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李白望廬山古詩

李白望廬山古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4 11:21:58

自古以來,廬山就倍受文人墨士的青睐。西漢著名曆史學家司馬遷就曾到廬山 遊覽,看到香爐峰被煙霧籠罩其間的美景而陶醉忘歸;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就隐居廬山,并寫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著名詩句;唐代時期,孟浩然、李白、張繼、白居易、元稹、徐凝等詩人也都慕名而來,登臨廬山并留下詩句。可是,這些描寫廬山最著名的詩作當屬李白這首《望廬山瀑布》。

望廬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挂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望廬山古詩(望廬山瀑布唐李白)1

【格式】七言絕句

【名句】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基調】瀑布贊(山水詩)

【年齡】不詳

【譯文】

望廬山瀑布

從遠處看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太陽照耀香爐峰生出袅袅紫煙,

遙看瀑布挂前川。

遠遠望去瀑布像一條白練懸挂在山前。

飛流直下三千尺,

仿佛三千尺水流飛奔直沖而下,

疑是銀河落九天。

莫非是銀河從九天垂落人間。

【注釋】

望:從遠處看的意思。

廬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北臨長江,東瀕鄱陽湖,綿亘二十五公裡,景色秀麗,氣候宜人,在古代就是著名的遊覽勝地,也是理想的隐居之處。

香爐:即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因形似香爐且山上經常籠罩着雲煙而得名。

川:流動的河水,這裡是形容瀑布。

直:筆直,形容山的陡峭。

三千尺:1尺=0.3333333米,三千尺換算過來是 1000米,形容山高。這裡是誇張的說法,不是實指。

疑:懷疑。

銀河:古人指銀河系構成的帶狀星群。

九天:極言天高。古人認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九重天,即天空最高處。此句極言瀑布落差之大。

【創作背景】

此詩創作時間不詳。

一種說法是作于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公允725年,李白25歲)前後,詩人李白離開他一直居住的湖北安陸地區,南下遊覽金陵、揚州等地,途中路過位于江西九江的廬山,因久慕廬山之名,特地登山遊覽,寫下了這首著名的《望廬山瀑布》,同時還寫下了《望廬山五老峰》。

另一種說法是安史之亂爆發之後,五十歲的李白和其妻宗氏一起來廬山隐居時期所作的一首風景詩。

【賞析】

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誇張和想象,構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蘇東坡十分贊賞這首詩,說“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谪仙詞”。《望廬山瀑布》的确是狀物寫景和抒情的範例。

第一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是廬山北邊山峰的名字,因為煙霧缭繞山頂,而且形狀與香爐相似而得名。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太陽照在香爐峰上,生出了紫色煙霧。為何是紫煙,而不是白煙或者黑煙?是因為這座山峰的名字叫做香爐,所以生出紫煙來了嗎?當然不是!有這麼幾種解釋:有人認為是太陽光與藍天、雲霧交織在一起,顯示出紫色的煙霧;也有人說太陽的光芒照射在瀑布激起的的水霧上,出現了赤橙黃綠青藍紫的彩虹,遠遠望去,就好像紫煙缭繞。這些有道理嗎?都有道理。但是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道教的信仰。李白從小在四川長大,四川是古代道教重要發源地之一,李白從小受道教的影響特别深,甚至後來成為“有證”的職業道士,他有詩說“十五遊神仙,仙遊未曾歇”,意思是說從十五歲開始就喜歡尋仙訪道,到這會兒就沒停過。其實當時不僅李白,整個唐朝都信仰道教,道教是唐代的國教,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對道教笃信無疑,很多人還有道士的身份。道教崇尚紫色,所謂“紫氣東來”,說的就是當時老子從東方來到函谷關,有人說遠遠望去仿佛有紫氣從東方而來,說明這個紫色在道教的文化裡象征着吉祥、高貴。李白的詩中有很多“紫煙”這樣的意向,比如“爐火照天地,紅星照紫煙”,“素手掬(jū)青霭,羅衣曳(yè)紫煙”,等等,這些都跟道教的活動有關系,所以李白在這首詩中說“日照香爐生紫煙”,一方面可能真是有紫煙升起,另一方面可能由于道教的信仰。這句詩中這個“生”字用的特别好,晚唐詩人杜牧《山行》說“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也用了這個“生”字,這個“生”在這裡有升騰的意思,在香爐峰裡冉冉升起紫煙,非常具有動感,而且,冉冉升起的紫煙也營造了一種朦胧、神秘的美感,為後面瀑布的出場做了漂亮的鋪墊。

第二句“遙看瀑布挂前川”,瀑布像一條白練懸挂在山前,這是遠看瀑布的感覺。相信如果大家看過瀑布的國畫的話,一定也會有這種感覺。盡管瀑布是奔騰不息,傾瀉而下,但遠看就仿佛一條巨大的白布高高的挂在山崖之上。李白用他高超的想象力化動為靜,道他人所不能道。一個“挂”字(而不是“懸 ”、“過” “下”、“垂”等 )用的非常妙,境界全出、氣勢很大、動态很足、視覺沖擊力很強,堪稱煉字典範。

後面兩句的比喻和想象就更誇張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把畫面由靜止又轉向瀑布的動态形象。“飛流”描寫出瀑布奔流的速度之快;“直下”描寫瀑布奔騰的流向,間接反映出山崖的陡峭;而“三千尺”就是瀑布奔騰的高度和氣勢了。不過,廬山的瀑布真有三千尺嗎?當然沒有。廬山的主峰是大漢陽峰(百度百科:大漢陽峰在江西省九江市廬山牯嶺街以南,是廬山第一高峰,海拔1474米,雖不及五老峰奇險,但雄偉高大,氣概非凡),有1400多米高,廬山上的瀑布有20多處,最著名、最長的瀑布大概就是三疊泉瀑布,落差有150多米,那李白詩中的“三千尺”,換算過來就是1000多米,也就是說廬山的瀑布幾乎和廬山的主峰一樣長,這是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說,李白真是誇張呢!要知道,李白在動情的時候,是特别喜歡用誇張的數字的!比如說“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所以這個“三千尺”是李白極力用誇張的手法向人展示瀑布那勢不可擋的無窮威力。

那麼,李白為什麼敢說“三千尺”呢?有學者曾這樣解釋:因為李白年輕。如果說這首詩是李白剛出蜀時所作的話,那大概作于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前後,此時李白剛剛25歲左右,他仗劍去國,辭親遠遊,從老家四川出發沿江東下,遍覽名山大川,遍訪名人雅士,目的是為了見世面、揚名氣,為了實現自己“帝王之師”的遠大抱負!所以,在年輕的李白眼中,廬山的風光不僅是自然風景,更是李白年輕的風采,所以,這是一首青春的詩篇。青春的詩篇就不可能有一說一,青春的詩篇是豪邁的,誇張的!當然,随意這一解釋的合理程度是建立在這篇文章是在李白剛出蜀時作為的前提下的。否則,我們隻能解釋為,這是“李白的風格”!

而且,他還嫌不夠,最後加了一句隻有這位“谪仙人”李太白才能有的天才比喻“疑是銀河落九天”,自從有了“銀河”這個詞,有誰能想到用“銀河”這個人類賦予繁星的美麗詞語再反過來比喻地球上的自然景觀呢?這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是多麼的飄逸、灑脫、仙氣十足,似乎整個廬山也變成了一座仙山,一座空中之山!最後,李白還特别加上了“疑是”一詞,為全詩加上了一種恍惚、莫名的神秘色彩,然後,詩仙就把筆放下了,詩也就戛然而止,而留給讀者的就是無限的想象空間。

下棋,有一個棋逢對手的說法,面對這鬼斧神工的廬山瀑布,大概也就隻有“谪仙人”李白能夠與之匹敵吧,它激發出詩仙天才的想象和誇張的比喻,寫出了這首字字珠玑、驚心動魄的千古之作,成為史上描寫瀑布的最佳之作。之後,中唐詩人徐凝寫了一首《廬山瀑布》,他說“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不能說徐凝的這首詩寫的差,遺憾的是李白的時寫在了前頭。同樣是天才的蘇東坡也非常歎服李白這首詩,曾經專門寫詩贊歎這首詩說“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惟有谪仙詞”,當然,這位李白的“超粉”對于徐凝的《廬山瀑布》的評價略顯苛刻,他說“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而蘇轼自己也留下了一首著名的廬山詩篇------《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同樣是寫廬山的詩,李白的詩讓人有種“神往之”的感覺,特别想去看看廬山的瀑布;而蘇轼的詩讓我們開始思考人生。我們說“唐詩重情,宋詩重理”,其實是唐人與宋人性情性格的不同,是唐代和宋代兩個王朝氣質的不同,而李白和蘇轼這兩位唐宋最偉大的詩人,正好在廬山這個共同的地方為我們演繹了唐詩宋詩的不同美感,人生性情的不同境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