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氏盤,又稱夨人盤,西周晚期青銅器,因銘文中有“散氏”字樣而得名。清乾隆年間出土于陝西鳳翔(今寶雞市鳳翔縣),現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
盤高20.6公分,腹深9.8公分,口徑54.6公分,底徑41.4公分。
圓形 ,淺腹,雙附耳,高圈足。腹飾夔紋,間以獸首三,圈足飾獸面紋。内底鑄有銘文19行、357字。記述地是夨人付給散氏田地之事,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
散國位于陝西寶雞鳳翔一帶,西北方與夨國為鄰。青銅器斷代上一般将散氏盤定為周厲王時器。
被譽為“晚清四大國寶”(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盤、散氏盤)之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