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的受衆裡,女性一直是最大的群體。
家庭中電視劇的遙控器管理權大都在她們手裡。
根據數據統計,女性重度電視群比男性多了近20%百分點,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因此,專門針對這個群體的家庭劇,情感劇層出不窮。
從年輕姑娘到全職媽媽,從不講理的婆婆到強勢的嶽母,應有盡有,也吸引了一大批觀衆。
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電視劇裡的女性形象就變得越來越奇怪。
要麼是能罵老公能鬥小三能搞事業的十項全能。
要麼是陰暗執拗畏畏縮縮的偏執小媳婦。
很少有正常的形象。
無論什麼劇都被演成狗血劇,矯情得讓人無法容忍。
01、《親愛的小孩》裡,任素汐靠演技刷屏幕了。
任素汐不漂亮,但她憑着演技,準确演出了一個女性在踏入婚姻後面臨的雞毛蒜皮的生活。
在扮演孕婦及生育的時候,她的狀态讓人拍手叫絕。
一臉的雀斑,臃腫的身軀非常有代入感。
真實到幾乎“販賣焦慮”的地步。
但再看看,就覺得味道有些不對了。
因為她在劇中扮演的角色方一諾個性實在太擰巴了,有種劇情全靠她個性推的感覺。
在劇中,作為知識女性的方一諾敏感而矯情。
她想做的與做的總是兩個方面。
她瞧不起丈夫肖路的所有,丈夫做過的家事她都要重新做一遍,直到最後自己承包了所有家務,但又說丈夫油瓶子倒了都不扶。
忙了一天後,不善做飯的丈夫為她做了面條,忘了放鹽,好聲好氣地說重做,方一諾卻絕了“能指上誰啊我?”
和丈夫交流,張口就是:“你要什麼臉啊”。
照顧孩子,必須按照書上的條例,差一點點都不行。
雖然片中丈夫一家做得很多事情也不怎麼樣,但方一諾完全就是個火藥桶。
她幾乎像個矛盾制造機,不停地用偏執的個性與刻薄的語言加速着家庭的瓦解。
雖然新手媽媽慌亂和謹慎是常有的,但像方一諾這樣全身都是負面情緒的也極為罕見了。
而更神奇的是,她離婚再婚後,就變得溫和懂事。
似乎是可以理解為劇情已經不需要她尖酸刻薄了。
可靠這樣毫無由來的矛盾推動情節,拉高觀衆情緒,不合理之處是顯而易見的。
同樣,前不久海清主演的《心居》裡的角色也不太正常。
她在劇中扮演外地媳婦。
婚前有私生子,但她瞞着這個情況和丈夫結了婚。
婚後不工作,總共存款隻有3萬,卻想買200萬的房子。
沒錢,就找大姑姐要。
最後因為夫妻争吵害死了丈夫。
離婚後,又與追求大姑姐的有錢人有了一段若有似無的感情。
這種魔幻的個性,簡直就是人間極品。
一般情況下,一個人有一兩種情況和個性出現是可以的,但所有情況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太極端了,不現實。
婚前有私生子,還能瞞住與丈夫結婚,顯然是有能力的。
就連看不上她的大姑姐也承認她有心機有能力。
但偏偏有能力就不出去上班,雖說家庭需要她照顧,但總的來說她本人就是不上班。
而丈夫死後,她搬出了丈夫的家。
神奇的是,丈夫那離不開人的一家居然就不需要人照顧也能過得好好的了。
她也迅速成功創業,還學會了彈琴和調情。
總之,劇情的前半段營造出了一個又狡猾又老實,又工于心計精于算計似乎又是傻白甜的角色,太割裂了。
但恰好是這樣,才足夠狗血,才能拉動讨論。
這部戲中所有的矛盾和劇情推進都是依靠着海清扮演的馮曉琴近乎精分的個性來推動。
換句話來說,但凡馮曉琴有一件事做得和正常人一樣,這部戲就沒啥沖突了。
還有《我們的婚姻》裡,全職媽媽蔣靜,也是純粹的傻白甜。
所有的一切都以丈夫的話為準。
因為她的乖與無能,劇情才得以推薦。
總之一句話,這類女性形象就是圍着家庭,忍辱負重,含辛茹苦,最後爆發。
但這個過程,幾乎都是不可思議的。
02除了奇怪的家庭婦女,還有一類就是十項全能的女性角色。
大熱劇《三十而已》裡的顧佳,幾乎是神一樣的存在。
通過職員給丈夫桔子,就發現了女職員對丈夫圖謀不軌。
不動聲色地就解決了小三。
作為業餘選手,她做的蛋糕能讓嘗遍世界頂級美食的富太太愛不釋口。
孩子上不了貴族幼兒園,她能求到關鍵人物的推薦信。
孩子在幼兒園裡受了欺負,她大打出手,替孩子找回公道。
丈夫事業遇到困境,她出面道歉。
日常還能把丈夫的衣食住行照顧得無微不至。
丈夫最後出軌,生意失敗,還得是她收拾殘局。
似乎離開她的人都沒有好結果。
最厲害的是,排擠她的太太圈,在她離開後,破産的破産,離婚的離婚,也各個都很慘。
最後,還有太太圈裡碩果僅存得太太主動給她介紹新的财路。
這種完全是開了金手指的爽劇模式。
如果說一開始,顧佳的人物還讓人覺得可信有看頭,看到最後,這種女主角十項全能,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總能絕處逢生的煥發第二春的劇情就真的太玄幻了。
同樣的《我們的婚姻》裡的沈彗星,也是開挂的人生不用解釋。
研三未婚先孕,回歸家庭當了家庭婦女。
但可能是為了體現女主的高智商,這個家庭婦女也開啟了開挂模式。
買房、裝修、搬家一個人就搞定,甚至還會電焊。
在當全職媽媽的過程中還組建了搖滾樂隊,甚至還能接點活。
而後,意識覺醒,要重返職場。
非讓在事業上已經很成功的丈夫配合前途未蔔的她。
在家裡,單憑吵架,就能把在職場上混得風生水起的丈夫說得啞口無言。
說話夾槍帶棒,動不動就要離婚,說她刻薄不為過。
最後,自己請了保姆開啟了女強人模式。
找工作,非要找丈夫的對家公司,和丈夫打擂台。
想要投資,對方開出的條件居然是公衆号粉絲達到10萬。
而沈彗星通過下雨天送鞋套,一夜之間讓公衆号的粉絲達到了15萬。
不知道該說是她能力強,還是條件太無聊。
老公領着她一起和上司進餐。
她全然不顧老公的前途,對上司冷嘲熱諷,指桑罵槐,以滿足自己所謂的“正義感”。
但即便如此,也沒有什麼嚴重的後果。
也就是說,所有人都對她有種無條件的寬容。
上班還要講條件,因為女兒沒人照顧。
實際上,一個一天班沒有上過,完全沒有接觸過工作的30多歲女性,在職場上是沒有太多競争力的。
何況她還在家呆了六年。
可凡是她想的,都能做到。
總之,世界似乎就是為她打造的,她怎麼做都對。
能力超群,什麼事都能做到最好。
這樣的女性形象還有很多。
雖然是披着生活劇的外衣,但一路升級打怪都順利的不得了。
各個都是十項全能,但歸根結底還是運氣爆棚,想什麼來什麼。
03、其實,在很早以前,我們也有過很多表現女性家庭生活的電視劇。
演的也都是雞毛蒜皮,人物也都普普通通,但那些并沒有影響那些作品的可看性。
曾經紅遍全國的《渴望》,雖然女主人公有些聖母情節,但至少大部分人都是正常人。
婆媳劇的始祖傅藝偉主演的《婆婆媳婦和小姑》,講述的也是家長裡短的事情,在當年也是爆款。
劇中刁蠻的小姑,嬌氣的媳婦,還有偏心的婆婆,各個人物栩栩如生。
沒有太多強行升級的狗血事件,但就是用日常小事和細節成就了一部經典。
即使前幾年的《雙面膠》包括《父母愛情》這些劇中雖然對生活有加工,但至少底層邏輯還是通的。
至少,每個人的個性和能力都是正常人,也容易共情。
可從國産劇開始流行女性視角的電視劇開始,這種情況就變了。
在這些劇中,女性成了故事的主線。
這當然是為了迎合女性觀衆,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是女性意識覺醒的表現,本來是件好事。
但很多作品,為了戲劇性,強行推動情節。
将女性形象固化,要麼是斤斤計較最後鹹魚翻身。
要麼是十項全能,最後擺脫男人。
讓女性形象完全淪為工具人。
我們都知道,真正的好情節是讓普通的人,在普通的環境中,遇到不尋常的事,做出不尋常的選擇。
但現在這些大女主,一開始是讓一群不正常的女性,做一個不正常的環境中,做着讓人無法理解的事情。
盡管在短期内看,這種強行煽情的方式能很快帶動起觀衆的情緒,有引爆點。
但時間稍微一長,觀衆回過味來,就覺得假,别扭從而沒了共情。
這也是今年來電視劇大火之後,很難有經典的女性形象的原因。
國産劇曾被批評過懸浮,很多時候,在劇中即使最窮的人都能住着大平層,開着進口車。
衣服一天一換,每餐都進餐廳。
最不堪的時候也妝容精緻,消愁喝的都是香槟。
這種現象一度是觀衆批評的焦點。
但實際上,這種對女性形象模糊化,固定化的角色處理方式,何嘗不是另一種懸浮呢?
把很多女性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簡單的全部歸因到女性的個性和認知上。
讓女性要麼是全知全能所向披靡,要麼是伏低做小含辛茹苦,太片面也太沒有誠意。
希望以後的影視劇中,能有更多正常的女性形象。
用紮紮實實的情節和故事去打動人,而不是一味的撒狗血。
唯有這樣,文藝作品中才能湧現出真正能打動人心的女性形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