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泊大耳朵
即使到了今天,被譽為“地球之耳”的羅布泊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神秘的區域。這個地方其實在先秦時中國人就知道它,但因其處于沙漠腹地,又一度從中國的古籍中消失,在十九世紀末期成為國内外科考與探險者的天堂。
李希霍芬(1833~1905年),德國地理學家,1868年9月到中國進行地質地理考察,直至1872年5月,将近4年,走遍了大半個中國(14個省區)。回國之後,從1877年開始,他先後寫出并發表了五卷并帶有附圖的《中國——親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為根據的研究》。這套巨著是他4年考察的豐富實際資料研究的結晶,對當時及以後的地學界都有重要的影響。他首次提出了“絲綢之路”的概念,并在地圖上進行了标注;最早提出了中國黃土高原的“風成論”、正式提出了羅布泊的位置等,創舉與成就,令人驚歎。
斯文·赫定
斯文·赫定這種遊移說,曾長期為中外學者所接受,也恰到好處地為李希霍芬與普爾熱瓦爾斯基的争論起到了“圓場”作用。而後來的考察使學術界的意見趨于一緻:兩人都沒錯,原因是羅布泊是一個頻頻變遷的湖泊,其位置受流入湖内水量的多寡的影響。
今天,我們讀普爾熱瓦爾斯基有關中國探險的記述時,普氏當時對李希霍芬有關中國地理的研究還是非常重視的,在他的記述裡,至少有兩次提到了李希霍芬:
李希霍芬男爵曾提出過這樣一個假說,就是塔裡木河同渭幹河彙流以後,從彙流點一直向東流,曾經有一個羅布泊存在過。關于這個假說,我們這次詳細詢問了當地居民,但他們異口同聲地作了否定回答。當時流傳下來的說法是,他們所在湖區始終位于現在這個地方。
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男爵曾把昆侖山系稱為“亞洲的脊梁”。從柴達木的格爾木河到塔裡木盆地的克裡雅河,這綿延十二個緯度的昆侖山北部地區,在我們來探險之前,還沒有任何人踏探過。
普爾熱瓦爾斯基
這就是說普爾熱瓦爾斯基當時也曾将李希霍芬研究成果作為他探險路途的參考。但這并不是說當時的中國人就不關心羅布泊的事情。清代勘察河源的官員阿彌達也曾經深入湖區考察,并在其撰寫《河源紀略》卷九中載:“羅布淖爾為西域巨澤,在西域近東偏北,合受偏西衆山水,共六七支,綿地五千,經流四千五百裡,其餘沙啧限隔,潛伏不見者不算。以山勢撰之,回環纡折無不趨歸淖爾,淖爾東西二面百餘裡,南北百餘裡,冬夏不盈不縮。”隻是這在當時并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而更有意思的是,關于羅布泊南北遊移說法是否正确,直到上世紀末,我國科學家近年實地考察,才證實了羅布泊不是遊移的:羅布泊是塔裡木盆地的最低點和集流區,湖水不會倒流;入湖泥沙很少(湖底沉積物3600年僅1.5厘米),幹涸後變成堅固的鹽殼,短期内湖底地形不會劇烈變化。對湖底沉積物通過年代測定和孢粉分析證明,羅布泊長期是塔裡木盆地的彙水中心。這說明,遊移說是不切實際的推斷。
羅布泊
中國現代地理學家盧雲亭在《羅布泊是遊移湖嗎?》一文中認為:羅布泊由于受湖盆内部新構造運動和入湖水量變化的影響,在曆史上常出現積水輪廓的大小變動,此種變動本來是一種自然的曆史演變過程,而卻被認為是時而向東,時而向西,時而遷走的遊移湖或交替湖。根據中國科學院新疆綜合考察隊地貌組對羅布泊進行實地調查資料和衛星照片分析,證明羅布泊不是什麼遊移湖或交替湖。
盧雲亭
盧雲亭說,羅布泊從第四紀以來就始終沒有離開過羅布泊窪地,隻有在自己的“故鄉”内進行漲縮變化。他認為羅布泊至隋唐時期,由于高山冰雪補給的河水徑流增大,進入羅布泊的水量也相應增多。到了元代,随着我國西北氣候變幹,塔裡木河的水量變得更少,這時羅布泊的面積縮小到最小的程度。據有關資料,在最幹旱時期,羅布泊的水面很小,形如一顆雞心,但羅布泊在漫長的曆史演變中,始終是在湖盆内變動,湖水從未超出湖盆範圍以外湖面。其漲縮變化的原因,除了和古代水文條件的改變有關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最新斷塊運動。羅布泊在水面漲縮變化過程中,除了最重要的結構因素、古水文因素,還有人為因素。
塔裡木河
這種說法很快得到了學界的認可,而後來的研究也證明羅布泊根本不是什麼遊移湖。但正是由于地理的原因和各種局限制造出的當年那些許多訛誤,為羅布泊罩上了神秘的色彩。
探險未知的區域和掌握未知的知識應該是人類共同的天性和追求,即使到了今天,神秘的羅布泊依然靜靜地等待着前來了解和關注它的每一個人。普爾熱瓦爾斯基因為發現羅布泊而一夜成名的原因也許就在這裡。
塔克拉瑪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