酸堿度是平衡的。焦慮或情緒激動,呼吸次數和幅度增加,會導緻體内的二氧化碳排出過多,使血液pH值增高,出現堿中毒,進而引起四肢發麻甚至抽搐等症狀。這是情緒因素影響呼吸中樞導緻的,也稱‘癔病性抽搐’。”江蘇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科主任醫師、教授殷凱生告訴記者。
據了解,導緻呼吸性堿中毒主要有兩種原因:
一種是基礎性病變,比如病人本身就患有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相關疾病,呼吸頻率過快,容易使得二氧化碳排出過多。
另一種就像李強這樣,由精神層面導緻,過度的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或者癔症。呼吸加快,使得體内二氧化碳過少,從而引發症狀。
黃玉成介紹,呼吸性堿中毒來勢洶洶。即便在輕微狀态,也會使人感到胸悶頭暈、手腳麻木不能動彈,甚至會有四肢抽搐,昏迷暈厥的表現,嚴重時會危及生命。發病時患者容易失去行動能力,意識模糊,需要立刻向他人求助。
目前院方為李強進行了吸氧、補液等治療,情況大為好轉。更重要的治療,是對他及家屬進行心理上的開導,用既往成功的手術病例耐心講解,幫助其早日走出焦慮,回歸正常生活。
生活中難免遇到不如意的事情
也自然會産生焦慮
那麼焦慮久久不退
我們該如何應對?
如何克服和緩解焦慮?
找出焦慮的根源
分析一下你的焦慮感到底來自哪,再各個擊破。比如,如果你對事業發展方向心存迷茫,不妨先結合自身情況冷靜分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然後下定決心勇敢地放手去做。
不要提前預想結果
做任何事都會面臨挑戰,緊張是正常的,這被稱為預期性焦慮。此時,不要過多地去想結果,試着從中獲得成就感。
轉移注意力
一旦開始陷入焦慮情緒,就要及時提醒自己分散注意力,防止情緒變得越來越糟。可以做點喜歡的事,比如看電影、聽音樂或讀一本有趣的書,還可以跑跑步、做家務,讓自己遠離胡思亂想。
深度呼吸
深度呼吸(腹式呼吸方法)也有助于消除焦慮情緒,它可以增加膈肌的運動範圍,從而增加肺活量,更多氧氣的攝入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
适當運動
每天進行半小時左右的有氧運動,可以讓你吸入更多的氧氣,有助于機體排出廢物,促進身體和心理的健康。
來源/杭州日報(ID:hangzhoudaily)綜合 長江日報、科技日報
審核/志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