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離的我快要不能呼吸啦”,
新冠疫情下被封控在家的居民
心理上往往有一種憋悶無法透氣的感覺。
而對于長期居家的哮喘患者來說,
他們可能真的會遭遇“不能呼吸”的危險。
正值春夏交替之際,
受花粉、梅雨天等因素的影響,
再加上疫情下可能帶來的“斷藥”“缺藥”問題,
哮喘患者應警惕疾病的重度急性發作。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
時國朝教授表示,
哮喘需要長期規範化治療,
目前哮喘患者治療依從性普遍偏低,
成人患者不遵醫囑用藥的發生率在50%左右,
而患者用藥依從性的增加,
可減少哮喘重度急性發作的風險。
時國朝教授提醒,
即使哮喘患者在規範治療後,
症狀于數天内得到緩解,
但完全控制往往需要3到4個月,
而重度哮喘和長期沒有得到有效治療者,
通常需要更長時間。
因此,
治療哮喘切忌“治治停停”。
哮喘管理不可掉以輕心
1
一些患者認為“喘”才是哮喘。其實喘息、咳嗽、氣促、胸悶都可能是發生哮喘的信号,有相關症狀也應盡快就診,以免耽誤病情。
2
哮喘患者在急性發作時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治療,或是病情控制效果不理想,持續加重,便會向着重症發展,進而出現呼吸困難、胸悶、喘促等病症。
3
哮喘可誘發肺功能障礙,出現上呼吸道感染、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等并發症,降低患者的生存質量,同時提高死亡風險。
哮喘用藥當注意
“治”的關鍵在于“控制”,常用的控制藥物包括吸入性糖皮質激素、白三烯受體拮抗劑等,能夠通過抗炎作用使哮喘在一定範圍内得到緩解。
應時常關注醫院門(急)診開放情況、零售藥店及送貨渠道是否通暢;部分地區即使在封控區内,也可通過藥店線上渠道,憑處方購買藥物(根據當地防疫政策,以官方公布的信息為準)。
治療藥物切忌“用用停停”,謹遵醫囑堅持用藥能夠降低哮喘重度急性發作的風險。研究表明,每當哮喘患者的依從性增加25%,重度急性發作的風險下降10%。
如何預防及應對
急性哮喘突發?
一鍵點此了解!
大部分哮喘急性發作都有明确的誘因,若急性哮喘突發,立即撥打120急救的同時應遠離誘因。
及時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緊張的情緒可能會加重氣道痙攣的程度,使哮喘症狀難以控制。
常備哮喘藥物,如速效吸入和短效口服β2受體激動劑、糖皮質激素、短效茶堿等,能夠控制哮喘症狀,并在哮喘急性發作時迅速解除支氣管痙攣從而緩解哮喘症狀。
輕度及部分中度急性發作哮喘患者的自我處理:可使用短效β2受體激動劑緩解哮喘症狀,同時增加控制藥物(如吸入性糖皮質激素)的劑量。若患者在家中自我處理後症狀無明顯緩解,或者症狀持續加重,應立即至醫院就診。
中重度急性發作的患者按照以上介紹的哮喘發作自我處理方法進行自我處理,同時應盡快到醫院就診。
提前了解距離自己最近且開放急診的醫院,做好交通工具預案,以保證當哮喘急性發作時能夠順利到達醫院接受救治。
警惕過敏引起的哮喘發作,因此要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煙草煙霧等,防止哮喘急性發作。
在疫情期間,可通過線上與醫生搭建有效的溝通橋梁,以确保在居家隔離期間哮喘發作時,能夠第一時間得到專業人士的診斷,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和用藥量,以有效控制病情。
可以适當進行運動鍛煉,不必禁止一切運動。近年來大量研究表明,科學合理的運動鍛煉能夠有效改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肺功能水平(5)。
哮喘患者居家生活
小
貼
士
戰勝哮喘的關鍵是堅持長期規範化治療,疫情之下,哮喘患者除了做好日常防護,還需要遵從醫囑,堅持用藥,積極留意醫院門診及零售藥店等獲藥渠道的相關信息,提前做到“備好藥”,才能“不停藥”。
來源: 廣州新聞電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