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學習下太溪穴,太溪穴在足内側,内踝後方,當内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之前講昆侖的時候簡單介紹了一下,昆侖是陽跷脈的起點,太溪是陰跷脈的起點,兩穴合用,起到調和陰陽的作用。
太溪歸屬的腎經的穴位,可以治療腎經以及與之相表裡的膀胱經相關疾病。
主治咽痛,齒痛,咳血,氣喘,耳聾,失眠,遺精,陽痿,月經不調,消渴,小便頻數,足跟痛,脊痛等。
針刺太溪會經過幾層組織,皮膚→淺筋膜→深筋膜→小腿十字韌帶的上方→内踝與眼腱之間。
支配該皮區的神經是隐神經。
着重學習下太溪穴的作用機理及具體運用。
①太溪是足少陰腎經五輸穴中的輸穴,原穴。輸穴主體重節痛,原穴主五髒六腑之疾病。
腎精主水。有腎陰腎陽,人身陰陽必得相對平衡,陰陽失調則病症峰起。太溪為腎之原,補之則濟其虧損,瀉之則瀉其有餘,故太溪既可治腎氣虛所引起的遺精、月經不調、耳聾鳴;又可治陰虛火旺而引起的咽幹喉痛、咳血、盜汗、失眠夢多、牙齒酸痛和神經衰弱等。
②鼻出血或牙痛可用拇、食二指在太溪、昆侖二穴同時用力對捏,有較好的即時止血或止痛的效果。
③太溪伍宣肺止咳之魚際,為治咳喘病之穴對。此伍源自《靈樞》“氣在于肺,取手太陰荥、足少陰輸”之論。
④太溪佐培中固本之膏育、促生化之源足三裡,方名“太溪膏肓三裡方”,共奏清熱養肺、祛痰止咳之功,而為治咳喘肺痨之用方。
⑤太溪伍照海、手太陰荥穴魚際,共成滋腎利咽、清退虛火之功,方名“太溪魚際清咽方”,而用于陰虛火旺之咽炎者。
⑥太溪伍疏通少陽氣機、解三焦邪熱之中渚、聽會、俠溪,方名太溪中渚耳疾方”,主治耳聾耳鳴等證。
⑦目疾伍太沖導厥陰經氣下行而降肝火,佐晴明導太陽經氣以洩風熱,方名“太溪太沖瀉肝明目方”,共成滋陰降火、清肝明目之功。
⑧太溪伍神門、三陰交,既濟水火,交泰心腎,方名“太溪神門三陰交心方”,為治神經衰弱之良方。
⑨在中風偏枯、小兒腦癱的治療中,對肢體偏廢者,宗《内經》“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之法,而立“腦癱太極刺法”。
先取陽經八穴:上肢肩髃、曲池、外關、合谷,下肢環跳、陽陵泉、懸鐘、昆侖,意在扶陽氣以通經氣。
續取陰經六穴:上肢極泉、曲澤、内關,下肢血海、三陰交、太溪,意在益陰血而接陽氣。此法可變針法為摩法,為防病健身之功法。
這種從陰引陽及從陽引陰的針法和前兩天介紹的一種有點不一樣,它那種重視經脈的循行路線,根據十二正經行走的大周天循環來的,而這個則是大陰陽概念,不太關注具體循行。
⑩太溪又是針刺麻醉手術常用穴之一,伍内庭、腎俞,名“太溪内庭針麻方”,曾用于針麻臂部腫瘤切除術,今多為治肩周炎、網球肘之用方。
好了,今天的穴位科普就到這了,歡迎關注,贊賞、每日一起打卡,如果身邊有足跟痛,耳聾,耳鳴等腎虛或虛火表現的,可以把文章轉發給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