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夫電流定律依據?關于生産事故為什麼會發生,國際上有兩大理論模型一是海因裡希法則,由美國工程師海因裡希在1941年提出這個法則指出,在機械事故中,每一件傷亡性事故背後,都有29起輕微傷害事故,300起未遂事件或隐患因此也被稱之為“1∶29∶300法則”另一個是墨菲定律由美國工程師墨菲提出,它的極端表述是:如果壞事有可能發生,不管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并造成最大的傷害,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霍夫電流定律依據?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關于生産事故為什麼會發生,國際上有兩大理論模型。一是海因裡希法則,由美國工程師海因裡希在1941年提出。這個法則指出,在機械事故中,每一件傷亡性事故背後,都有29起輕微傷害事故,300起未遂事件或隐患。因此也被稱之為“1∶29∶300法則”。另一個是墨菲定律。由美國工程師墨菲提出,它的極端表述是:如果壞事有可能發生,不管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并造成最大的傷害。
這兩大理論模型一經提出,就引起廣泛重視,并成為安全生産工作的重要指南。海因裡希法則告誡人們要重視隐患的排查治理,重視對輕微傷害事故的原因分析、舉一反三;而墨菲定律則告誡人們,在安全生産管理過程中要堅持警鐘長鳴,注意排除各種緻禍因素,而不論這一因素有多麼細小。
但是,這兩大模型也存在先天的缺陷。海因裡希法則來源于對55萬件機械事故的統計分析。它隻是描述了傷亡事故與輕微事故和隐患之間的比例關系,而無法解釋這一比例關系中的邏輯關系,甚至有可能被誤解為隻要不突破29件輕微事故、300起未遂事件或隐患就不會出傷亡性事故。墨菲定律的缺陷在于,它隻是直觀地表述了有因必有果的簡單邏輯,而沒有說明是什麼因導緻了這樣的果,因此也會引發消極性解釋,即越怕出事越出事,出事是必然,不出事是運氣,從而影響預防和遏制事故發生的自信心、主動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