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謎詩是隐語詩的一種,是謎語與詩歌的組合體,較為獨特,既是古人茶前飯後打發時間的文字遊戲,又能向衆人展示自己的才學。因此,很多古代的文學大咖也留下許多精彩絕倫、構思巧妙的物謎詩。
中國象棋殘局
兩國打仗,兵強馬壯。
馬不吃草,兵不征糧。
這是白居易的物謎詩,謎底是“象棋”,首句是寫兩人對弈,好像是兩個國家在戰争,剛剛開局,棋盤上的棋子齊全,可謂兵強馬壯。既是棋子,自然是馬不吃草,兵不征糧,非常的貼切形象。
篆刻印章
方圓大小随人,腹裡文章儒雅。
有時滿面紅妝,常在風前月下。
這首詩的謎底是“印章”,此詩乃宋代大詩人王安石所作。印章有方有圓,有大也有小,随個人愛好而定,文人騷客寫完文章後都會蓋上自己的印戳,表明自己的身份。沾上紅色印泥如紅裝滿面的少女一般,“常在風前月下”,是描寫良辰美景詩文或者畫作,一部作品完成都會蓋印署名。
花影
重重疊疊上瑤台,幾度呼童掃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叫明月送将來。
這是蘇轼的七絕,寫的是“花影”,燭光下花的影子重重疊疊地投在台階上,誤以為是落葉,多次叫童子來掃,卻始終掃不掉。天亮了太陽出來了,燭光照射的花影消失了,當時到了晚上月上柳枝頭,主人又點燃蠟燭,花的影子又投射到台階上,好像是明月送回來的。
唐伯虎扇面書法
打開半個月亮,收起兜裡可藏。
五黃六月君子愛,秋風一吹不吃香。
相傳南京達官王少傅作壽,伯虎登門未帶賀禮,便寫了這首詩讓其猜,如能射中,當即相贈。王少傅亦非等閑之輩,立刻明白了,拿過唐伯虎手中的折扇,笑嘻嘻答曰:“必是此物也!”,二人相視,旋即開懷大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