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識免費培訓課上了一堂又一堂。
隻要有需要這抹“藍”就會出現。
夏天要頂着高溫、穿着密不透風的工裝進行救援。
多次完成大型活動安保工作。
救援時遇到複雜情況,隊員隻能拽着充氣船在水中行進。
隊員們正在進行地震救援培訓演練。
核心提示:他們,一次次頂着星星、迎着曙光,鑿開冰封的湖面搜尋溺水者,在湍急的水流中冒險救援,在大型活動現場做救援保障,在寒風中尋找走失者……每當你有需要時,就能看到那抹熟悉的“藍”。
從陌生到熟知,大慶人記住了藍天救援隊這個名字。
他們走進學校、社區、廣場,給孩子普及安全知識,給市民和企業培訓救援、急救技能……
衆所周知,不僅他們做的這些都是無償的,就連救援中使用的設備也是自己“搭”上工資買的。然而,建隊10多年了,至今,還沒有屬于自己的隊部。眼下,他們借用的房子要歸還,可下一個“家”還沒着落。
誰能給“藍天”一個家,讓他們有一個接聽救援電話、存放救援設備的地方?
“藍天”盼望有個“家”
無奈、急切的大慶藍天救援隊,希望能夠盡快得到援助。
因為,下一場救援不知在何時,而救援熱線和救援設備不能無處安身。
焦急之下,“藍天”向社會各界發出求助。
“我想有個家,不需要太寬敞,隻要能放下隊裡的全部家當;我想有個家,不需要太明亮,做公益救援的人心裡都充滿陽光;我想有個家,哪怕隻是一個閑置的廠房,給所有救援裝備一個存身的地方。”
“聰明如你,一定知道我就是大慶藍天救援隊!建隊10年了,我始終沒有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家。”
“最初,我颠簸在隊友的車裡,居無定所,有救援了就随時跟隊友奔赴救援一線;然後,我又住進隊友的汽修廠,總算有了一塊栖身之地。2016年元旦,在愛心人士的捐助下,我總算有了一個漂亮且溫暖的家。2018年,我們又有了一個更好的港灣。但,限期搬離的信息,攪亂了正在保障路上的隊友們,我又成了無家可歸的遊子。”
“我想有個家!無償幫助别人我無怨無悔,同時也期待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伸出援手,讓我後顧無憂,竭盡所能地為深處逆境中的人們提供幫助!如果您有合适的場地并願意提供給我們使用,請與我們聯系。”
接到又要搬家的消息時,藍天隊員正奔赴在救援的路上,眼看着救援設備無處存放,大家的眼裡都是無奈。
“如果沒有場地放設備,不僅耽誤救援時間,而且,私家車裡已經裝不下我們的設備了。”藍天隊員說。
建隊10年沒有“家”
他們一次次逆流而上搜尋失蹤者,鑿開冰封的湖面、冒險徒手打撈……每一次救援,他們都在竭盡所能地挽救生命。
從前大慶沒有“藍天救援隊”,他們跑到省城入隊;現在,大慶市民有需要了就能想到“藍天”,大慶市藍天救援隊,在市民心中占據着重要位置。
救援過程中,當他們親手将已無生命體征的溺水者交到家人手中時,他們的心比身體更“累”,他們無法忘記那些眼淚和痛徹心扉的哭喊。于是,他們一邊把工資掏出來增加、更新救援設備,一邊加大無償給市民、企業培訓救援、急救知識的力度,他們走進社區、學校、廣場,盡力讓更多人了解、掌握這些急救的辦法。
在公益路上,他們一直在努力地奔跑着。
隊長陳志剛說,一面希望隊裡能不再因錢發愁,這樣,每一次執行救援任務時,隊友們就能輕裝上陣,讓他們隻把心思花在提升救援技能上。而另一面,沒有經費的公益路走起來确實挺難,尤其是,他們的救援設備在救援中會有損耗,而每一樣救援設備都是隊友們自掏腰包購買的。
現在,找房子是他們眼下最大的難題。
或許,你曾被大慶市藍天救援隊“救援”過;或許,身邊人遇險時,你曾撥打過他們的救援熱線;也或許,你目睹過“藍天人”救援的現場,聽過藍天隊員的培訓課,在河邊看到過他們的救援熱線……
希望有愛心的你能給“藍天”一個“家”,支撐他們在公益的路上走得更遠。大慶市藍天救援隊隊長陳志剛的13904591193。
文/大慶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谷淑敏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