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簡稱“冀”,與河南省相對應,河北省因位于黃河以北而得名。地處華北平原,東臨渤海、内環京津,西為太行山,北為燕山,燕山以北為張北高原。河北地處中原地區,文化博大精深,自古有“燕趙多有慷慨悲歌之士”之稱,是英雄輩出的地方。截至2018年底,河北省下轄11個地級市。其中,就南和縣來說,人口超30萬,隸屬于河北省邢台市。南和縣于西漢初期建縣,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曆史了。在曆史上,該地區湧現出唐朝名相宋璟、元朝戶部尚書馬亨、明朝右副都禦史朱正色、清代武狀元王世清等名人。
一
首先,南和縣隸屬于河北省邢台市。在地理位置上,南和縣位于河北省南部、邢台市中南部,地理坐标東經114°36′—114°52′,北緯36°55′—37°06′,縣境南北長22公裡,東西寬25公裡,近似正方形,總面積405平方公裡。東鄰平鄉縣,南接雞澤縣、永年縣,西連邢台縣、沙河市,北靠任縣。就南和縣的曆史來說,早在西周時期,該地區屬邢國的疆域。西周周成王封周公第四子姬苴(邢靖淵)于邢國,是周朝的53個姬姓封國之一,先後傳二十世,曆五百餘年。到了春秋時期,今河北省南和縣一帶先屬衛國,後成為晉國的疆域。戰國初期,魏趙韓三家分晉,該地區成為趙國的疆域。
二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邢台市南和縣一帶屬钜鹿郡。巨鹿郡(钜鹿郡),秦郡,包括了今石家莊市東部大部分縣、保定市東南部分縣、邢台市大部分縣、滄州市大部分縣、山東省德州大部分縣和邯鄲市東北部分縣,累計30餘縣。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年),正式設立南和縣,屬钜鹿郡。由此,對于該地區來說,自西漢初期建縣,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曆史了。景帝中元二年(前144年),分钜鹿郡設立廣平郡,轄南和縣。東漢光武六年(公元30年),朝平縣并入南和縣。東漢光武十三年(37年),南和縣改屬钜鹿郡。三國這一曆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南和縣一帶成為曹魏的疆域。三國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南和縣隸冀州廣平郡。
三
西晉太始元年(265年),南和縣并入任縣,該地區屬之。北魏太和十二年(496年),析任縣再次設立南和縣,仍屬廣平郡。北魏孝昌三年(527年),析廣平郡設北廣平郡,治所南和縣,轄南和、任縣、襄國三縣。北齊天寶七年(556年),撤北廣平郡并入廣平郡,南和縣屬廣平郡。到了北周時期,析廣平郡設立南和郡,治所南和縣。公元583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撤銷南和郡,南和縣屬洺州。開皇十六年(596年),設立邢州,下轄龍岡縣、南和縣、平鄉縣等九縣。唐朝建立後,南和縣為和州,武德四年(621年),複為南和縣,仍屬邢州。天寶元年(742年),邢州更名钜鹿郡,至德二年(757年)複名邢州,南和縣随屬之。
四
最後,北宋建立後,邢州改為信德府,南和縣屬之。南宋時期,南和縣屬邢州。元朝建立後,邢州升為順德路,下轄南和縣等縣。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南和縣屬順德府。清朝取代明朝後,南和縣屬直隸省順德府。王世清,直隸順德府南和人(今邢台南和人),武功高超,臂力過人,“一箭透三甲”,于清朝鹹豐六年丙辰科(1856年)成為武狀元 。.到了1914年,南和縣屬大名道。1928年,直隸省改為河北省,南和縣屬之。1970年,南和縣屬邢台地區。如今,南和縣屬地級邢台市。截至2018年底,南和縣總面積達405平方公裡,總人口約為33萬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