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危機”一詞,最早由弗洛伊德的弟子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提出。按照他的理論,當一個人在35歲到50歲之間時,必然會經曆一個關鍵性的轉折期。
這一時期,雖然可能是一個人逐步取得人生成就的階段,但相反的,他們還會因為人生中的種種挫折,出現前所未有的個人認同感危機:我的生活到底有何意義?我活着的目的到底何在?
因為這種問題一般無法得到系統的回答,人總會在這一時期感到一種空虛與郁悶,嚴重時甚至有輕生的傾向。
“中年危機”不僅在凡夫俗子中司空見慣,即便是在古往今來的一些偉大人物身上,同樣十分常見。比如,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就曾在“中年危機”中痛苦掙紮。
一、魯迅的“中年危機”
中年時期的魯迅,已經成為文壇上的旗手,是享譽海内外的著名作家。
除了寫作以外,魯迅還在教育部任職,同時兼任多所高校教授。
一般來說,金錢、名望紛至沓來,這對于一個中年男人來說,是再幸福不過的事情,是再給力不過的興奮劑。
然而,對于40多歲的魯迅來講,他卻“迷路”了。人的四十歲上下時,往往面臨着生理與心理的雙重考驗,不免要深思自己的過去和将來,用更加鎮定和冷靜的視角,思考自己與環境的關系。
于是,他們有動搖、有不滿,有焦慮、有不安。孔子說:四十而不惑。而在魯迅看來,能夠在四十歲達到不惑境界,是十分幸運的。
他說:“古往今來,許多天才和哲士,是四十才始真跨進了人生的行路,而‘惑’了的。”
“我年逾四十了,還迷于人生的行路。我身也就是立在十字街頭的罷。”
物質生活,無法解決魯迅精神上的孤獨、彷徨。他曾經多次在與朋友的信件中提到了“死亡”,比如:
“酒也想喝的,可是不能,因為我近來忽然還想活下去了。”
言外之意,魯迅先生曾經有過輕生的念頭。
他的夫人許廣平說:“周先生病矣,病甚沉重,醫生有最後警告,但他本抱厭世,置病不顧。”
這表明,魯迅先生曾經已經失去了生存下去的信心。在我們這些凡人看來,魯迅先生這種“成功人士”,怎麼會有這些庸人常有的煩惱呢?
二、魯迅為何煩惱?
1、身體上的疾病
魯迅自幼多病,而且早年就患上了肺病,以當時的醫療條件來講,這幾乎是絕症。
人到中年的魯迅,身體每況愈下,作為一個學醫出身的人,他深知自己所面臨的是什麼,于是在《兩地書》中不無絕望的說:
“豫料是活不久的。”
2、不幸的婚姻生活
魯迅與朱安的婚姻,是典型的舊社會包辦婚姻。魯迅長年與朱安兩地分居,經營着一段有名無實的婚姻,這種苦行僧般的日子,顯然是常人無法體會的。
可偏偏就是在中年,魯迅遇到了年輕、熱情的知識女性許廣平。但是,在傳統道德的束縛下,魯迅卻欲愛不能,這更讓他痛苦萬分。
3、理想的逐漸破滅
魯迅當年之所以棄醫從文,就是希望以筆為槍、以筆為旗,用新文化來喚醒“麻木”的中國人。
為了實現這一理想,他“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然而,随着新文化陣營的主将們産生了分化,魯迅感覺自身的理想将難以實現,于是他說自己是“依然在沙漠中走來走去”。理想遭到了重大打擊,這是他心情沉入谷底的重要原因。
三、魯迅的自我救贖如果魯迅一直陷入在中年危機中不能自拔,那麼,我們恐怕很難看到一個在痛苦和磨砺中蛻變升華的大文豪。
在魯迅一生中最為苦悶的日子裡(20世紀20年代前中期),他創作了大量為我們所熟知的經典文學作品,比如《彷徨》、《朝花夕拾》、《野草》、《兩地書》等等。
一方面,魯迅通過這些文學創作,使得自己的生命本能欲求得到了極大宣洩;另一方方面,魯迅文學創作上的成功,讓他得到了極高的聲譽和社會肯定,這也使得他的痛苦和苦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心理補償。
莎翁說過:“生存還是滅亡,這是一個問題。”
面對中年危機,魯迅将幾乎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的文學事業當中,通過創作,來獲得心靈真正需要的東西。
盡管辛苦的文字工作也一定程度上透支了他的生命,但這無疑更有助于他生命的升華。魯迅在自己喜愛的文學領域,找到了自己新的生存意義,這也是他度過“中年危機”,并使心靈重新獲得平靜的重要原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