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斑秃是啥因果

斑秃是啥因果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4 19:54:44

看看新聞Knews綜合

2022-01-10 14:46

樂山大佛“又染舊疾”。距離上一次大規模修繕完成還不到三年,苔藓、叢草灌木又爬上大佛身體,大佛面龐局部發黑、胸腹部有水滲出。

為徹底解決樂山大佛屢屢臉花鼻黑的問題,1月8日,四川省文物局組織多位全國知名專家,在四川樂山市召開石窟保護座談會,為樂山大佛石窟會診,實地查看病害、深入展開讨論,為樂山大佛把脈問診。

根據專家會診,由于氣候潮濕、雨水多、依存岩體性質等因素,長期以來樂山大佛的水害、生物病害、風化病害、修複層開裂剝落等問題突出,大佛存在多種病害,而最主要病根在水害。

斑秃是啥因果(臉花鼻黑樂山大佛又染)1

樂山大佛是世界現存最大的石刻坐佛,通高70多米,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巨大的佛像開鑿在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彙流處的紅色山岩體上。專家介紹,由于樂山大佛位于三江交彙處長期露天保存,且本體為脆弱紅砂岩,有的岩體表面明顯泥沙化,用手指輕輕一蹭便可能脫落。此外,大佛所在地年降雨天數超過180天,雨水和崖壁滲水直接侵蝕大佛本體,不斷誘發各種病害。

其中,影響大佛表面形象的主要是生物病害,一類為苔藓、地衣及黴菌等,主要發生在大佛頭部、胸部;另一類則為雜草及樹木發育,在佛上半身及環繞的崖壁上比較明顯。

在前幾次的大規模修繕中,還出現過大佛頭部發髻的附加層材料出現裂紋和脫落,并緻使部分發髻裸露;大佛頸部修繕材料起鼓崩裂;胸腹部多處起鼓并出現較長裂口,且開始與大佛基岩脫離,威脅到大佛本身的安全和遊客的安全。

斑秃是啥因果(臉花鼻黑樂山大佛又染)2

而在遊客們眼中,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大佛的鼻子總是黑黑的,面部也多有黑斑。因為大佛的鼻子内部骨架是木結構,木質更易滋長微生物。這也是每次修繕後,大佛鼻子都率先變黑的原因。

事實上,自1914年以來,樂山大佛先後進行了七次較大規模的表面修複,但都沒有系統性地從根源上解決問題。而早在1991年,有關部門就組織力量對大佛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研究,當時的研究結論是,要想真正保護好大佛,應當治理其排水系統。但過去幾十年,粉刷卻幾乎成了大佛曆次修繕與搶救工作的重心。

在2001年,被稱作“樂山大佛建造史上最大規模的維修保護工程”拉開帷幕,但在具體施工中,排水項目不見了。一位參與修繕工程的專家表示,沒有獲批的原因,在當時,一是缺乏前期研究數據,難以保證治水工程的效果;二是經濟原因,當時幾十萬的經費就是大項目了。2018年10月到2019年4月,樂山大佛再次迎來大體檢,文物工程分為日常維護、搶險工程、修繕工程和重建工程,但這項工程依然不包括水害治理。2021年,樂山大佛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再度向國家文物局申報大佛治水項目,仍未獲立項。

那麼,早在30年前就認識到的水害問題,為什麼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呢?曾負責樂山大佛胸腹部開裂殘損區域搶救性保護、前期研究及勘察設計項目的中鐵西北科學研究院文保中心副主任孫博表示,樂山大佛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美譽,這句話也體現了樂山大佛的兩個特點:一它是一個70多米高的大佛,二就是它完全暴露在自然環境下。要治理樂山大佛的話,就相當于要治理樂山大佛所在的整個山體,必須要進行多學科的前期研究,如對山體進行詳細的地質勘察,搞清楚水的來源和山體的徑流;要建立相關的水文地質模型,還要進行和水害相關的其他的衍生病害調查,這些都需要大量的數據來支持,需要2到3年的時間整體進行詳細調查,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孫博同時表示,樂山大佛保護還有一個難點,要這麼重要的世界文化遺産地開展工作,需要四川省文物局和國家文物局都批準項目的實施,要遵循文物保護的原則,做這些工作之前都需要有大量的基礎數據或者基礎工作來支撐,不立項就沒有大量資金來開展保護性工作,隻有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以及政策上的支持,大佛的保護性工作才能真正落地、推進。

好在系統性整體性保護已經成為共識。2021年5月,樂山大佛石窟研究院成立;同月,四川石窟寺保護研究院成立。如今,樂山大佛文物保護專家座談會借腦全國頂尖石窟保護專家,也讓樂山大佛的系統性保護看到了希望。在座談會,樂山市長陳光浩表示,将從今年開始,拿出景區經營性收入的5%用于文物保護。

滿臉“淚痕”的大佛,期待能夠早日重生。

(看看新聞Knews:崔信淑 周缇 陳昱卉)

斑秃是啥因果(臉花鼻黑樂山大佛又染)3

斑秃是啥因果(臉花鼻黑樂山大佛又染)4

斑秃是啥因果(臉花鼻黑樂山大佛又染)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