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吳起評價

吳起評價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25 13:37:31

評論吳起并不容易。

柏楊在他的《柏楊版資治通鑒》裡為吳起連問三句“何負于”:“吳起何負于魯國?被疑逃亡。何負于魏國?又被疑逃亡。何負于楚王國?更遭殺身之禍。”。并且認為吳起“忠心耿耿,才幹之高,曆史上很難找到匹敵,竟不容于當世”。讀着這些柏楊對吳起的評價,我隻能說:柏楊,你根本就不懂吳起。


吳起評價(這個可能是最中肯的)1

俗話說,環境造就人。要客觀的評價吳起,不能把吳起放到現在來看,必須回到他那個時代。

那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呢?用三個成語來形容是最恰好不過的了:風雲萬變、風谲雲詭、風檐寸晷。我稱之為“三風”年代。

吳起的出場,《資治通鑒》說他“仕于魯”,至于是什麼原因使他從衛國跑到魯國去并沒有說明。最流行的說法是《史記》版本的“起之為人,猜忍人也。其少時,家累千金,遊仕不遂,遂破其家,鄉黨笑之,吳起殺其謗己者三十餘人,而出衛郭門。”,而《東周列國志》則隻是說他“以擊劍無賴,為母所責,起自齧其臂出血”然後辭母而去。

鑒于司馬遷治史不嚴謹,馮夢龍經常給他收拾殘局的經驗(拙文《她懷孕40年,産下一女,與衆不同》裡有列舉一二),我比較相信《東周列國志》裡的記載。要知道,吳起隻是一個文士,要殺三十多個人并非易事。而且,那個年代雖然戰亂紛争,但殺三十多個人後高調逃跑而且還成為網紅是不可能的。

而且在這個事情上司馬遷并沒有很肯定,隻是說“魯人或惡吳起”。可是曆史上很多學者都學了司馬遷,相信那些荒誕不經的獵奇之事,常常把這些事拿來诟病吳起,真是好樣不學學壞樣。

所以,吳起并不是一個“嗜殺成性”的人。

吳起評價(這個可能是最中肯的)2

吳起的出場還有一個過門。那就是曾經去曽參門下學習,然後因為母親死了不回去治喪,所以被曽參趕走了。這個也是不靠譜的。

那個年代,曽參教的東西基本沒用,事實就擺在那裡。他能招到學生就不錯了。我想真實情況應該是吳起學習時吊兒郎當,心猿意馬,曽參很不喜歡他(以曽參的性格,很有可能),也怕他日後不成正統,玷污了自己的名聲,所以想趕走他。偏偏吳起學習成績很好,曽參找不到其他借口,隻好用“不治喪”的名義,這對于儒家來說可是頭等大事,馬虎不得。

“治喪”是很重要,可是也是要因人、因時、因地、因事來看。在那個“三風”年代,機會稍縱即逝,吳起本來就懊悔在曽參那裡學不到什麼,順水推舟,跑去學兵法了(至于向誰學,史書沒記載,搞不好又是鬼谷子,如果他那時出生了的話)。對于這樣一個儒家的叛逆,想在司馬遷等筆下有個好名聲也是要基本沒戲的。不過,吳起并不在乎。

所以,吳起是個識時務的人。

吳起評價(這個可能是最中肯的)3

吳起終于正式出場了。可是,一出來就先創造了一個成語“殺妻求将”。這在《史記》、《資治通鑒》和《東周列國志》裡都是比較一緻的。估計司馬光和馮夢龍覺得老給司馬遷找不是也不好,所以認同了一回。但依我看,這也是子虛烏有的事。

雖然馮夢龍在《智囊》裡,把吳起和樂羊、馬良(明)歸為同一類人,說明“能做出不近人情之事的人,其心不可測”。但是,從當時的社會環境來看,這事值得推敲。

吳起之所以得不到大将軍的位置,絕對不是因為他的才能不行,這個無需證明。但原因是什麼呢?肯定是反對他的人比較多。反對的人天天看着你,哪怕你有個小小的不法舉動,馬上就會被人收拾的。吳起不會傻到在這個時候殺妻。

有人說,那個年代殺妻很大件事嗎?女人不是沒有地位嗎?問題是“妻”不是普通的女人,那個年代對這些名份是非常看重的,沒有官方公布的正當理由,休妻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書上經常說的“三妻四妾”更是不可能的事情),何況無緣無故殺妻。

《容齋筆記》裡記載吳起是個比較講信用的人,‘徙木偾表’說的就是他和商鞅取信于民的故事。對于這樣一個人,我更相信曆史上的“吳起休妻”的說法。

所以,吳起并不是一個寡情薄意的人。

吳起評價(這個可能是最中肯的)4

吳起在魯國沒有多久就呆不下去了。這很能理解,魯國是禮儀之邦,是孔子的故鄉,你一個叛逆的外國人沒被整死算好了。于是吳起來到了魏國。開始了他“兵法如神”的傳奇生涯。

在魏國的戰功就比較彪悍了,根據《吳子兵法》的記載,吳起在擔任西河郡守期間共與諸侯軍隊大戰76次,大勝64次,其餘不分勝負。(不過,這本王婆賣瓜的著作經史學家考證,并非吳起原著,他的原作早已亡佚,現存《吳子》六篇,是後人僞托之作)。

但無論如何,那時的吳起是意氣風發的,也是得意忘形的,于是有了關于“國家險固”的經典對話:

魏擊(魏武侯)繼位後,有一次在西河(潼關以北的黃河)乘坐禦舟,順流而下,水勢奔騰,峭壁夾岸,行到中遊,神采煥發,對吳起說:“多麼美麗的錦繡江山啊,固若金湯,這是我們魏國的至寶!”。吳起一本正經地說:“我不認為地理形勢有什麼重要,國家的安危,在領導人的品德,不在山川的險阻……”。高高興興的一次遊玩就這樣廢了,常人尚且會覺得掃興,何況一個剛即位的心懷大略的國君呢?況且是用一種教訓的語氣。而且旁邊肯定還有其它臣屬和美女,吳起也太沒眼色了。

這個故事還有另外一個版本,記錄在《荀子》裡,地點改為朝堂之上。内容大概是吳起對魏武侯說:你這麼厲害,還要我們幹什麼呢?你得學學人家楚莊王,要用手下能人的智慧,不要國君自己成了天花闆,這樣的國家很危險。作為領導,這樣被教訓,還拿一個鄉下人來比喻自己,魏武侯心裡對吳起一定是恨死了的。

不過,魏武侯并沒有責難吳起,反而退了幾步,拱手拜了兩次說:“是上天派先生來挽救我的過錯啊。”

吳起并不知道老虎吃人前都是要先退後兩步的,也不明白官場裡老闆的話是不能太當真的。于是,飄飄然起來,覺得自己是号人物了,決定更上一層樓,要取得更大的政治地位。可是,那時的魏國可謂是人才濟濟,吳起也不摸摸底就要跟田文争相國的位置。人家可是有國際背景的,而且還有李克這樣的重磅人物支持,吳起怎麼可能坐上那個位置?政治上沒有輸赢,隻有死活,為了活命,吳起再次快跑,成了戰國第一跑男。現在他才明白為什麼魏武侯說他是“上天派來的”,因為魏武侯準備把他送回天上去。

所以,吳起是個政治白癡。

吳起評價(這個可能是最中肯的)5

楚國是相對比較落後的,所以對人才也比較看重。楚悼王熊疑本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精神,馬上就笑納了吳起,并且讓吳起施展拳腳進行改革。對于這樣一個見多識廣,去過大城市見過大世面的人,楚王是非常信任的(何況還在魏王面前誇過自己的祖輩)。

作為政治白癡,吳起根本不知道哪怕封建社會,統治者也是一個階級而非一個人,而任何一個階級裡面都有很多派系而不是一個整體。吳起的改革立馬促進了楚國統治階級的大團結,在楚悼王死後紛紛用箭把吳起射殺了。雖然政府事後把射殺吳起同時射中楚悼王屍體的人全部處死(受牽連被滅族的有七十多家),但這并不表示政府對吳起的認同,吳起千瘡百孔的屍身還被政府拿來車裂肢解。做人到這個地步,也算是很失敗的了。要說他“才幹之高”,那是瞎扯。

《淮南子》評論說:吳起和張儀,智慧不如孔孟,卻想使大國君主互相争鬥,結果導緻自己被車裂肢解。這是比較中肯的。吳起如果安心做一個優秀的大将軍,按照國家的戰略部署把仗打好,不要胡亂搞跨界創業,怎麼會有那樣的下場呢?

所以,吳起是個不自量力的人。

吳起評價(這個可能是最中肯的)6

最後說說柏楊提出來的“忠心耿耿”,那個年代根本就不存在。根本就沒有人也沒有國家可以來“忠”,天子都不管不顧了,還去“忠”誰?。吳起從來也都沒有“忠君”的思想,他“忠”的隻是自己。那個年代的人都是這樣,這是環境造成的。《容齋筆記》裡有一篇叫“秦用他國人”,裡面列舉的人沒有一個可以稱得上“忠君”的,若放到現在,都成了“漢奸”或“叛國者”。

要評價吳起确實不容易。吳起是個悲劇英雄,但并沒有到柏楊所說“如果有一個國家能對他始終重用,曆史可能重寫”的地步。

柏楊這樣說,隻能說他并不懂吳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