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白茶大課堂原創撰寫,未經允許,任何人和媒體不得轉載
《1》
看到與“茶”相關的資訊,就會忍不住駐足。
随手一刷,看到一條在介紹“白茶是什麼”的視頻。
一位身着茶服的年輕姑娘,邊泡茶邊說話,看起來頗為賞心悅目。
可是,說出來的話,卻語驚四座。
她說,白茶其實就是綠茶,鮮香淳爽,回甘生津迅速。
呃……
不得不說,對方太擅長自我包裝了!
明明不懂茶,但是因着裝、用詞等,将自己僞裝成“專業人士”。
如此不客觀嚴謹的言論,明擺着是要誤人子弟啊!
《2》
白茶是白茶,綠茶是綠茶。
盡管白茶和綠茶在風味上有些許相似,均很是鮮爽,但這并不能說明它們是一類茶。
根據2014年10月27号起實施的《茶葉分類》來看,結果一目了然。
綠茶,是以茶樹鮮葉為原料,經過殺青、揉撚、幹燥等加工工藝制成的産品。
其中殺青、揉撚等工藝,是決定綠茶風味的關鍵工藝。
白茶,是以特定茶樹品種的鮮葉為原料,經萎凋、幹燥等生産工藝制成的産品。
白茶當屬六大茶類中,制作工藝較為簡樸的一類,較大程度保留了茶葉本真的模樣。
通過簡單的概念介紹,我們可以從中得到2個訊息。
先從茶青原料上看,綠茶是以茶樹鮮葉為原料,而白茶是以特定茶樹品種的鮮葉為原料。
“特定茶樹品種”幾個字尤為亮眼。
接着再翻閱2018年5月1号實施的《白茶國标》得知,白茶是以大白茶、水仙茶樹以及群體種茶樹的芽葉為原料。
可見,并非所有茶樹都可以制作成白茶,人家對茶樹品種可是有明文規定的。
接着再從工藝上看。
綠茶的工藝中,包含了殺青、揉撚。
殺青的主要目的是通過高溫破壞和鈍化鮮葉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鮮葉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反應,使得茶多酚較多留存在葉片中。
殺青工藝還可細分為,炒青、蒸青、曬青、烘青。
基于此等工藝,綠茶的風味是以鮮爽、鮮香為主。
反觀白茶的工藝就簡單了不少,是以萎凋和幹燥為主。
萎凋,就是将茶青薄薄地攤晾在離地70公分的水篩上,讓光照以及風力帶走部分水分。
而幹燥,則是将萎凋結束後的白茶,采用低溫慢烘的方法,将茶葉的含水量烘幹至低于8.5%。
制作完成後,利用合适的存茶包裝将茶裝好,存放在幹燥、無異味、避光的環境内便可。
白茶屬于不殺青、不揉撚的茶類,内在養分較為完整得以保留。
無論是從茶樹原料還是制作工藝來看,綠茶都不可能是白茶。
說白茶是綠茶,會被人笑掉大牙的。
《3》
開篇中那位視頻主角的話裡,也存在正确的觀點。
“白茶、綠茶鮮香淳爽,回甘生津迅速。”
的确,白茶和綠茶在風味上,走的是鮮爽的路線。
綠茶之所以鮮爽,得益于殺青這一工藝。
前文有簡單講到,殺青會抑制茶多酚的酶促反應,由此茶多酚便不容易出現氧化的情況,絕大多數都留存在芽葉當中。
以至于在品飲綠茶的時候,滋味鮮嫩、鮮爽,帶着小清新的感覺。
而白茶之所以鮮爽,與樹種以及工藝脫不開關系。
熟悉白茶的茶友肯定都知道,無論是白牡丹還是春壽眉,芽葉上都覆蓋着厚厚的白毫。
這些白毫不僅可以提供毫香,還蘊含着豐富的茶氨酸。
當在沖泡的時候,大量的茶氨酸便會融入湯水中,讓茶湯喝起來鮮爽清甜,如沐春風。
這些白毫,是茶樹品種帶來的特質。
再加上,白茶的工藝較為簡樸,主要目的是為了脫水,保證茶葉的幹度。
基于此,茶葉的外觀以及内在有益物質不會遭到破壞,較完整地保留了下來。
所以,白茶滋味鮮爽是必然的結果。
回甘生津感迅速也是好茶應該有的必備素質。
所謂回甘,在《茶葉感官的評審術語》中是這樣解釋的,回甘較佳,略有甜味。
将茶湯咽下後,自舌根處便會泛起陣陣清甜,随後逐漸彌漫至整個口腔,帶來極緻的享受。
回甘持久,在喝過茶湯後,喝白開水都會覺得口中甜甜的,潤潤的。
生津按照字面意思理解,便是生出津液。
咽下茶湯後,舌面便會泛起生津感,感覺口中一直處于溫潤的、舒适的狀态。
回甘生津感強烈且迅速的茶,品質定然不差。
這種感受,是茶葉中蘊含的有益物質共同彙聚而成的。
所以說,喝品質出衆的白茶、綠茶滋味鮮爽淳和,回甘生津迅速沒有錯。
《4》
既然白茶與綠茶不同,那選什麼喝?
白茶與綠茶雖然皆以鮮爽出名,但風味上有區别。
從個人喝茶經驗看,綠茶走的是小清新路線,滋味清鮮,香氣偏淡雅,是以清香、豆香、花香為主。
而白茶的風味較之綠茶,更為豐富一些。
湯水細滑,滋味鮮爽淳和,茶香有花香、毫香、竹葉香、粽葉香、草藥香等等,層次豐富。
單論花香,白茶較之綠茶更為出色。
白茶中的花香,有茉莉花、栀子花、玉蘭花、緬因花、七裡香、水石榕等。
喝一杯白茶,可以從中品出百花的芬芳,讓人應接不暇,隻想流連其中。
而綠茶的花香就比較單一,是以蘭花為主。
雅緻的蘭花香落入水中,别有一番滋味。
根據種種因素來看,若是喜歡香氣馥郁,滋味層次豐富的茶類,個人建議選擇白茶。
而要是隻是喜歡清新鮮爽的湯水,那麼綠茶與白茶均可以嘗試。
當然,也有部分茶友喜歡醇厚成熟内斂的湯水,那麼與綠茶相比,白茶是不二之選。
白茶在制作時,内在養分較為完整保留下來,在儲存的過程中,營養物質會與微量氧分子發生反應,從而生出新的風味。
當白茶經過長期存放,成為老白茶後,湯水則會變得醇厚、穩重、内斂,帶着歲月賦予它的風華。
而綠茶,因為經過殺青,不宜長期存放。
存放的時間過長,茶葉中的茶多酚便容易出現氧化的情況,從而導緻風味大不如前。
所以,要是喜歡湯水醇厚飽滿的茶友,建議選擇老白茶。
《5》
話不能亂講。
有的時候無心之舉,也容易釀成大錯。
說一下自己腦補的事件。
假如一位暫時不懂茶的人,看到那條視頻。
将白茶就是綠茶這樣的概念深藏于心。
把錯誤的知識吸收到自己的腦海中,弊端一時半會并不會顯露出來。
可要是在某個重要的時刻,将錯誤的知識說了出來,很容易造成非常尴尬的局面。
比方說,合作夥伴是個愛茶之人,卻從你口中聽到白茶就是綠茶這樣的無稽之談,那麼這個機會或許就會失去。
有時候,一句話便決定了成敗。
身處于訊息傳播速度如此之快的時代,大家也要有識别的能力。
不能聽到什麼就是什麼,凡事深思熟慮。
這才是最保險的做法。
更多關于白茶的原創内容聽說綠茶用玻璃杯沖泡,白茶、紅茶、岩茶用蓋碗?
白茶就是綠茶的一種?根本不能久存?錯
泡好茶,茶具别選錯,綠茶,紅茶,白茶,岩茶分别怎麼泡才好喝?
越貴的茶葉味道越淡,無論綠茶、紅茶、白茶皆如此,這是為什麼?
喝過綠茶和紅茶,就是沒喝過白茶? 白茶四大優點大公開!
歡迎關注【白茶大課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白茶大課堂菇涼陳(taimumagu)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