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是一位人人稱道的雄主,他曾做了一件震爍古今内外的大事。從永樂三年一直到宣德五年,二十幾年的時間裡,明成祖朱棣派鄭和七下西洋,到過三十多個國家。這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最多(240多艘)、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歐洲國家航海時間還要早半個多世紀。
(圖為鄭和下西洋的紀念公園)
前面已經說過,明成祖朱棣派鄭和七下西洋,不僅僅是為了向世界各國展示大明的綜合實力,提高大明的國際地位,他更是為了和各國建交一個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國際秩序,真正實現天下大同的夢想。既然下西洋運動如此重要,出使的外交官自然也格外重要,那麼朱棣為什麼偏偏挑中了一個宦官鄭和?難道泱泱大明真的沒有人了嗎?
(圖為鄭和下西洋)
第一,鄭和綜合素質教高。袁忠徹在《古今識鑒》記載道,“身高七尺,腰大十圍,四嶽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山過面,齒如編貝,行如虎步,聲如洪鐘。才負經緯,文通孔孟,博辯機敏,長于智略,知兵善戰”。說這鄭和個子很高,腰圍也很粗,國字臉,眉目分明,樣貌十分俊美,還動作敏捷,聲如洪鐘。在我的腦子裡,一直覺得太監都是不男不女,陰陽怪氣之人,看到鄭和外貌的描述,我徹底無語了,開始還産生了對這記載真實性的懷疑。但是仔細一想應該是真的,朱棣如此重視下西洋,如果鄭和外貌上不出衆,自然不适合當外交官,朱棣自然不會選他了。裡面還說鄭和知識豐富,博辯機敏,這是外交官必須有的才華和口才,說他長于智略,知兵善戰,當時海上還有海盜搶掠,不是很太平,那麼鄭和深通兵法,具有軍事才能,自然也比别人要合适多了。
(圖為鄭和的畫像)
第二,鄭和靖難時屢立大功,深得朱棣的信賴。鄭和少年時就在明軍中服役,在明軍中長大,後轉入燕王府侍候朱棣。鄭和成年後,跟着朱棣參加“靖難之役”,出生入死,轉戰南北,經曆數次重大戰役,具有一定的實戰經驗。史書上記載,馬三保在河北鄭州(現今為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鄭州)戰役中,為燕王朱棣立下赫赫戰功。他是“靖難之役”的有功之臣,被朱棣皇帝視為心腹。
第三,鄭和具有一定的航海、造船知識。鄭和從小就從其父親那裡得到有關的航海知識。在鄭和擔任内宮監太監時,曾經營造宮殿,監造船舶,有一定的造船經驗。在鄭和下西洋前,鄭和還進行了兩次較遠距離的海上航行,積累了航海經驗,提高航海技術,為下西洋遠航打下了基礎。
(圖為鄭和下西洋時用的船舶)
第四,鄭和下西洋前,便有出使日本的外交經曆。鄭和熟悉各國的曆史、地理、文化、宗教,具有卓越的外交才能。在鄭和下西洋前,朱棣曾派鄭和出使暹羅、日本等國。特别是永樂二年出使日本,通過鄭和的外交活動,使得日本國主動出兵清剿在中國沿海的倭寇,并與中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簽訂貿易條約。外交上取得的這些成果讓明成祖朱棣十分滿意。
第五,鄭和還有優越的客觀條件。鄭和宗教信仰很廣泛,他出生在伊斯蘭世家,信奉伊斯蘭教,因此讓其出使到很多伊斯蘭教的國家和地區,自然要比别人方便許多。其次,鄭和也信奉佛教,還有佛教的法名,叫福善,出使佛教的國家和地區自然就是一個優勢了。還有,鄭和對中國傳統的保護海上平安的海神媽祖(也叫天妃)也非常尊奉。這又是鄭和出使的一個有利的條件。
(圖為鄭和下西洋起錨的紀念館)
第六,明朝有派宦官出使的習慣。明太祖把宦官的制度寫在祖訓裡頭,從這裡可以看出朱元璋把宦官看成了家裡人,比朝臣還近一步,他還怕宦官專權,特地在《皇明祖訓》中立了一條規矩,要限制宦官,說宦官這些人不能夠重用,隻能備撒掃、給使令,最多也就是讓他們出使一下而已。在洪武年間,便有很多的宦官擔任正使出使。因此,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派宦官鄭和出使也就不足為奇了。
綜上所述,鄭和有上面六大優勢,自然是出使西洋各國的合适人選。曆史證明他也沒有辜負明成祖朱棣的期望,二年多年間,七下西洋,到達過三十多個國家,并和這些國家建立友好關系,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我認為他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航海家和外交家。
-----------------------------------------------------------------------------------------------------------------------------------------------謝謝閱讀,歡迎大家收藏訂閱。本站作品都是本人的原創作品,請勿轉載,謝謝大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