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5月16日訊(通訊員 林銘水 黃晨 餘赢濤)“蜜蜂這種小精靈是有靈性的,要像照顧孩子一樣去呵護它們,從生活環境到食物來源,每個環節都要仔細認真。”5月15日,三明市明溪縣朝南北蜜蜂養殖專業合作社創始人毛祚勝在向社員培訓養蜂知識時介紹。
毛祚勝在查看蜂箱。(明溪縣委組織部 供圖)
毛祚勝,除了是明溪微雕“非遺”傳人、青年雕刻大師,同時還是一名畢業于福建農林大學蜂學院的養蜂專家。從“手藝人”到“實幹家”、從展覽館到山田旁、從“南山草堂”到“白葉蜂場”,需要的不僅是過硬的專業知識,更是一份發展家鄉的情懷。
如今,養蜂合作社在毛祚勝的帶領下已在8個鄉村建立12個蜂場,發展社員60餘人,脫貧戶58戶,年産值達360萬元。毛祚勝表示,現在我們已有自己的專利蜂箱,也在不斷延長産業鍊,未來還會成立養蜂農人協會,讓更多農民兄弟加入我們!
近年來,明溪縣重視人才回引工作,尤其是鄉村振興人才的回引工作。鄉村振興關鍵還是人才的振興,回引的人才帶動農業農村工作向高質量發展。在人才回引的過程中,明溪縣不斷拓寬人才來源渠道,不僅挖掘出像毛祚勝這樣的跨行業大師,還找到了許多跨地域而歸的人才,胡潔婷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胡潔婷在猕猴桃基地開展種植技術培訓。(明溪縣婦聯 供圖)
“廈門發達是很發達,就總是感覺少點泥土味兒。我還是喜歡咱們明溪的這片土地,我就是要在家鄉搞出點成績。”從福建師範大學畢業後在廈門打拼十幾年的胡潔婷,在縣委、縣政府的号召下,于2018年回明溪投資700餘萬元創辦博冠(福建省)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主要通過現代農業設施經營百香果、猕猴桃的種植和無毒樹苗培育,胡潔婷通過實踐創新出了“果業體系專家 龍頭企業 示範基地 農戶”的四結合經營模式,全年收入可達200萬元,公司累計帶動輻射面積達800畝以上,支付田租40餘萬元,直接帶動12戶貧困戶脫貧,農業勞動人口40人就業。
值得一提的是,胡潔婷還十分關注農村女性的發展,在她的公司有三分之二的員工是女性。“鄉村要振興,女性能頂半邊天!我自己也是女性,我能體會到她們的不容易,我也會帶領她們共同緻富共同發展。”2022年三八婦女節,博冠農業限公司榮獲福建省“巾帼示範基地”的榮譽稱号。
張松青在禦簾為黨員上黨課(明溪縣夏陽鄉人民政府 供圖)
大雁歸鄉,還需“路标”。明溪縣以鄉鎮為單位建立人才信息庫,依托人才庫、流動黨支部、商會等定期與在外人才進行交流,打好“鄉情牌”、選出“潛力股”、引回“新鄉賢”。2021年以來,全縣共引回大學畢業生、歸僑人才、退役軍人、在外經商人員、退休幹部等80餘名人才回鄉創業就業服務鄉村,其中有6人被聘選為鄉村振興指導員和鄉村振興工作隊長,17人被聘選為鄉村基層黨務工作者,退休處級幹部張松青便是其中之一。
在鄉村産業不斷發展、農民生活越發富足、振興基礎逐漸紮實的時代背景下,如何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鄉風?如何提高鄉村改革發展的軟實力?明溪縣用“人才要素”回答了這個問題。
2021年,明溪縣回引了原八閩通訊集團董事長、處級退休幹部張松青同志回夏陽鄉擔任聯村黨組織書記,為家鄉發展增添新動力。“我和我愛人都是黨培養出來的,現在我70歲,但是我們還是想為家鄉做點事情,培養一批年輕人。”
張松青結合夏陽本地豐富的紅色資源優勢,在禦廉村、旦上村、紫雲村成立紅色黨建聯盟,深入挖掘紅色文化,發展紅色旅遊,策劃了民俗文化節、油餅節等活動,持續提升禦簾村國家AAA景區的品牌影響力。同時,他還深入推進紅色美麗村莊建設,參與紅色文化展館、鄉愁管的設計改造,推動紅色文化陣地建設。現在,禦簾村每年能接待遊客2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0餘萬元,吸引省内各地的機關單位、院校前來參觀學習。當地人還編起了順口溜“每人花點油費,來這兒洗洗肺,曆史文化好好回味。”
像張松青這樣的人還有很多,擔任鄉村振興指導員的“最美公務員”方秋軒,建立“兵哥農場”的退役軍人谌根深,“老骥工作室”的退休幹部等等,一位位鄉村發展緻富帶頭人給予了明溪縣人才回引工作的回饋。
引回來的人才如何留?成為明溪縣已經開展的第二個人才重點工作,也是引雁築巢的第二步。目前,明溪縣正在加緊人才驿站的建設,為人才提供一個交流需求、情感表達、政策解讀、資金對接等功能的平台。同時,對縣内的高層次人才和作出重要貢獻的人才發放“歸化英才卡”126張,給予人才一定的物質優惠和生活便利,提升人才生活幸福感和歸屬感。在全縣各鄉鎮建立“人才聯絡服務站”,由各鄉鎮領導班子成員擔任“人才服務員”,定期走訪關懷、“一對一”跟蹤對接,及時幫助解決人才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難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