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太極拳中軸線訓練方法

太極拳中軸線訓練方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14 01:22:25

練太極拳時,不論以身領手或以手引身,都是順勢轉圈,因此要求手臂在伸縮轉圈時能松柔靈活。但是,手臂能不能松柔靈活,關鍵在于肩關節能不能松開。松開關節是在意識引導下,經過較為長期的鍛煉才能逐漸做到的。運動成為習慣後,則自然能肩松而下沉。肩關節充公松沉後,全部手臂的伸縮纏繞,就能從心所欲地如風吹楊柳般活潑地毫無滞機。

肩是由胸鎖關節、肩鎖關節、肩關節三部分構成。其中,胸鎖關節是由胸骨的鎖切迹與鎖骨以及胸骨端構成;肩鎖關節是由肩胛骨的肩峰與鎖骨的肩峰端構成,屬微動關節;肩關節是由肱骨頭與肩胛骨的關節盂構成。肩關節是人體活動範圍最大、最靈活的關節。因此, “沉肩”應該是練習肱骨頭與肩胛骨的關節盂要放松、下沉,并有意識地使兩肩向外引伸,抻拔,使整個肩部關節在向外引伸力的作用下,背部肩胛骨橫向拉開、後縮至脊柱的運動幅度增大,勁力、速度增大,整體向下松沉。一般來講的“松肩”,其實應該說是“開肩”才對,具體到操作要求就是“開肩胛”,這些已經普遍被人們所熟知了。

太極拳中軸線訓練方法(太極拳肩部訓練的重要性)1

針對肩關節的技術要求自然是以“松沉”為主,而對肩胛骨的技術要求則重在“松活”。胸鎖關節中,尤其以鎖骨更為重要,即是古時俗稱的琵琶骨。鎖骨如折扇,能折疊或旋轉,開合靈活,形如折扇。表現在功夫上,就可以入流高手了。自古武林中但凡說廢了一個人的武功,有兩種方法,一是挑腳筋,二是穿鎖骨。腳筋被挑,脖子就耷拉了。用鐵鍊穿鎖骨,一旦穿透,渾身癱軟。一動就會劇痛,形同廢人。鎖骨真正價值所在,是因為它是軀幹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能軀幹與手臂的勁力橋梁。鎖骨受損,手臂就廢了。鎖骨有力的支持着肩胛骨,沒有它的支持,肩胛骨隻能轉動,但産生不了力量。鎖骨的鍛練,産生了武術的架構。上肢能夠靈活運動,要靠此處來支持手臂延展。有人胳膊僵硬,是鎖骨沒練活。人類自直立行走後,學會了勞動,鎖骨就蛻變成了“V”字。

因為男性參與的體力勞動要比女人多,故此,女性中“V”字型鎖骨不是很突出,而選美中又多以“一”字型為“骨感”美,性感美。鎖骨也要有開合,要動如折扇,這和含胸拔背是分不開的。含胸也稱為虛胸,此時為合;拔背就要卸甲,肩胛骨下來,一定要打開鎖骨,此時為開。打開時,兩個骨頭尖,一定要對正,成尖銳三角形。以前老人說的雞胸脯,這種人的鎖骨,會有一個凸起,脊柱拔的高,打的開,但不是練成的,是天生的,故而合不住勁。練拳一定要通過,開合鎖骨,來帶動胸肌的松緊運動。

太極拳中軸線訓練方法(太極拳肩部訓練的重要性)2

練什麼拳沒關系,站什麼樁也不打緊,關鍵是要練鎖骨。鎖骨靈活的基礎,是肋要盤開。肋能靈活折合,鎖骨即能随心所欲的運動。通背拳,都是探着出手,這就是練鎖骨、肋骨。練太極拳也如是,出手别伸手,要學會開合鎖骨、肋骨,這樣就帶上了肩胛,也貫通了脊柱,都是連帶關系。太極拳倒卷肱練對了路,一條骨開,一條骨合,形如折扇。所以不要小看功架,練架子目的是,組織好結構,運用好結構,它是一門學問,也是最古老的人體運動學。

肩井穴是足少陽膽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前直對乳中。練拳時将肩井穴放松張開,才是真正的“松肩”。肩井穴放松張開的前提就是松肩、壓肩。隻有“肩井穴”打開松開了,才會從上往下松沉落到湧泉穴上,就會感覺到腳下有一股無形之力貫通周身,而“肩井湧泉一線牽”的感覺才會有了明顯的感知體認。

太極拳中軸線訓練方法(太極拳肩部訓練的重要性)3

陳鑫在拳譜中寫道:“肩膊頭骨縫要開,始則不開,不可使之強開,功夫未到自開時,心說已開,究竟未開;必攻苦日久,自然能開,方算得開。此處一開,則全胳膊之往來屈伸,如風吹楊柳,天機動蕩,活潑潑地毫無滞機,皆系于此。”太極拳練習者一定要重視肩部練習的重要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