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十條儒家思想

十條儒家思想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25 16:14:38

儒家思想不僅是封建社會人們生活的指導原則、行為規範,而且已經完全成為了人們的日常思維方式,因此,不管你識不識字,懂不懂儒家思想,你都在有意無意地踐行着儒家理論,接受着儒家思想規範的約束和指導,基于此,我們十分有必要了解一下儒家思想所蘊含的有關知識。

十條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有關的知識)1

一、儒家思想的概念及其特征

1.儒家思想概念及包含的内容 ,儒家思想是一門注重“人道大倫”,推衍“愛與敬”,是承襲了殷商以來的巫史文化,發展了西周的禮樂傳統而形成的理論學派,是先秦時期諸子百家中表達最充分的顯學,它包涵三個内容,儒學、儒教和儒家。儒學意指一種學說或思潮。儒教則是指帶有核心崇拜或引導意義的信仰。而儒家則是指階層。

2.儒家思想的幾個主要特征 脫胎于周朝禮樂傳統的儒家思想,特征衆多,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征:是各門各派都以孔子為宗師和思想領袖,即宗師孔子;是崇拜堯舜,效法周文王、周武王,即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是以《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樂經》等所謂的“六藝”或“六經”為經典,即以六藝為法;崇尚禮義,主張以禮治國和“君臣、父子、貴賤、親疏等内容的“人道倫理”;善用或多用“仁義禮智信”以及“忠孝節義”等字眼,這些概念構成了儒家思想的架構和思想外殼;是學說的地位和價值,來源于為統治階級辯護和出謀劃策,以及教化民衆安分守己的主張。

二、孔子及儒家思想成為統治階級正統思想的原因

先秦時期百家争鳴,各種學說紛紛湧現,且争相向君主獻媚,為何在漢朝中後期儒學能異軍突起,一躍成為主流文化和哲思?概括起來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儒家“述而不作”,且消化和容納了其他學說的觀點,因此,可以說儒家學說是冠了儒家之名的綜合學說;

2.儒家學說為迎合君主而提出的三個政治主張,比其他學說更實用和圓滑。首先提出了維護專制制度“忠”的主張,“臣事君以忠”。與此同時,從利于鞏固君主統治的角度出發,又對違背“道與禮”的君主提出了批評,站在了道德制高點上了;最重要的是在教育民衆安分守己的同時,告訴他們前方有一個理想國。如此這樣這個理論與法家、道家等學說相比,就有了更大的彈性空間和想象空間,且誰都可以從其理論中找到有利于自己的說法或麻痹自己的精神寄托。

3.儒家思想是唯一不是靠神秘力量籠絡信衆,而是靠以人性理念為核心的學說,實質上就是政治倫理,道義原則,日常施政時其實難以擺脫和抛棄掉它的,不得不用之。

4. 中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孔子删改的《詩經》、《尚書》,訂制的《禮記》、《樂經》,稱贊的《周易》,創作的《春秋》。漢朝時采用中原文化治世,由此,由宗經而崇儒尊孔。

總之,道家高冷的面孔和避世的主張,君主靠不上,法家又太膩乎,對君主、對權利、對現實不管怎樣,一律迎合、一味肯定,一切為君是從,如此便造成了政治上的僵化,同時使自己的學說也失去了調整餘地,而儒家則不然,它在肯定實際存在的社會和政治關系的同時,又不滿足現狀,多數時間對實際政治采取批評的态度,但他們尺度拿捏的很好,這樣批評不是否定,而是以肯定為主調,希望改善和改良。

儒家政治理論在肯定了現存的政治秩序同時,在這個前提下指導人們批評現實,目的是求得貴賤有等的和諧,雖然對統治階級有批評,但絕對是有利的。所以說孔子這個聖人,是權勢者的聖人。

儒家的政治理想和基本政治原則,把肯定現存的社會基本秩序和批評弊政、改良現實妥善地結合在一起,這種理論即能滿足統治階級當權者的需要,又能為圖謀改良政治的士人的政治批評提供理論依據,同時,也為奮鬥着的普通大衆提供了改善處境的希望,具有廣泛的适用性。唐朝李世民與魏征的表現,就是教科書般的儒家思想應用,皇帝虛懷若谷,大臣敢言直谏,對百姓而言,昭示着苦難會過去,會好起來。

三、儒家的派别

每一個學說都不是鐵闆一塊,儒家也不例外,孔子去世後,儒家列分為八派,後世根據八派的思想觀點和作派稱它們為:大儒、小儒、雅儒、俗儒以及散儒、賤儒、假儒、魯儒等八派。八派的區分标準衆說紛纭,莫衷一是,所以,這裡就不做具體闡述了,大家從各派名稱叫法上,就大體能揣摩出它們的正與偏,貴與賤了。

另外說一句,墨家在墨子死後也裂分為三,稱遊俠派為“秦墨”、論辯派為“楚墨”、遊仕派為齊墨。至于其他學說,就不再贅述了。

四、儒家經典

儒家的言論和思想皆出自儒家經典著作,儒家經典著作就是《十三經》,宋朝朱熹根據新儒學理論的框架要求,将《十三經》編纂為《四書五經》,下面我把發展變化脈絡捋一下。

1.先秦時期即秦始皇統一之前,中原文化經典著作主要有六本書即所謂的六經,它們是:《詩經》、《尚書》、《儀禮》、《樂經》、《周易》、《春秋》。

2.西漢建立初期,雖然劉邦祭了孔,但他并不贊同儒家主張,采用的是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治國,漢武帝時,采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開始以中原傳統文化為統治思想,于是,将中原文化的經典著作《詩經》、《尚書》、《儀禮》、《樂經》、《周易》、《春秋》等稱為經,因《樂經》在秦始皇“焚書坑儒”中被燒毀了,隻剩下了五經,漢武帝設五經博士加以研究。

3.東漢時期,在漢武帝五經基礎上又加了《論語》、《孝經》兩經,經書變成了七本經。

4.唐朝時期又在《七經》的基礎上加上了《周禮》、《禮記》、《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爾雅》等五經,這樣經書變成了十二經。

5.宋朝時又在唐十二經的基礎上又加上了一本經《孟子》,這樣經書就有十三本了,史上稱為十三經。

6.南宋朱熹在十三經基礎上,進行整理注疏,并提出了《四書五經》說法,這個提法後來就被固定下來了,并成為了明清時期的統治思想。四書有四本書,包括:《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五經則指:《周易》、《尚書》、《詩經》、《禮記》和《左傳》。

說明:(1)《禮儀》包含《禮記》、《周禮》和《儀禮》三本書的内容,也就是說,禮記》、《周禮》和《儀禮》是從《儀禮》章節中分出來的。《禮記》講禮的規則,《周禮》講的是周朝的典章制度,《儀禮》就是講行禮的規範規定,《禮記》最重要,孔子的“克己複禮”,複的就是《禮記》中的禮。同時,《大學》和《中庸》又是從《禮記》中分出來的。《左傳》、《公羊傳》、《谷梁傳》是解釋《春秋》的著作。(2)明清的科舉考試,不考沒用的詩賦,隻考《四書五經》及朱熹《四書五經章句集注》的内容,《四書》内容全部考,《五經》隻考一經,考試時你熟悉那一經就選考那一經,是不是也有點人性化?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減輕負擔和深入研究。(3)關于“章句”、“注”和“疏”。對經典原句的解釋稱“章句”和“注”等,再對“章句”和“注”等進行解釋,就叫“疏”了。對儒家思想而言,經典著作隻是提供了理論架構,解釋權更為重要。

五、儒家提出的所謂“美政善策”

拼命為維護封建專制制度“鼓與呼”的儒家,為君主提出了“尊五美”、“屏四惡”的謀與策。

五美”: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嬌,威而不猛。大意是:君子要給百姓以恩惠,而自已不用耗費;驅使百姓勞作,但又不讓他們怨恨;滿足正常需求就行,不要追求貪圖财利;莊重而不傲慢;威嚴而不兇猛。

“四惡”: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緻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大意是:如果犯了錯,事先不進行教育就殺,這叫虐;事先不告誡不打招呼,而要求馬上做事成功,這叫暴;很晚才下達命令,卻要求限期完成,這叫賊;同樣是給人東西,拿出手時顯得很吝啬,這叫有司。

“尊五美”、“屏四惡”是儒家政治主張的基本點,具有典型的民本思想,富有價值。

六、特别說明

1.儒家思想往往側重從總體上論述如何鞏固統治秩序,對當時的可行性政策缺乏研究,所以,容易被排斥在實際政治活動之外。

2.儒家強調的“和為貴”之“和”,不是要消滅或消除高低貴賤上下之别,而是在肯定和承認“别”中求和諧,實現“和”的路徑是“忠恕”。

3.儒家提出的“惠而不費”所謂美政,類似民間“送幹巴人情”的作法,要求君主“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即要允許民衆去做對那些對他們有利的事情,民得了利,君主也不費,同時還獲得了美名。

4.“忠恕”的觀點包含兩個層面的要求,一是“忠”的意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二是“恕”的意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克己”的路徑有:自約、自戒、自訟、自省和自責等。

6.儒家主張人治,把政治視為道德的延伸和外化,從而掩蓋了政治權力和暴力的本質,對民衆有欺騙和愚弄作用。同時,把道德看的重于政治,多半會把政治拖向保守,道德可以培養出仁人志士,但更多的是教人守成,儒家難于進取,利于守成,原因就在于此。

儒家思想以傳統封建社會為物質承擔者,而傳統封建社會以儒家思想為精神承擔者,傳統社會的瓦解,緻使孔子聖人權威喪失。但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中國人代代傳授的不外《四書》、《五經》。中國人基因中的責任思想(以天下為己任)、忠孝思想(仁、義、禮、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倫理思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儒家思想與專制統治結合的結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