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遙的天之涯 萱草花開放
每一朵 可是我 牽挂的模樣
讓它 開遍我 等着你回家的路上
好像我 從不曾 離開你的身旁
大年三十,你到家了嗎,見到母親了嗎?
開篇:中國花
世界上有一種最特殊的花,它代表着中國的母親,原名萱草花,文載忘憂草,民稱黃花菜。
萱草,原産地就在我國,有近三千年的栽培曆史,廣泛分布在中華龍脈秦嶺南北坡,後在全國各地栽植,明代傳入歐洲,流傳全世界。
萱草耐寒,耐旱,性強健,不擇土壤,落地能生,很有中國人的韌性。其葉似蘭花,花如百合,體柔性剛,蕙質蘭芳,華而不豔,雅而不俗。
01 北堂幽暗,可以種萱。
北堂為母親居所,代表母親,遊子遠行前,會先在母親居住的北堂種上萱草,希望母親減輕對孩子的思念,忘卻煩憂。
唐朝大詩人孟郊有“遊子雙詩”,其中一首《遊子吟》家喻戶曉: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那棵小草就是萱草啊。
還有一首《遊子詩》,更加悲切: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
母親,永遠在牽挂。母親,永遠讓人牽挂。
02 萱草,令人忘憂。
《詩經》中有一首詩,寫妻子思念丈夫遠行出征的,其中最後一句:“焉得谖草,言樹之背。願言思伯,使我心痗。”女子懷念征戰的丈夫,憂思不絕,痛心疾首,因此想尋到一株萱草,種到北堂去,使得能稍稍忘記思念之苦。可是一心思念自己的丈夫,使得心病恹恹啊。
人們說,萱草有其獨特的俊秀美麗的外觀,更有其清秀宜人的氣質和風姿,一見賞心悅目,二見忘憂解愁。
《博物志》也有記載:"萱草,食之令人好歡樂,忘憂思,故曰忘憂草。
世上不生後悔藥,卻有忘憂草。在這阖家團圓的日子,中國人最重要的除夕,送你一株忘憂草,不管經曆過多少委屈和風雨,要放下憂愁,忘卻一切不愉快的事。
03 萱草宜男
傳說古時婦人懷孕了,欲得男孩,便佩戴萱草,還與石榴相配,寓意“宜男多子”。
南朝梁元帝蕭繹《宜男草》詩:“可愛宜男草,垂采映倡家。何時如此葉,結實複含花。”
04 不随黃葉舞秋風
萱草,因其花的顔色呈金黃色而名黃花菜,據其形态像金針而取名為金針菜。
李時珍《本草綱目》說:“萱,宜下濕地,冬月叢生,葉如蒲蒜輩而柔弱,新舊相代,四時青翠,五月抽莖開花,六出四垂,朝開暮蔫,至秋深乃盡,……今東人采其花跗幹而貨之,名為黃花菜。”
它不僅花色鮮豔美麗,其綠葉叢生也極為美觀,但它從不以豔麗多姿招搖,而更願意以莖護土,以花育人。能進《本草綱目》的,也證明了它的獨特價值,其花、莖、葉和根均可入藥。
中醫裡說其性味甘、涼,具有很好的利水涼血、安神明目、健腦、抗衰老功能,并能顯著降低血清膽固醇含量,所以對于體弱的腦力勞動者及高血壓患者有好的保健作用。
它的滋補作用也很好,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的青少年及孕婦、産婦、病患者,可以經常食用,對健身益智十分有益。
忘憂草如母親,美麗,賢良,勤勞,樸實,全心全意。
謹以此文,獻給剛經曆過疫情劫難的年邁母親,那個世界上最無私、最具奉獻精神和犧牲精神的媽媽。
新的一年,願與你共赴海角天邊。
祝福所有的家人們都能笑如萱草,情意百合!
第一時間觀看可以關注 業主發布 公衆号張小斐又唱起了萱草花,那是最有中國特色的花,春節來臨,共賞中國的母親花
小兔動動手,願你生活美。
聲明:部分圖片素材來源于網絡,轉載分享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