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回首鄉村振興重踏扶貧之路

回首鄉村振興重踏扶貧之路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3 12:56:17

夜幕下的中廖村,天空與星空帳篷交相輝映,預示着中廖村的美麗鄉村建設正描繪出新時代黎族村寨秀美靈動的神韻風采。華僑城的入駐,讓中廖古村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時走上了鄉村旅遊發展之路。

在貴州省天柱縣,王日新十幾次來到石洞鎮調研;在三穗縣白家村,趙術民走訪田間地頭了解貧困戶的就業情況。他們都是2003年華僑城與三穗、天柱兩縣建立起對口幫扶關系後前往兩縣挂職的華僑城幹部。

回首鄉村振興重踏扶貧之路(扶貧日志裡的精準扶貧)1

貴州省黔東南三穗縣台烈鎮寨頭村全景

2018年是打好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一年,是扶貧領域作風建設年。央企華僑城集團作為國家的經濟基礎和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立足自身戰略轉型和産業特色,結合貧困區域特征,在實踐中探索出了一條“文化旅遊 美麗鄉村”“産業扶貧 鄉村振興”特色之路。

回首鄉村振興重踏扶貧之路(扶貧日志裡的精準扶貧)2

華僑城集團赴三穗開展定點幫扶調研工作座談會

人才扶貧、基金扶貧、旅遊扶貧、産業扶貧、短闆扶貧、文化扶貧——這是在脫貧攻堅上,華僑城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段先念提出具有華僑城特質的“六大路徑”幫扶思路。

三穗縣頗洞村旅遊示範點,天柱縣三門塘、金鳳山旅遊景區,雲南元陽哈尼梯田精準扶貧景區,元陽蓮霧種植基地……2018年,華僑城集團結合自身全域旅遊發展模式,實施定點扶貧提升當地産業活力,因地制宜共築“100個美麗鄉村計劃”,同時号召全集團參與文化教育慈善行動中,真正實現了從“輸血式”扶貧到“造血式”扶貧。

回首鄉村振興重踏扶貧之路(扶貧日志裡的精準扶貧)3

海南三亞中廖村

扶貧先扶智,幫扶暖人心

全員參與文化教育建設

為扶貧地區輸送人才血液

11月的貴州天氣微涼。山野夾道,穿鎮過村,一輛小車從天柱縣縣政府出發,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2個多小時,終于抵達47公裡外的石洞鎮水洞小學。

“咱們去看看孩子們吧!”車門打開,從車上迫不及待地跳下了三個穿着樸素的人。其中兩位是當地縣政府辦的工作人員,另一位正在說話的則是在天柱縣挂職副縣長的華僑城扶貧幹部王日新。

2017年到天柱縣挂職以來,王日新不止十次來到石洞鎮調研,而這一次是為了11月20日開展的“2018華僑城集團定點幫扶貴州三穗、天柱兩縣系列活動——大型募捐活動”的前期物資需求進行調研。

年久失修的食堂、正在脫落的牆面、落後簡陋的設備……令王日新想象不到的是,它們承載了從幼兒園到一至六年級的8個教學班145名學生的學習生活。

“在這裡,我看到了一所深度貧困鄉鎮學校奮發圖強、不向困難和貧困低頭的精神。”在接觸過僅有的玩具是木陀螺和鐵環的孩子之後,王日新深感城鄉教育資源的落差,在扶貧日志中寫下:盡快将捐贈的财務送到孩子的手上,希望能給孩子們的成長帶來一些幫助和改變……

不久後,他的願望實現了。輔導教材和讀物10862本,文體用品4580件、學生被套1933套……康佳集團捐贈彩電220台,華僑城醫院捐贈醫療器械20套、中頻治療儀2台,華僑城文旅科技公司捐贈了幼兒攀爬組合1套。華僑城華東集團、西部集團、房地産公司和香港華僑城等分别捐贈了電腦、顯示器、電視、打印機等共200多台。

華僑城集團廣大員工的愛心細流彙聚,“暖心•同行”捐助活動給了三穗、天柱兩縣的孩子們創造了更好的學習環境。據統計,定點幫扶系列活動截至目前共募捐到愛心款及愛心物資價值總計近200萬元。

回首鄉村振興重踏扶貧之路(扶貧日志裡的精準扶貧)4

三穗縣開展苗族傳統手工刺繡技術培訓

“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這是華僑城定點扶貧的理念之一。在三穗縣高寨小學的教室裡,華僑城及下屬21個“青年志願服務隊”的志願者正在進行“小紅花”支教;在黔東南州旅發委及16個縣市旅遊局的書刊架上,放着已經被翻看折舊的華僑城自辦刊物;黔東南州苗族、侗族的同胞們,正在表演華僑城參與策劃的天柱縣四十八寨歌節、鬥牛節等獨具特色的旅遊項目……将文化融入扶貧行動中,注重把當地民族特色和集團文旅優勢結合起來,更是華僑城正在身體力行的。

回首鄉村振興重踏扶貧之路(扶貧日志裡的精準扶貧)5

三穗縣寨頭村挂職第一書記尹劍(左三)

在貴州,像王日新這樣的華僑城扶貧幹部還有3名,分别挂職黔東南州常委、副州長,三穗縣副縣長以及三穗縣台烈鎮寨頭村第一書記;在西藏,6名扶貧幹部被選派赴林芝開發建設林芝汽車營地項目。華僑城采取人才“走出去”“引進來”相結合,接收了兩縣4批81人次基層幹部到華僑城集團開展學習鍛煉。

回首鄉村振興重踏扶貧之路(扶貧日志裡的精準扶貧)6

廣東汕尾陸河 華僑城·螺溪谷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從“輸血式”到“造血式”産業扶貧

距離三穗縣整縣減貧摘帽還有不到50天。田間地頭,鄉裡林間,鄉民們都能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走訪于貧困戶的家中。

在白家村,挂職貴州省三穗縣常委、副縣長的華僑城扶貧幹部趙術民,和脫貧攻堅指揮所的同志正在挨家挨戶核實他們的收入情況。他發現,“三穗鴨”已經成為鄉民們常挂嘴邊的熱詞。作為當地的主導産業,主營三穗鴨業務的企業有18家,已有1家産值上億。

回首鄉村振興重踏扶貧之路(扶貧日志裡的精準扶貧)7

華僑城集團領導調研三穗鴨産品

幾年前,因為當地缺乏産業,這裡的人們大都選擇外出務工。在2018年全縣投入6.8億元實施産業扶貧後,趙術民發現留下來工作的人變多了。不僅僅是三穗鴨産業,商品蔬菜和精品水果、食用菌、竹餾、中藥材……這裡的特色産業日漸豐富。“三穗縣積極調動各方面資源,發展特色産業,提出1 2 n産業發展布局。” 趙術民在他的扶貧日志中記錄。

最近,當地幹部口中出現了個新詞——“基金+股權投資”。去年10月24日,華僑城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段先念來到這裡調研産業時提出,探索央企和民企共同組成新的混合所有制模式,通過基金+股權投資的方式,把三穗鴨打造成貴州省龍頭産業。

基金扶貧對于華僑城來說并不陌生,早就用于着力解決扶貧資金的核心難題。例如充分運用國家開發銀行文化旅遊産業扶貧資金授信,以“長期低息貸款 股權合作”模式激活貧困地區自我“造血”功能,建立了總對總、整體授信、分筆審批的“産業 金融”長效合作機制。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踐行精準扶貧的道路上,華僑城不斷輸出自身産業發展模式的成功經驗,把準全域旅遊發展的大脈搏,整合資源開拓鄉村旅遊全産業鍊,實現由“輸血式”扶貧到“造血式”扶貧的轉變。

三穗縣的産業扶貧案例并非個例。華僑城集團總部1400公裡外的雲南元陽,5000多畝的蓮霧種植基地不但是一道靓麗的風景,更成為了當地農民津津樂道的特色農業轉型項目;從荒山荒地到“熱帶水果 文化旅遊”的百果公園田園綜合體,是華僑城雲南文投集團結合當地特色農業,并進行周邊産業拓展的成果。

回首鄉村振興重踏扶貧之路(扶貧日志裡的精準扶貧)8

汕尾陸河螺溪谷農禮鋪子

在廣東汕尾陸河華僑城·螺溪谷的農禮鋪子裡,遊客絡繹不絕,都在選購當地專業養蜂人精心培育釀造的花蜜“花中品·陸河”。這裡成為了當地各類新鮮生産的農創産品的“栖息地”,從鮮花種植到蜂農養蜂,再到蜂蜜釀造,這是華僑城幫助陸河鄉村青年創業,拓展陸河特色農産品的銷售渠道,帶動當地農業實現産業升級的成果。

一邊是選擇地域支柱産業打造“一縣一品”龍頭産品的“摘帽—脫貧—緻富”可持續幫扶模式,另一邊是集生态休閑、文化旅遊、體育運動、綠色生活為一體的客家文化生态旅遊縣……在華僑城的産業扶貧下,本地貧困戶通過入股分工、農産品加工貿易、旅遊相關行業勞動輸出等方式刺激自身生産就業,從而增加實質收入、實現脫貧緻富。

回首鄉村振興重踏扶貧之路(扶貧日志裡的精準扶貧)9

雲南元陽梯田

精準發力 旅遊扶貧

結合全域旅遊發展模式建設美麗鄉村

初升的第一抹陽光透過天上漂泊的朵朵白雲,緩緩灑落在海南三亞中廖村,微風拂面,樹木沉香。村民黃菊金的一天開始了:待田間勞作結束,她進行簡單梳洗,化上精緻妝容,步行10分鐘前往黎家演藝小院準備演出。

和她一起的還有擅長黎族歌舞的黎鵬飛,調音師孫發賓,展現織黎錦技藝的麥亞連。自從華僑城海南集團進駐中廖村以來,在保留村中好水好景的基礎上,将村民日常生産生活巧妙地舞台化和藝術化,給予村民施展才藝的舞台,還讓他們真真切切地吃上了家門口的“旅遊飯”。

演出結束後,演員們迎來了美好的午後閑暇時光。“非常感謝華僑城海南集團免費為村民開展文化演藝及儀容儀表等方面的培訓,要不然自己不可能提升得那麼快。”黎鵬飛說。

以“村民原汁原味表演”為最大亮點,走一條主打文化招牌的鄉村旅遊發展之路,華僑城充分挖掘當地特色資源進行旅遊扶貧,村民成為了文化演藝的表演者,傳統的灼叭、椰胡等樂器有人欣賞,古老的黎家樂譜有人傳承,加深了村民與外界的往來,提高了村民收入。

華僑城按照旅遊扶貧思路,促進農旅結合、農旅融合。以文化為靈魂,以産業為支撐,以人民為中心,共築“100個美麗鄉村計劃”。正是因為堅持“對症下藥”“因地制宜”,華僑城的多點定點扶貧成效凸顯。

回首鄉村振興重踏扶貧之路(扶貧日志裡的精準扶貧)10

雲南迪慶州維西小鎮冰酒葡萄生産基地

在雲南省,迪慶州維西縣由于特殊的海拔高差懸殊、光、溫、降水分布不均勻等地理氣候特點,适合種植冰葡萄。高原冰酒小鎮葡萄種植基地項目應運而生。

在西藏林芝,華僑城集團則與深圳市南山區政府、林芝市政府聯合落實察隅縣産業扶貧,打造林芝華僑城國際汽車營地項目,以該項目為切入點,以點帶面推動林芝全域旅遊及經濟發展。

回首鄉村振興重踏扶貧之路(扶貧日志裡的精準扶貧)11

海南三亞中廖村

在海南,華僑城海南集團積極響應海南省“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号召,以美麗鄉村與特色小鎮建設為抓手,在精準扶貧上持續發力,着力打造三亞中廖村、文門村、天涯小鎮、南山村等一批美麗鄉村,形成了美麗鄉村的華僑城模式,促進當地農民增收,助推鄉村振興。

中廖村外,文門美麗鄉村、稻花香裡項目也已于去年底啟動建設。項目将積極整合社會和民營資源,保留古樸自然和鄉村特色,打造特色文門,成為開拓鄉村旅遊全産業鍊的有力實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