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不需要手術的骨折,一般會在門診經手法複位并石膏或夾闆固定。複查X光片有時會顯示骨折還有點錯位。有些需要手術的骨折,手術後,複查X光片也會顯示骨折仍有錯位。患者或家屬很緊張,最常問的一句話:“醫生,骨頭還錯着位呢!這樣行不行?要不要做手術?是不是手術沒做好?”尤其是一些孩子的家長更是擔心。醫生一般會很平靜地回答:“沒關系,這是功能複位,對以後功能沒影響。”患者或家屬經常一臉茫然:什麼是功能複位?聽不懂!又不好意思細問。為此經常跑好幾家醫院,反複咨詢才肯罷休。唯恐落下後遺症。
什麼是功能複位?
臨床上把複位結果分為解剖複位和功能複位。這都是醫學術語。
解剖複位是指複位後,完全恢複正常解剖形态,也就是斷端對得“嚴絲合縫”。這是最理想的複位結果。但往往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有時候醫生雖盡最了大努力,骨折仍未能“嚴絲合縫”,但愈合後對肢體功能無明顯影響者,稱功能複位。
為什麼不強求解剖複位?
若強求解剖複位常需多次手法複位或術中廣泛剝離才能達到,這會進一步破壞局部環境,創傷大,并發症多,功能恢複卻并不一定滿意。治療骨折的目的是争取功能最大限度恢複。而不是最大限度複位(解剖複位)。當然對于閉合複位不能達到功能複位的骨折應及時手術治療。
為什麼做手術了也能解剖複位?
過去的很多年裡,為達到解剖複位,手術時采取大切口,廣泛顯露,骨塊血運破壞大,出現了很多骨折愈合慢或不愈合的情況,不得不再次或多次手術,患者非常痛苦。随着觀念的改變,微創理念深入人心,手術已經不再是大刀闊斧的時代了。切口一般較小,骨折斷端一般不顯露,這樣可以盡量不加重骨折部位的損傷,有利于骨折愈合。患者功能恢複快,痛苦少。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在充分保護斷端血供的前提下,争取解剖複位。但不能以破壞斷端血供為代價來強求解剖複位,這樣得不償失,此時滿足功能複位條件即可接受。
功能複位标準是什麼?
1.骨折部位的旋轉移位、分離移位必須完全矯正。
2.縮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過1cm;兒童若無骨骺損傷,下肢縮短在2cm以内,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可自行矯正。
3.成角移位:下肢:輕微地(成人不超過10度,兒童不超過15度)向前或向後成角,與關節活動方向一緻,日後可在骨痂改造期内自行矯正。向側方成角移位,與關節活動方向垂直,日後不能矯正,必須完全糾正。否則關節内、外側負重不平衡,易引起創傷性關節炎。上肢:肱骨幹稍有畸形,對功能影響不大;前臂雙骨折則要求對位、對線均好,否則影響前臂旋轉功能。關節内骨折需解剖複位。
4.長骨幹橫形骨折,骨折端對位至少達l/3左右,幹骺端骨折至少應對位3/4左右。
嚴絲合縫,追求不強求。也就是說不管是手法複位,還是手術複位,盡量追求嚴絲合縫(解剖複位),但不強求。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強求解剖複位,說不定還不如功能複位效果好呢。但并不是說隻要達到功能複位就行了。正确的解讀是:盡了最大努力後仍不能達到解剖複位時,才接受功能複位,就是“不得以而求其次”的意思,即“兩害相權取其輕”。理想現實情況:醫生為患者負責,盡量争取解剖複位;患者充分相信醫生,隻能達到功能複位時,積極配合治療,不必有太大的心理負擔。畢竟治療的最終目的是骨折愈合和功能恢複。
作者:新疆軍區總醫院創傷骨科副主任
郭樹章
部分圖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