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幫扶六項重點任務?來源:【新甘肅】二十八載真幫實扶 窮村變富舊貌換新,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駐村幫扶六項重點任務?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來源:【新甘肅】
二十八載真幫實扶 窮村變富舊貌換新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定點幫扶禮縣成效顯著
祁波
金秋9月,正是西漢水沿岸60多萬畝蘋果成熟的季節。一陣陣清香撲鼻而來,讓人心曠神怡;一輛輛滿載蘋果的大卡車整裝待發,形成一道亮麗壯觀的風景線。
在這道風景線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雖然不是果農,但卻早出晚歸,一直忙碌在果園的田間地頭;他們也不是果商,而是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定點幫扶幹部協同阿裡巴巴和淘寶等愛心企業,以電商促銷助農的志願服務工作隊。他們為來自陝西、河南等地的蘋果經銷商和多家快遞公司開展業務和果農們進行現場直播提供便利條件,在果園内外奏響喜獲蘋果豐收的交響曲。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禮縣的定點幫扶,幾乎與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啟的反貧困序幕同步。為了使禮縣蘋果産銷體系得到進一步優化,第一批被選派到禮縣挂職任副縣長的馬純良和任縣扶貧辦副主任的黃強,首先從總局争取了50萬元,全力以赴地幫扶禮縣改良蘋果品種,培植禮縣蘋果支柱産業的發展。他們和全縣人民一道,在原有10餘萬畝蘋果林帶的基礎上,又新栽優質蘋果10萬畝,涉及18個鄉鎮的249個村,形成一條以西漢水和峁水河為主,以寬川河、永坪河、燕子河為輔的優質蘋果基地。此後,禮縣曆屆領導班子帶領全縣人民,經過一場又一場聲勢浩大的嫁接換優,擴大種植面積的艱苦奮戰,逐步形成具有綜合效能的60萬畝優質蘋果特色産業。在蘋果樹未挂果之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每年下撥50萬元專款,作為扶持禮縣蘋果産業開發的資助經費,并會同甘肅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單位,對禮縣蘋果進行了“蓋普”國家體系認證。同時,分期分批地組織帶領386名基層幹部、農技人員和村支書到山東濰坊、福建廈門、江蘇無錫等東部發達地區考察學習與農業産業化培訓。邀請北京林果業科學研究院院長魏欣平和高級工程師李民告到禮縣舉辦蘋果栽培和管理技術培訓班,傳授蘋果矮狀現代栽培關鍵技術,邀請認證、電商等領域專家學者110餘人到禮縣進行現場教學和實地指導,安排50名優秀老師到深圳、杭州等地進行系統培訓,拓寬視野,增長見識。
為了提高禮縣蘋果的知名度,促成禮縣蘋果通過國家知識産權局核準注冊為國家地理标志證明商标,并在北京舉行了國家地理保護産品——禮縣蘋果新聞發布會。挂職副縣長劉偉彬還積極幫助隴南長城果汁飲料有限公司通過美國XDA現場檢查,使其産品長期保持向歐美出口資格。與此同時,還幫助該公司登陸國家認監委“三同”公共信息服務平台,增加内銷額240萬元。
為了推動國家蘋果全程機械化生産标準化示範區項目落地禮縣,挂職副縣長劉建勇積極協調國家标準化委員會和中國标準化研究院幫助禮縣建起蘋果全産業标準化體系,建成禮縣農業标準化服務平台,并同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組織陝甘甯三省區一級農貿批發市場與禮縣開展農産品收購合作。引進國際先進的綠萌“呵福”蘋果智能分選設備,實現優果優價,提升了蘋果的附加值。近年來,多次參加國際廣告節、國際商标品牌節和亞洲果蔬産業博覽會等節會,不斷提升了禮縣蘋果美譽度,國内外客商紛至沓來,主動洽談合作,共謀商機。
享譽世界的“禮縣大黃”,多年來出口量占我國大黃出口量的50%以上,隻因長期以來粗放的種植模式和藥農各自為政的營銷手段而尚未形成特色産業優勢。為彌補這個短闆,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組織專家開展“大黃栽培技術國家标準”研制工作,并通過國家标準技術委員會立項評審,正式開展國際編制工作,促成禮縣大黃研究院與中科院西部高原生物研究所簽署合作協議,幫助禮縣中藥材從傳統的栽培方式向規範化種植發展,在大黃主産區建成國家級大黃出口質量安全示範區3萬畝,通過了原産地标準認定,還與四川成都、甯夏銀川等省外4家企業簽訂了100噸大黃采購合同,達到了産供與購銷雙赢的目的。
為了聚焦重點項目,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還協調國藥集團中藥控股公司幫扶禮縣建設中藥材産業園。該産業園占地面積236畝,總投資3億元。該項目建成後,将實現年産值1.1億元,形成以産業園為主導,輻射帶領禮縣春天藥業、隴海藥業等龍頭企業及中藥材主産區合作社的标準化生産模式,與當地群衆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帶動全縣大黃主産區的11個鄉鎮150個村15萬群衆穩定增收。目前,該項目已完成交易中心、貯藏庫、辦公樓、加工車間、大黃育苗基地建設。大黃種子繁育、淫羊藿引進籽種與種苗組培研發設施和栽培示範園也已經建成。在大黃和淫羊藿種植生産加工關鍵技術方面開展研發,促進了産業提檔升級。開始進行大黃等中藥材的收購、倉儲和交易,今年上半年銷售收入達120萬元。
随着電商行業的迅猛發展,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積極幫助禮縣産銷企業快速進入電商領域,穩穩拿下全縣蘋果及特色農産品銷售的半壁江山。他們重點打造禮縣農産品品牌,促進“山貨上頭條”,累計實現蘋果銷售3192萬元。同時,千方百計地争取電商直播資源,在線上推介禮縣特色農産品,創造了3小時銷售蘋果1.5萬件(15萬公斤),黨參1.5萬元單(3000多公斤)的營銷記錄。同時,還培訓電商直播人才1110人次,培訓鄉村主播120人,實現直播銷售2300多萬元。組織有關單位購買農産品116萬元,實現消費扶貧4383萬元。因此,禮縣被評為全國村播計劃示範縣,禮縣蘋果成功入圍中國區域品牌(地理标志保護)價值百萬榜。2021年,全縣61.3萬畝蘋果,總産量為52.36萬噸,銷售額達21.26億元,成為當地名符其實的支柱産業。
在脫貧攻堅的沖刺階段,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印發的《定點幫扶禮縣工作計劃》, 進一步明确了18項主要任務、204條具體落實措施。他們舉全局、全系統之力,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全力以赴地支持禮縣脫貧攻堅。經過曆時兩年的奮力拼搏,全縣剩餘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剩餘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率降為零,如期實現高質量脫貧摘帽的目标任務,終于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
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紮實推進鄉村振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實施産業幫扶和推動重點項目在禮縣落地見效的同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廣泛開展社會幫扶,形成工作合力。去年以來,總局相關司局、直屬單位赴禮縣開展結對幫扶79次,包括115位司局長在内的325名總局幹部深入禮縣29個鄉鎮的568個村,在教育科技、産業開發、基礎設施建設、民生改善、黨建結對等多方面進行真幫實扶,捐款捐物達387萬元。同時,他們還積極協調中國扶貧基金會、壹資金公益基金會、蒙牛、伊利等單位先後捐贈助學金、學生奶、課桌椅、電腦等設備,捐建小學操場、圖書館等設施累計達1398萬元;組織達能、安利等企業捐贈營養包、奶粉、防疫包、床墊等物資400餘萬元;協調阿裡巴巴落地“加油木蘭”公益保險項目,已理賠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升學補助金2278人241萬元;對接中鐵大橋捐贈360萬元,援建固城鎮南坪村便民橋一座;協調中國認證(北京)評估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捐贈200萬元,在江口鎮塄上村建起便民橋一座,解決了永固河與洮水河兩岸6個村近千戶群衆過河難的問題。
為了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步伐,總局幫扶禮縣的工作依然持續不斷,感動和溫暖依然每天都在發生。去年以來,總局投資100萬元,支持禮縣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還協調阿裡、中石油公司等企業捐款1337.2萬元,大力改善農村醫療條件。同時,邀請北京醫療專家為群衆遠程會診77次,培訓基層醫生700多人。協同騰訊、愛德基金會捐贈醫療設備價值達794萬元;協同中國輕工業聯合會與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院等愛心企業為禮縣捐贈醫用防護口罩17萬隻,一次性口罩12.2萬隻,兒童營養包1.8萬個;捐贈全自動核酸提取儀1台、調整離心機4台,84消毒液22噸,醫用消毒劑8740支等大量防疫物資,彰顯了國家機關的使命擔當和人間大愛。此外,還協調北京、杭州進行點對點、一站式輸送返崗務工的農民工230人,做到疫情期間定點幫扶工作幹勁不松、力度不減、标準不降。
從1994年中央确定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定點幫扶禮縣28年來,先後選派了20批38名優秀青年幹部在禮縣挂職幫扶。他們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脫貧攻堅的系列決策部署,按照定點幫扶的總體要求,切實轉變角色,積極融入當地,充分發揮參謀助手和橋梁紐帶作用,緊密結合禮縣實際,不斷拓展幫扶領域,健全幫扶機制,優化幫扶方式,積極推進各項幫扶措施落到實處。據統計,累計争取幫扶項目218項,投入幫扶資金2367.98萬元,幫扶各類物資折合現金600多萬元,引進社會幫扶資金2.06億元;協調社會各界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2.36億元,利用阿裡巴巴和淘寶等企業銷售禮縣農産品3280.71萬元,培訓基層和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760人;援建中、小學校28所,農村黨群活動中心13個,村衛生室101個,便民橋3座,人飲工程3處,鄉村公路78公裡。通過這些紮實有效的幫扶措施,補齊了禮縣的短闆弱項,持續改善了當地群衆的生産生活條件,幸福美好的小康夢想正在秦皇祖邑變得越來越真實可感。
本文來自【新甘肅】,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