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沒有想到,我的這件被竹子刮了十多個口子的皮衣還能修得這麼好,根本看不出來曾經被修過。”2月11日,來自常熟的李先生再次來到五卅路上的“同德箱包廠”。拿到店主肖德林修好的皮衣,他還是有點不敢相信。“曾經問過好幾個地方,都說可以修,但會留下‘疤痕’。但肖師傅的手藝真是不一樣,絕了!”他感慨地說。
姑蘇區雙塔街道錦帆路社區居民肖德林的這門手藝,其實是他自創的“天衣無縫”皮衣修補術。憑借這門手藝,已經89歲高齡的他獲得了無數顧客的點贊。作為改革開放後蘇州市首批辭職“下海”的經營者之一,他早已不為錢而發愁,但他還是丢不下這門手藝,“我自己想做,還讓徒弟們多學點,盡量把它傳承下去。”
天衣無縫,89歲老人自創皮衣修補術
在縫紉機旁,十幾件皮衣皮草高高挂起。肖德林介紹,随着天氣變冷,皮衣修補也進入旺季,這些挂着的皮衣都是顧客送來等候修補的。他随手拿起旁邊一件黑色的男士皮衣,“這件衣服是前幾天一對中年夫婦送來的,價值三千多元,外出遊玩時不小心在竹林中被樹枝刮壞。送來的時候,胸口、後背、袖子等多處有十幾條劃痕,我花了三天時間一點一點修複。你看,現在即使在陽光下,也看不到絲毫損壞的痕迹。”他還自豪地指着另一件皮衣說:“還有這件咖色皮衣,原價要六千多元,是正宗的老山羊皮,現在已經很少看到這種皮質了。送來的時候,門襟處的皮質都損壞了,但是材料難得,主人不舍得,委托我一定要替她修好。”
戴上老花鏡,從架子上拿下一件舊皮衣仔細地檢查上面的裂口,又從工作台的抽屜裡拿出一疊皮子,一張張和皮衣上的裂口比對。肖德林說:“要把皮衣修得一丁點也看不出來,非但要注意‘補丁’的顔色、皮質,還要注意上面的紋理。修皮衣不同于衣物織補,更像是書畫裝裱,操作起來更需要經驗和耐心。”憑着幾十年的琢磨,他自創的“天衣無縫”皮衣修補術也赢得了一波又一波的好口碑。而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曾有一位金發碧眼的老外經人介紹找來,希望能幫他修補價值十萬元的皮衣。因為意外,這件皮衣被扯開了一道将近半尺的大口子。在老外将信将疑的眼神中,肖德林自信地接下了這單。兩天後,這位老外再次來到店裡,當他看到皮衣的那一刻,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道口子竟像被“擦掉”了,拿到太陽下左看右看也找不到一點修補的痕迹。“老師傅你真神了!” 操着并不流利的漢語,他緊緊握住了肖德林的手。
陰差陽錯,本是裁縫卻做起了皮匠
肖德林14歲時,從老家泰興來到蘇州阊門附近的專諸巷,拜一個遠房親戚為師學起了裁縫。“學徒的生活非常苦,有時候裁縫鋪裡的生意好,要做到淩晨兩三點鐘才可以睡覺。”三年後,學成出師的他和兩個師兄合夥在阊門下塘街開了一家小小的裁縫鋪。後來,他關了裁縫鋪,進了位于西中市的紅旗服裝廠上班,做起了中山裝。上世紀六十年代,他又轉到了位于察院場的輕工門市部。就像是“趕鴨子上架”似的,他被分入生産車間,負責制作皮包。從此,他這個裁縫陰差陽錯般做起了皮匠,而且一直做到現在。
改革開放後,肖德林離開原工作單位,憑借着高超的皮革制作及修補技藝,在五卅路開了家小門面的同德箱包皮革廠,做起了在當時相當時髦的“個體戶”。這麼多年來,門面地址一直沒變過,樓下一層将近30平方米是用來加工和銷售皮衣、皮包的工作間,樓上一層則是他們一家人的起居室。“訂單最多的時候,一天就要做100隻皮包,白天來不及,就晚上接着幹。”他說,由于年事已高,體力也不如從前,主要做些修修補補的活,現在來鋪子裡找他的基本上是打過很多年交道的老客戶或是老客戶們介紹過來的。
不缺錢花,更多的是不想讓顧客失望
由于長時間坐在縫紉機前,肖德林的身體大不如前。除了腿腳不便,他的心髒和脊柱多年前都動過大手術。“我的家人都勸我不要再做了,但我還是‘手癢’,想要做下去。”肖德林笑着說。
“其實,我并不是缺錢花,而且我現在收的修理費也不算貴。我現在還在做,更多的理由是不想讓顧客失望。一件價值數千元的皮衣,一旦破了就不能再穿了,就這樣丢了豈不可惜?而我可以讓它‘起死回生’,這就是我堅持下去的價值。”肖德林介紹,他始終堅持每天早上八時準時接待顧客,一直忙到晚上八時打烊,逢年過節也不例外。有時候,徒弟們過來看望他,向他請教皮革修複技藝,他也會耐心講解自己多年來總結的經驗。“說實話,我的這個‘天衣無縫’皮衣修補術想學點皮毛不難,但想要學到精髓,還是要經過無數次的苦練。”他說,隻要自己還做得動,就會一直做下去,盡力把自己的皮革修補技藝傳承下去。(蘇報融媒記者 管有明 通訊員 徐麗嬌 文/攝)
責編:鄧本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