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冬至是不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

冬至是不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06:09:40

冬至是不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2021年12月21日23時59分冬至,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冬至是不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冬至是不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怎麼隆重都不過分)1

冬至是不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

2021年12月21日23時59分

冬至

冬至一到

立刻就是斷崖式的大降溫

從今天開始,北京的氣溫将不斷下降

預計周末最高氣溫也隻有0°C左右

最低氣溫降至-6°C

也就是一天中最暖和的時候

也處在冰點哦

冬至那點兒事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

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太陽黃經達270度時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

中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

《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

在冬至這天,有一個非常隆重的儀式,究竟多隆重,我們一起去瞧瞧!

冬至美食這麼多?!

提起冬至,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吃餃子”。甚至有段子吐槽說,咱們不管過什麼節日都要吃餃子。

不過冬至吃餃子,也确實是有來頭的。

當然,餃子的美味與好彩頭,讓它成為了逢年過節最受歡迎的節慶食物,但是,要說中國人過什麼節都吃餃子,這可太看不起中華美食了!

山西:吃馄饨、餃子、糕

在冬至這一天,山西人要吃馄饨或者餃子。這一天的馄饨、餃子一般得吃羊肉餡,取陽生之義。要包餃子,就拌上西葫蘆羊肉餡,上籠蒸15分鐘。

山西臨汾、襄汾等地,則是吃馄饨居多,當地有種“百味馄饨”,各種餡混到一起,在過去可是富貴人家的吃法。晉南地區的傳統則是熬油菜根米湯喝。

在山西的其他一些地區,冬至要吃糕,如和順吃油糕,靈石吃黍米糕,平魯要吃雞肉蘸素糕配羊湯。

甯夏:吃“頭腦”

到了冬至,甯夏人要喝粉湯,吃羊肉粉湯餃子。當地人把這種羊肉粉湯叫做“頭腦”。

湯頭是用蘑菇和羊肉煮出來的,湯滾開後下粉塊、粉條,煮出來的粉湯香氣撲鼻,喝上一碗再暖不過了。

蘇州:吃馄饨、喝桂花酒

蘇州冬至吃馄饨的習俗繼承自兩千五百年前的吳國都城。

相傳,吃膩了珍馐佳肴的吳王食欲不振,西施就做了一碗點心獻給吳王。吳王嘗了一口就欲罷不能,吃了一大碗,還問這種點心叫什麼。西施琢磨着,這昏君渾渾噩噩混沌不開,就随口給點心起了個名:馄饨。

到了冬至夜,蘇州人也要喝冬釀酒。冬釀酒就是加入桂花釀造的米酒,一年僅釀一次,色清香冽。

湖州、嘉興:吃桂圓煮蛋、赤豆飯

在湖州、嘉興一帶,到了冬至,要吃桂圓煮蛋和赤豆飯。紅棗、桂圓、雞蛋一起煮,口味清甜。

赤豆糯米飯則将紅豆的香甜和糯米的軟糯結合起來,也是典型的江南口味。

上海:吃湯圓

上海有句老話:“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上海人做出來湯圓,不僅要自家煮來吃,還要祭祖、互贈親朋。

杭州:吃年糕

在冬至這一天,杭州人的傳統是一天三頓吃年糕。

杭州人會在三餐中做出不同風味的年糕,如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肉絲炒年糕等,圖個年年高的好兆頭。

潮汕:吃冬節圓

按照潮汕人的觀念,冬至要吃冬節圓。

冬節圓就是湯圓,在潮汕地區也叫甜丸。在過去,人們不僅要吃甜丸,還要把甜丸貼在門頂、屋梁上,寓意明年豐收,全家團圓。

廈門:吃姜母鴨

到了冬至,廈門人要吃姜母鴨。姜母鴨以紅面番鴨為原料,用芝麻油将鴨肉炒香後,加入老姜、米酒等炖煮而成,能夠疏肝潤肺、養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是非常滋補的美食。

今年冬至又到了,您打算吃什麼美食?

内容來源:@北京早知道、北京廣播

頭圖制作:子夜

來源: 北京文藝廣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