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二十四史詳細順序

二十四史詳細順序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18 07:12:14

如果不算《新元史》和《清史稿》,那麼比較一緻的說法是“二十四史”,但是這二十四史能有一半可信度嗎?其中哪一部更可信呢?這個還真不好評價。

有人提出了這樣的說法:編修時間越短的史書反而可信度更高,因為編修時間短的,主要是采用前朝檔案史料,沒有時間胡編亂造,也沒有幾任皇帝根據自己的喜好指使史官進行篡改。持這種說法的人,應該是比較相信明朝人編修的《元史》,比較不相信清人編纂的《明史》。清人修《明史》得到的八字評語是否準确,咱們慢慢來比較。而比較之下,我們似乎還能找出一位“修史第一帝”。

二十四史詳細順序(二十四史各有多少字修了多長時間)1

​要是按照上面以編修時間的反比看可信度,那麼《史記》有幾分可信就值得商榷了,因為《史記》隻是司馬遷一家之言,那裡面有很多類似演義小說的筆法,對兩個人的密室談話也都描寫得如同在場旁觀,其中也不乏自相矛盾之處,比如向劉邦投降的那個秦王子嬰到底是二世胡亥的叔叔還是兄弟侄子,就有三種說法:“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嬰為秦王。(《秦始皇本紀》)”“高立二世兄子嬰。(《六國年表》)”又長了一輩:“高(趙高)乃召始皇弟,授之玺。(《李斯列傳》)”

另外《史記》對漢武帝劉徹、大司馬大将軍衛青、大司馬骠騎将軍霍去病,都進行了很嚴厲的批評,指責他們對匈奴戰争勞民傷财,卻對每戰必敗的李廣極力贊美,不但單列一傳,在列傳排序中也在衛青霍去病之前。而且統計數字也有出入:即使按照司馬遷的記載,各次戰役殺敵數加起來,也大于司馬遷總結的總和。

二十四史詳細順序(二十四史各有多少字修了多長時間)2

​但是抛開司馬遷各人恩怨不說,《史記》還是無愧于“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美譽的,除了漢朝少數幾個人的傳記,都是司馬遷實地調查研究嘔心瀝血編輯整理的結果,沒有《史記》,我們要想了解上古之事,隻能去看甲骨文和竹書記年、睡虎地竹簡之類的零散資料了,而且看了也未必懂,所以要論史學貢獻,司馬遷當之無愧的第一人,《史記》也要比其他二十三史中的絕大部分要可信得多。

《史記》之後的《漢書》,跟《史記》相同的篇目,記載就跟《史記》差不多,包括《後漢書》《三國志》在内,基本都算史學家的個人行為,頂多有半官方性質,沒有嚴格的審查,甚至可能也沒有征求同僚意見,有些疏漏瑕疵,在所難免,我們是真的需要對司馬遷、班固、範晔、陳壽充滿感激之情的。

咱們來看看這四本史書憑借一人之力,用了多長時間修完:《史記》,五十二萬六千百餘字,曆時十四年;《漢書》,八十萬餘字,曆時二十年;《後漢書》,近九十萬字,曆時十三年;《三國志》,近三十八萬字,曆時整整十年。

二十四史詳細順序(二十四史各有多少字修了多長時間)3

​《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官方幹預較少,作者頂多夾帶了一點私貨,而班固和範晔應該是一點個人感情都沒有摻雜,所以《漢書》《後漢書》雖然文筆或許稍遜《史記》《三國志》,但可信度似乎要略勝一籌。

“前四史”之後的後二十史,編修基本都是官方行為,但是以正統自居的朝廷,都要為前朝修史。後晉石敬瑭(著名的兒皇帝)下令編寫唐史,曆時十五年,完成了長達二百萬字的鴻篇巨制,并署上了“宰相”劉昫的名字。但是宋朝皇帝認為石敬瑭根本就不是什麼正牌皇帝,無權為大唐修史,這才指派基本都是宰相級别的宋祁、歐陽修、範鎮、呂夏卿,曆時十七年,重修了一百七十萬字的唐史,這就是《舊唐書》與《新唐書》,但是筆者看來,雖然宋朝宰相們文采更好,但是怎麼看《新唐書》,都像在洗《舊唐書》的稿——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他們采用的都是唐朝各種官方檔案和宮廷實錄,大同小異在所難免。

唐太宗李世民是新舊兩唐書中的重量級人物,他本人也比較喜歡修(改)史,在李世民父子執政期間,房玄齡杜如晦魏征等宰執們累的夠嗆,因為他們除了處理繁忙的政務,好要按照皇帝的意見編修大量史書:《晉書》《隋書》《南史》《北史》《周書》《北齊書》《陳書》等七部史書紛紛問世,李世民似乎可以被稱為“修史第一帝”。

二十四史詳細順序(二十四史各有多少字修了多長時間)4

​其實這個修史第一帝是不需要加引号的,他頂多也就改了該唐高祖實錄,唐朝編修的“七史”,不管怎麼寫,都不影響他的個人形象,他隻會指示“求真務實”,而不會刻意修改,因為他是要“以史為鑒”的。這裡說“七史”,有讀者可能要提出反對意見:“明明是唐六史,怎麼變成七個了?”這裡請不要誤會,您說的“唐六史”,應該是“唐太宗六史”,沒算唐高宗顯慶四年成書的《北史》。

《宋書》《南齊書》《梁書》《魏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不大引人注意,咱們略過不說(有時間咱們單開一篇再聊),還是來說說大家比較關注的元朝所修《宋史》《遼史》《金史》。

最不相信《宋史》的,就要數“秦桧的後人”了,因為那裡面如實地記錄了秦桧的通敵叛國行為和嶽飛英勇抗金的英雄事迹,這就戳了一幫現代秦桧的肺管子:秦桧被罵得這麼慘,我有錢那還敢往外國存?孩子怎麼敢往外國送?于是他們編造出了“秦桧遺書”(編造者已經承認并公開緻歉),千方百計把秦桧包裝成“和平使者”。但是元朝丞相脫脫卻不應該被這個黑鍋:我同時主持編修宋遼金三國史書,就是以收繳來的三國檔案為基礎,有什麼必要厚此薄彼擁宋貶金?他們都是被我朝滅掉的!

二十四史詳細順序(二十四史各有多少字修了多長時間)5

​筆者有一些脫脫同族的朋友,那些人不管多有文化,都改不了兩個特性:一、好喝酒,二、直性子。把後金篡改史實的帽子戴在元朝史官的頭上,相當不合适。

元朝修史,實事求是,這樣做也算好人好報——朱元璋命令正直到有些執拗的宋濂編修《元史》,可是下了一番工夫。為了保證史料詳實,朱元璋還了二十人的專家考察團,專門去元大都(今京城)去實地調研收集檔案。而且朱元璋還是個急性子,恨不得今天下令修史,明早宋濂就完成任務。于是老宋濂日夜趕工,僅僅用了六個月(188天)就完成了一百六十萬字的《元史》。

有人說宋濂為了圓滿完成任務,還耍了個花招:少些傳記多些本紀,因為本紀記載的是皇帝的事兒,而皇帝的事兒都有元朝宮廷檔案(實錄)作為藍本,相對于将相列傳和各種表志,還是皇帝本紀更好寫——,徐達對《明史》的編修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從元大都繳獲的元十三朝實錄和元朝《經世大典》,可是幫了宋濂大忙。于是《元史》有這樣一個特點:帝王本紀字數最多。

二十四史詳細順序(二十四史各有多少字修了多長時間)6

​因為編修倉促,留下了“古今史成之速,未有如《元史》者,而文之陋劣,亦無如《元史》者”的差評,但是我們看《元史》,卻越看越覺得可信,因為它雖然粗糙,卻沒有任何可以篡改的痕迹,元朝皇帝地記載,都從實錄而來,流水賬畢竟比報告文學可信。

至于清朝人修的《明史》,用一位史學家的八個字就能概括:“清修明史,雕琢太深。”這篡改史料的黑鍋,還真不能由張廷玉一個人來背。

清朝皇帝有一種自卑心理,一開始是對明朝頂禮膜拜,康熙皇帝認為明朝“治隆唐宋,遠邁漢唐”。于是《明史》說朱元璋治下的大明王朝“幅員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

到了花花公子乾隆那裡,小辮子痼疾發作,狂得想日天,明朝又成了“無明君、無名将、無名士”,他們恨明朝皇帝本無來由,說明朝無明君,也并不影響清朝皇帝跟大臣争男人,也避免不了清朝皇帝死于不可說的隐疾。

老辮子小辮子說明朝無名将名士,這就不但是眼瞎而且心瞎了:徐達常遇春戚繼光這些人驅除胡虜抵禦外侮,整個清朝的“名将”綁到一塊兒,也未必有他們中的一個能打;至于名士,咱們提一個名字就行了——王陽明……

二十四史詳細順序(二十四史各有多少字修了多長時間)7

​清朝修《明史》,在順治二年(1645年)就建了“明史館”開工,直到乾隆四年(1739年),張廷玉才把最後定稿呈送乾隆皇帝,這期間不停變調,不停篡改,二百八十萬字的《明史》,足足修了九十四年,這在号稱“文化繁榮名士輩出、财大氣粗無所不有”的清朝,真是難以想象。

但是清人修史,隻顧着抹黑明朝君臣,卻留下了巨大的疏漏,甚至還留下了張獻忠“将卒以殺人多少叙功次,共殺男女六萬萬有奇”這樣的笑話。但就這樣的笑話,還有小辮子瞪着眼睛強辯:“六億就是六十萬,你不懂古代計數規矩!”這就不是眼瞎而是心瞎了:“你那小辮子祖宗寫的是六萬萬,可不是什麼六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