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張拼版照片,左圖為微信截圖,右圖為記者搭乘的裝滿救援物資的直升機機艙。(記者吳光于 攝)
9月7日下午,編輯收到一條發自四川泸定地震采訪報道一線的微信
記者于6日的采訪中,在雅安市石棉縣王崗坪彜族藏族鄉抗震救災指揮部前,遇到了一位年輕的輔警。5日地震發生以來,他始終堅守崗位,直到家裡傳來消息,他的媽媽走了。因為靠近震中,出村道路中斷,爸爸和鄉親們被困在了山裡,他正打算回家一趟,最後見見媽媽,也帶鄉親們下山
被他的故事觸動,記者在堆滿救援物資的直升機艙内,完成并發出了下面這篇報道——
回家:見媽媽最後一面
帶爸爸和鄉親們下山!
邱建華近照。圖片來源:微博@四川公安
6日上午,記者在雅安市石棉縣王崗坪彜族藏族鄉抗震救災指揮部前見到一位身着黑色警用T恤衫的年輕人。
“今天分配到什麼任務?”見他神色有些落寞,記者問。一陣沉默後,他開了口:“我媽媽走了,村裡還有30多個鄉親被困在山上,我在等指揮部命令。”
年輕人叫邱建華,是石棉縣公安局新棉派出所的一名輔警。
他的家在王崗坪鄉幸福村五組,當地人習慣稱之為“鄭家坪”。這個距離鄉政府15公裡的小村莊坐落在一條深溝裡,緊鄰着大崗山水庫,地勢險要。
若不是遭遇這場地震,鄭家坪稱得上是風光絕美。邱建華家祖祖輩輩生活在那裡,村裡的鄉親很多都是親戚。依照彜族家庭習慣,父母的日常生活該由家中老小邱建華來照料。
但他平時上班的地方離家有50公裡,作為輔警,邱建華要協助派出所民警開展石棉縣主城區新棉鎮兩個社區的警務工作,值班是家常便飯。“短的話半個月回一次家,長的話一兩個月才能回一趟。我實在是一個不太稱職的兒子。”講到這些的時候,他眼中噙着淚。
在派出所同事們的眼中,這位年輕人踏實敦厚,從不叫苦叫累。由于工作忙,他一直沒有成家,讓父母有些擔心。
5日的地震,新棉鎮地動山搖。震中離邱建華家很近,這個平時很能沉住氣的年輕人有些慌了神,隻能不停地給家裡打電話,卻怎麼也打不通。
新棉派出所第一時間啟動了應急響應。雖然牽挂着父母的安危,但邱建華沒有忘記自己的責任。強掩着内心的焦灼,他和同事們第一時間奔赴受災群衆安置點,搭建救災帳篷和帳篷警務室,忙着搬運物資,開展治安巡邏……
9月5日,邱建華(右一)在石棉縣受災群衆安置點搭建帳篷警務室。(圖片由石棉縣公安局提供)
震後第一夜,新棉派出所民輔警通宵在崗,待到輪換回到派出所備勤,已近淩晨3點。此時,他再一次撥打家中電話,終于通了!
在此之前,他内心無比矛盾——既希望電話能通,又害怕通了之後面對壞消息。
“我堂哥告訴我,媽媽不在了。”雖然已有心理準備,但當噩耗真正來臨,他依然覺得天旋地轉。
随後他又撥通了爸爸的電話。爸爸告訴建華,地震發生時他跟他媽媽正在地裡勞動。家裡前不久剛收完了苞谷,他們想趁着這兩天把地裡的草割完。地震震落了山上的石頭,其中一塊擊中了媽媽……
68歲的媽媽,為她深愛的家人勞碌一生的媽媽,忽然間就與他們天人永隔。
5日的地震造成受災地區多處通訊中斷。趕上通訊保障無人機懸停在鄭家坪上空的當口,邱建華這幾通電話才能撥通,就在這幾分鐘寶貴的通話時間裡,爸爸告訴他,家裡的房子震出了裂縫但沒有垮塌,可出村的路完全斷了,30多個鄉親被困在山裡出不去。即便此時,老人仍不停地告訴兒子,讓他不要擔心。可電話的這一頭,邱建華的淚水已經決堤……
6日清晨,得知邱建華家中情況後,派出所安排他趕緊回家料理後事,他先從縣城坐車趕到新民鄉,沿途前來救援的各方力量的車輛呼嘯疾馳。在新民鄉渡口,他登上了一艘運送救援力量的沖鋒舟,幾經周折終于進入王崗坪。
經過反複研判,指揮部決定派出武警涼山支隊一支90人的救援隊伍挺進鄭家坪開展救援——那正是邱建華的老家。
以向導的身份,邱建華帶着戰士們出發了。這一路他們要邊走邊開路,翻過一座山梁,再避開塌方的陡坡爬上鄭家坪。這一帶的山林,曾經是邱建華年少時熟悉的“運動場”。如今,他要帶着救援隊伍,帶父老鄉親走出險境。
“我要去見媽媽最後一面,要帶爸爸和鄉親們下山。”說完,他紮進了密密的山林。
6日下午,指揮部傳來的消息讓人鼓舞,泸定縣城到震中磨西鎮的道路全線搶通。就在邱建華和武警涼山支隊的戰士們挺進鄭家坪的時候,新民鄉到王崗坪的道路也基本搶通。
邱建華在徒步了接近7個鐘頭後,也終于在晚上快7點到家。處理完媽媽的後事,7日下午他又和消防官兵一起,把被困鄉親轉移至王崗坪鄉第一小學安置點。現在大家都平安。
據微博@四川公安消息,7日下午,已回到家鄉的邱建華料理完母親的後事,又協助救援人員将同村村民安全轉移至安置點。
擡頭,藍天中是穿梭不停的直升飛機
低頭,大渡河仍舊奔騰不息
明天,太陽依然會升起!
新華每日電訊微信
記者:吳光于
來源: 半月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