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又副冊裡,是大觀園裡最最重要的丫環們,明确寫出來的,隻有晴雯和襲人。
晴為黛影,襲為钗副。這兩個人物,除了自己身上發生的故事,同時,她們也是林黛玉和薛寶钗各自主張意志的代表。襲人和晴雯本身也是一組對照,二人的對立和矛盾恰時金玉良緣和木石姻緣的矛盾,對寶玉,也是現實和理想矛盾的體現。
襲人和晴雯原本都是賈母的丫環,二人的定位很清晰,襲人性格溫柔平和,做事周到細心,為人忠誠老實,跟着誰,都是一心一意眼裡就這一位主子。賈母對她身上的這些品質很滿意,讓她周全自己最疼愛孫子寶玉的生活起居,再合适不過。于是襲人成了寶玉屋裡的首席丫環,定位嘛,就是一個事事周到的大姐姐。晴雯卻不同,晴雯模樣出衆,針線活漂亮,口齒伶俐,性格單純直率,這樣的姑娘在賈母的眼裡是奴才裡的人尖子,好好培養今後給寶玉做姨娘。
襲人跟着賈母時,她的名字原本叫作珍珠,給了寶玉以後,寶玉借用“花氣襲人知晝暖”的典,又因為她姓花,于是給她改了名叫作襲人。類似襲人情況的還有一個紫鵑,她在賈母屋裡原本叫鹦哥,給了黛玉之後改名紫鵑,這裡暗合着黛玉的結局,“一聲杜宇春歸盡”,說的是杜宇啼血,圓了主仆的恩義。而且,鹦哥和紫鵑同為一個屬類,有一脈相承的感覺。相比紫鵑,襲人的這次改名卻别有一番深意。
一、襲人之名是襲人之人的真實寫照
“花氣襲人知晝暖”一句出自宋代陸遊的《村居書喜》:
紅橋梅市曉山橫,白塔樊江春水生。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
坊場酒賤貧猶醉,原野泥深老亦耕。最喜先期官賦足,經年無吏叩柴荊。
這首詩說的是春光和煦的一派春景春情。第二聯的上聯是襲人之名的出處,下聯卻是和她對照的晴雯的名字。
花香撲人,是襲人這個名字的落腳點。寶玉的居所怡紅院的這個“紅”取的是海棠,也叫女兒棠,海棠火紅怒放,很漂亮,唯獨是沒有香味的。不光是怡紅院,曹雪芹最喜歡的潇湘館内,最重要的植物是湘妃竹,更談不上花香。真正有香的地方其實是蘅蕪苑,蘅蕪苑内的杜若蘅蕪、茝蘭青葛、紫芸清芷等都是有異香的。所以,襲人之香也在寶钗的蘅蕪苑内可以找到歸屬。從香這個角度看,襲人之香并無溫潤,而是撲人,寶钗之香是冷香,屬于侵入,就隻一個“香”,寶钗和襲人這個同類同道也頗費作者一番心思了。
與之相對的下聯裡出現了喜鵲,喜鵲又叫報喜鳥,喜鵲的叫聲透過樹林傳出,一派溫暖和暢。這裡體現的是歡快,喜悅和讓人輕松的感覺。這些,是晴雯的生命狀态和給予寶玉的感受。
襲人和晴雯僅從這個定位看,價值矛盾完全不可調和。
二、珍珠之名是曹雪芹的有意為之,它暗含着晴雯的悲劇結局
襲人和晴雯的名字是一組對照,當我們明白了這一點,大概率可以判斷襲人的這個香氣撲人,所撲對象,晴雯是首當其沖的。
襲人早有争榮誇耀之心,她想上位姨娘,第一個障礙就是晴雯,和晴雯相比,襲人顯得太過平庸了,長相上,連喜歡她的王夫人也不得不承認她的粗苯;針線上,晴雯可以完美補大半個城也無人認識的雀金裘,襲人的針線活卻經常要找史湘雲和薛寶钗幫忙完成;性格氣質上,晴雯的特點是伶俐嬌俏風流,說白了就是可愛有女性魅力,而襲人則老成持重無趣,從大家族對姨娘小妾的條件要求看,襲人和晴雯沒得比。
賈寶玉對于女性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觀點:
女孩兒未出嫁,是顆無價之寶珠;出了嫁,不知怎麼就變出許多的不好的毛病來,雖是顆珠子,卻沒有光彩寶色,是顆死珠了;再老了,更變得不是珠子,竟是魚眼睛了……
曾經的賈母的丫環珍珠,心裡并無私心雜念,因為家裡窮,被賣到榮國府,吃穿和主子一樣,也并不朝打夕罵的,珍珠很知足,工作很用心,她很珍惜自己從此再也不用為生計發愁了。這個時期的珍珠是幹淨的,是敬業努力的好員工。
她終于得到主子的青睐,來到賈府裡最受重視的公子身邊工作,她有了野心,想有朝一日能當上主子的女人,将來生下兒女,不但自己根基穩了,兒女也是正經的主子了,就像探春、賈環那樣。珍珠的人生目标就是上位,所以,當寶玉給她講太虛幻境和可卿成親以及警幻秘授雲雨之事時,這個丫頭沒有回避,她表現出來的是嬌羞,與其說是寶玉強拉她雲雨,不如說她的表現促發了寶玉原始的沖動。從此,沾惹了男子氣息的丫頭再也沒有了往日心境,她的人生目标更加明确,凡是絆腳石,有機會她當然要踢開。
到了寶玉身邊工作的珍珠,已經不能稱其為珍珠了,或者也隻能叫做死珠了,幹脆叫了襲人。
從珍珠變襲人, 晴雯就是第一個攔路虎,王夫人驅攆晴雯時說:我人雖然不大過來,可是我的心耳神意都在這裡,你們的事我全知道。可見,王夫人有耳報神啊。
晴雯、四兒、芳官們被攆,寶玉直接诘問襲人:怎麼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就單不挑你和麝月秋紋的不是?也對,她們兩個都是你調教出來的。晴雯和你都是從小從老太太屋裡撥過來的,并沒有妨礙你什麼,你就這麼容不下她。
《芙蓉女兒诔》裡,寶玉控訴:诼謠謑垢,出自屏帷;荊棘蓬榛,蔓延戶牗。說白了,謠言就在怡紅院,那些個栽贓的肮髒的勾當,就在我們的門前窗後啊。這說的不是襲人,還能有誰呢?襲人早已不是珍珠,隻是這個失了光澤的珠子,至善至賢的背後,是襲人(撲人),直接導緻了晴雯的悲劇。
我是屏山,歡迎點評、關注。為您研讀《紅樓夢》裡的真故事。
參考原著:甲戌、庚辰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人民文學出版社120回《紅樓夢》
圖片來源:清 孫溫《繪全本<紅樓夢>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