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名句中的錦官城是指哪裡?前言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随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杜甫名句中的錦官城是指哪裡?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前言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随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杜甫有一首《春夜喜雨》,其中的“花重錦官城”中的“ 重”這個字讀作什麼對于會寫詩的人應該沒有問題,但是這個字是什麼意思就很讓人犯狐疑。從律詩的平仄來看,這裡應該是仄聲,仄聲的意思就是“輕重”的重了 。那麼“花重錦官城”就是花沾了露水變重了嗎?如果您是個老師,上課時就這麼解釋給小朋友您會不會覺得有一點點牽強?
老街前邊寫了幾篇關于《唐詩三百首》的文章,主要是從詩體上談了一下自己的淺薄認識,學習詩詞格律的朋友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看:《唐詩三百首格律淺析下篇律詩與絕句》、《唐詩三百首格律淺析上篇樂府與古體詩》、《學習詩詞不可不知的秘密 藏在《唐詩三百首》裡的12種奇怪的律詩》等。
我在寫這些文章前也寫了幾篇關于古韻入聲字與今天發音不同的文章:《學格律詩怎麼辨認入聲字》和《詩詞格律與創作 2篇短文搞清那些平仄不同意義相同或不同的字-上、下篇》。
說了上面這兩段是告訴大家,第一我會從格律詩講一下“重”這個字的用法和讀音,而且引用的是大家非常了解的唐詩三百首裡的詩;第二是說明重這個字,與今天統計的古今平仄不同的字不太一樣。
一、重 用作仄聲的詩
1、《 在獄詠蟬》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第一聯”南冠客思深”中的“思”作名詞用時是去聲,這是标準的律句。第二聯出句“不堪玄鬓影”,第三字“玄”救孤平,對句“來對白頭吟”中的“白”是常用入聲,這也是标準律句。第四聯“無人信高潔”是鯉魚翻波,“潔”也是入聲字,也是标準的律句。可見這也是标準的五言絕句。
那麼第三聯的“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的“重”明顯是仄聲。另外中唐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裡有一段押去聲韻: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悠悠生死别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在唐詩中表示“輕重”的“重”用作仄聲,和今天一樣非常的普遍。
2、《奉濟驿重送嚴公四韻》 杜甫
遠送從此别, 青山空複情。幾時杯重把? 昨夜月同行。列郡讴歌惜, 三朝出入榮。江村獨歸處, 寂寞養殘生。
第一聯出句“遠送從此别”是五連仄,我在《相信嗎?十分鐘讓您看懂格律詩怎麼救拗》裡講過,五連仄是律詩的一種拗體句,救拗的方式是對句以“平平平仄平”的方式,這裡杜甫用的“青山空複情”就是救拗的标準句式。
問題出在第二聯出句“幾時杯重把”,我們可以看到對句是“昨夜月同行”,這是仄仄仄平平的句式。那麼出句一定是中平平仄仄或者平平仄平仄,“幾時杯重把“明顯是中平平仄仄,也就是說“重”這個字一定是仄聲。
我在《學習詩詞不可不知的秘密 藏在《唐詩三百首》裡的12種奇怪的律詩》裡講了一些嚴羽所說“古律”,比如崔颢《黃鶴樓》這種“非古非律、亦古亦律”的律詩。那麼會不會這首詩老杜就是故意寫成拗體平平平平仄呢?
看一下杜甫這首詩後面兩聯就明白了:列郡讴歌惜, 三朝出入榮。江村獨歸處, 寂寞養殘生。句式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算上首句的五連仄,都沒有出了五言律詩的格律規則,所以可以判定這是一首标準的五言律詩。
那麼問題就來了,“重”這個字在“幾時杯重把”裡明顯是“重新、再次、重複”的意思,今天我們發音為平聲chong(蟲),但是在這首唐詩裡明顯是仄聲。這并不是孤例,我們再看一首詩。
3、《送人東遊》溫庭筠
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高風漢陽渡,初日郢門山。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何當重相見,樽酒慰離顔。
律詩到了晚唐已經非常嚴格了,基本不會出現《黃鶴樓》那種“非古非律、亦古亦律”的律詩。溫庭筠的五律首聯與三聯出句是“半拗體”:荒戍落黃葉、江上幾人在(中仄仄平仄),對句救拗:浩然離故關、天涯孤棹還(平平平仄平)。二、四聯出句是鯉魚翻波:高風漢陽渡、何當重相見(平平仄平仄),對句是:初日郢門山、樽酒慰離顔(中仄仄平平),這一首也是标準無瑕疵的五言律詩。
從“何當重相見,樽酒慰離顔”可以看出,“重”這個字還是仄。可見在唐朝這個“重”字,不僅僅是當做“輕重”時是仄聲,當做“重新”時似乎也可以作為仄聲。
溫庭筠是晚唐的詩人,杜甫是盛唐與中唐交際時期的詩人,駱賓王是初唐四傑之一。他們的詩正好可以代表不同的時代,從這三首詩來看,“重”的用法與我們一般的理解似乎有些不同。
二、重用作平聲的詩
1、《聽蜀僧浚彈琴》
蜀僧抱綠绮,西下峨嵋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鐘。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李白的這首詩和前面引用的一樣,都被收錄在唐詩三百首中,押韻是【上平二冬】
2、《春宮怨》杜荀鶴
早被婵娟誤,欲歸臨鏡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為容。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憶采芙蓉。
杜荀鶴的這首詩也來自唐詩三百首,重也在韻腳,押韻同樣是【上平二冬】。這裡和“日高花影重”和杜甫《春夜喜雨》的“花重錦官城”是不是有一點相似?
三、字典裡怎麼說?
1、現代漢語詞典
在我們現代漢語詞典裡,重有兩個讀音, 表示重量的意思讀作zhòng,有分量較大、程度深、價格高、 數量多、主要、認為重要而認真對待、言行不輕率等等意思,如重負、重視、重病、重要、重金等等的用法;表示重複的意思讀作chóng,如重複、重疊。
2、那麼古代的字典呢?
看一下《康熙字典》,“重”這個字平上去三種發音都有:
《唐韻》柱用切《集韻》《韻會》儲用切,音緟。《說文》厚也。《韻會》毛氏曰:凡物不輕而重,則上聲。因其可重而重之,與再重、鄭重,皆去聲。又《正韻》徒紅切,音同。
按《說文》柱用切,厚也,卽與輕重義同。《集韻》柱勇切,愼也,卽與鄭重義同。上去雖有二音,無二義。古人三聲通用,必謂上去異訓,不可通押,此宋人拘泥之過也。
四、“ zhòng”還是和“chóng”?
上面引用的文字有這樣的解釋:上去雖有二音,無二義。古人三聲通用,必謂上去異訓,不可通押,此宋人拘泥之過也。可見“重”這個字古人平上去三聲是通用的,意義相同,真正分開使用是從宋朝開始。所以今天我們統計平仄不同意義相同的字時,往往把“重”這個字漏掉。
既然有這種解釋,并且有了本文引用的杜甫《奉濟驿重送嚴公四韻》 、溫庭筠《送人東遊》作為例證,是不是可以說明“花重錦官城”裡的“重”應該讀作“ zhòng”,但是不能解釋為“花應為沾了露水而重”,而是應該和“chóng”一樣也有“重複、重疊、重新、層次多”的意思呢?元稹有一首五律《生春》:
何處生春早,春生曉禁中。殿階龍旆日,漏閣寶筝風。藥樹香煙重,天顔瑞氣融。柳梅渾未覺,青紫已叢叢。
其中有一句“藥樹香煙重”,香煙會重(zhòng)嗎?還有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曹》中“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一般解釋為“江水茫茫,船在雨中行進得很吃力”,似乎也可以有另外的理解。我不是專家學者,不敢亂下定義,大家自己理解吧。
結語
這篇文章能讀完的朋友都是詩詞的真愛者了,估計會有不少人覺得很無聊。不過您要是想創作詩詞的話,讀懂前人的經典作品是必修功課之一。錄于此處,老街就當做讀書筆記了。
以上作為例證的詩除了元稹《生春》、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曹》外,都是引自《唐詩三百首》。從小就讀三百首的朋友,《唐詩三百首》您真得讀懂了嗎?我感覺有時間還要繼續細看,學海無涯,越讀越發現自己的孤陋寡聞。
老街味道關于唐詩三百首的其他文章:
學習詩詞不可不知的秘密 藏在《唐詩三百首》裡的12種奇怪的律詩
詩詞格律與創作 零基礎看完這7篇短文就會寫詩詞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