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樓塌了
“還錢!還錢!還錢!”“什麼時候安排退款?什麼時候停止裝死?”“要麼退錢,要麼倒閉”……
打開微博搜索“Owhat”,粉絲的憤怒幾乎溢出了屏幕。然而就在一年前,它還遠不是這副光景。彼時的Owhat是國内最大的粉絲集資平台之一,有超過5000家粉絲站入駐,月交易金額達到200多萬,是名副其實的飯圈“淘寶”。
聲勢浩大的“讨錢”浪潮來自于今年10月14日Owhat發布的公告。在長達近半年的提款困難後,Owhat發布了“停止一切銷售活動,并将全部貨款退還給粉絲”的公告,但從如今的運作看來,這隻是一張空頭支票。
總額近千萬的欠款誰來賠、怎麼賠、什麼時候賠依舊是一個未知數。關于這次欠款風波,有粉絲調侃道,“在Owhat面前,不管你是内娛粉韓娛粉還是秀粉,紅人粉還是糊糊粉,人人平等——平等地要不到錢。”
作為昔日最大的明星購物平台之一,Owhat變成“飯圈江南皮革廠”,必定不是一夜之間的事。
錢去哪兒了?“不是沒有擔心過會出事,但沒想到這麼嚴重”,提起Owhat,某粉絲站的負責人小娜歎了一口氣。
Owhat的成立,順應的是流量時代的粉絲需求。2014年堪稱内娛流量元年:TFBOYS在第二屆“音悅V榜年度盛典”中一舉奪得“最具人氣歌手獎”,EXO的中國成員也相繼解約回國,内地偶像市場正駛向前所未有的高峰。
同年,電視劇《古劍奇譚》爆紅,男主角百裡屠蘇的飾演者李易峰在“藝人新媒體指數榜”連續霸榜78天。以此為标志,“打榜”這一概念橫空出世,“榜單排名”成為了衡量藝人人氣和商業價值的新指标,給了粉絲們以金錢和時間支持自己偶像的直接途徑。
成立于此時的Owhat不能不說是生逢其時。由北京全星時空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Owhat将自己定位為“明星生活方式購物平台”,成立後不久便收獲了35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開啟了将粉絲經濟從線下轉入線上的先河。
粉絲經濟的火熱,也讓它獲得了資本市場的認可。2016年,Owhat母公司北京全星時空科技有限公司還完成了來自太合娛樂的A 輪融資,數額超過千萬人民币,也足以看到産業鍊上遊對這一新興粉絲購物平台發展前景的肯定。
彼時的Owhat有着極為友好的粉絲站入駐條款:粉絲站無需辦理營業執照即可入住經營成為商家,向消費者出售商品;Owhat僅提供資金的暫時存放,商家的提款請求被審核通過後便可在三個工作日内收到貨款。門檻低、提款簡單是Owhat吸引粉絲站入駐的兩大核心優勢。
與淘寶、微店等平台實時監管商品的制作銷售過程,需要用戶确認收貨商家才能拿到貨款的機制相比,Owhat的規則顯然在如何吸引粉絲站入駐上下了大功夫:先降低門檻,喜迎八方來客,再大開方便之門,減輕制作環節粉絲站墊付貨款的壓力。成立之初,Owhat更是拿出大筆資金,給予入駐粉絲站1000元的“追星資金”獎勵。
“當時圈内有點能力的站子幾乎都開始在Owhat上賣周邊了。”小娜回憶道。一心要做好線上粉絲經濟的Owhat,在短期内急速發展成了飯圈最大的交易平台之一——
公開數據顯示,成立兩年後,Owhat便吸引了超過250家娛樂公司和1000餘家粉絲站入駐;且注冊用戶50%以上都在平台進行了消費活動,人均金額達到500元;2018年單年,Owhat交易額增長至6億元,2019年,超過5000家粉絲站入駐Owhat,月交易金額突破200萬。
發展數年,Owhat一直是多數粉絲心目中體驗感最好的平台之一。但今年年初,這一切發生了變化。
小娜告訴毒眸,Owhat的提款周期在2021年初突然大幅變長,從前審核到打款隻需要三個工作日,後來兩個月以上都無法到賬。而這并不是偶然現象,幾乎所有粉絲站都發現,從Owhat這裡取錢沒那麼順利了。
對于這一情況,Owhat客服方給出的統一解釋是“提款人數多”“因疫情影響,處理時間變長”,而一直與Owhat合作愉快的粉絲站們也接受了這一解釋,并未起太多疑心。
直到2021年5月,危機第二次爆發,大批粉絲站發現“取錢難”變成了“取不到錢”。提交的提款申請被以各種各樣的理由拖延或駁回,“取款人數過多”“訂單上傳錯誤”“不符合提款規定”……甚至一些已經通過審核,進入待打款階段的貨款,也被駁回而隻能從頭開始申請流程。
“取錢靠運氣”的僵持狀态持續到了九月,粉絲站們沒有等來資金的正常到賬,卻收到了來自Owhat的單方面通知:所有店鋪需要進行店鋪主體登記辦理營業執照,才能繼續正常經營并申請款項提現。而對于已經四個月沒拿到貨款的粉絲站們來說,再自掏腰包在短時間内辦理營業執照絕非易事。
但事實證明,營業執照也隻是Owhat的緩兵之計。截至10月,已有多個粉絲站發布聯合公告稱,在辦理營業執照并通過審核後,發起的提款申請依舊被駁回。此時Owhat的窘境已經被暴露無遺:不是不想給錢,是給不出錢了。
面對各個粉絲站的反複質問與不斷緊逼,Owhat最終攤牌了。
10月14日,Owhat發布公告,稱将無限期停止所有粉絲站的交易和提款活動,剩餘款項将退還給粉絲。
時至今日,提及此事,小娜依舊覺得氣憤不已:“半年過去突然說要退款,什麼都亂套了,很多周邊都已經制作完成并且發貨了,代購的商品也已經發給粉絲,中間還有其他應援項目,所有資金都是我們自己墊付的,難道我們要因為你Owhat的不負責就去耽誤正常應援嗎?能開始退錢很好,可是這麼大金額,涉及這麼多站子,為什麼不和我們商量一下?”
而這項公告裡,還缺少最重要的兩條信息:退款路徑和退款時間。“‘24小時内退款到賬’隻是客服給我們的反饋,并沒有來自官方的公告通知,退款要經過哪個交易賬戶也沒有說清楚。”小娜指出。
Owhat公告的含糊其辭很快反映在了行動上:客服口中的退款周期從24小時延長到15個工作日,直到現在兩個月過去,大部分粉絲依舊沒收齊自己的貨款。粉絲站還漸漸發現,Owhat在“假退款”。
小娜所在的粉絲站整理了後台顯示“已退款成功”的訂單,聯系粉絲希望可以通過其他渠道補齊預先墊付的貨款減少損失,才發現很多粉絲根本沒收到錢。“這樣我們在後台也沒辦法跟蹤退款情況,隻能囑咐大家登記好自己的訂單信息。”被”假退款“的粉絲們無法通過粉絲會渠道聯合追責,維權難度也大大提升。
Owhat的出爾反爾還在繼續。随後不久,Owhat提出将根據交易時間和信息登記時間進行分區退款,看似井然有序,但根據公開數據計算,Owhat每天平均處理訂單量為約200個,大概兩天左右可以完成一個區的退款,而此時的訂單排區編号已經超過600個,也就是說按這個速度,Owhat要将近三年才能完成全部退款。
還有粉絲發微博稱,自己的區号明明在官方進度之前,卻并沒有收到退款,#Owhat虛假退款#這一詞條也被憤怒的粉絲們刷上了千萬閱讀。
粉絲們最終選擇了報警。據不完全統計,此次事件共涉及粉絲站上百家,僅僅是其中18家已公開欠款的粉絲站,總金額也高達279萬以上,實際總金額預估在千萬級别。多名粉絲站發布聯合聲明稱,他們試圖前往Owhat母公司太合音樂磋商,但太合的表态是“不願提供任何解決方案”;而聯合報警的結果,現在也仍舊未得到公開。
在某粉絲站公布的與律師的聊天記錄中,Owhat一直都在以“申請破産清算”為理由與粉絲站談判拒絕退款。而事實上,如果Owhat真的因為資金周轉不善申請破産,粉絲的欠款恐怕真的無法追回。
按照《破産法》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破産債權的清償順序依次是職工債券、各類稅款、大額稅務、法院判罰的賠償金。在Owhat現在的退款流程下,來自粉絲站的相對大額的欠款被分散為來自粉絲的多筆小額欠款,清償順序也随之後移。如果Owhat真的申請破産了,粉絲能否拿到退款還要取決于償還了前幾項債務的Owhat還有沒有繼續賠付的能力,而就現狀來看,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11月,有粉絲在天眼查APP上發現Owhat運營主體北京全星時空科技有限公司新增一條股權凍結信息,數額51萬人民币,更加深了粉絲們對于Owhat申請破産的擔憂。
“現狀就是隻能認栽。”小娜所在的粉絲站因為這場風波已經賠了一萬多元,她現在唯一慶幸的就是自己抽身夠早,沒有造成更大的損失。“想想那些賠進去六十多萬的站子,真是不知道要怎麼繼續了。”
從昔日的風光無限到如今的慘淡經營,Owhat現下的每一步困局都能在過去的經營中找到原因。飯圈紅利給予Owhat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價格。
Owhat一次性結清所有貨款而非發貨後分筆付賬,看似是與人方便于己有利的雙赢好事,卻給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給予粉絲站充分自由,對貨款隻是保管而不予以審核的做法,也因為監管不利而釀成大禍:2021年7月,前樸燦烈吧吧主唐甜甜私自侵吞了Owhat上共計1068萬的貨款,許多粉絲幾年前購買的商品至今未發貨。
而無需經營執照,降低準入門檻,确實行之有效地在短期内吸引了大批粉絲站入駐,可是在2021年8月,Owhat的母公司北京全時星空科技有限公司便被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照《無證無照經營查出辦法》第十四條給予了行政處罰,其原因正是因為平台監管不力,造成了粉絲站卷款跑路的惡性案件。
飯圈經濟野蠻生長,Owhat看似欣欣向榮,内部結構卻無比脆弱。
公開财報表明,Owhat自2016年後便再未進行大規模融資,有媒體報道,早在2019年下半年,Owhat便在不斷拖欠員工工資。“原本負責跟我們對接的客服在五月份就離職了,現在跟我們聯系的客服已經是今年換的第二個了。”小娜告訴我們。
Owhat的主要收益來源是提現手續費、交易中介費與資金存放的利息,發不出工資的窘境便證明了Owhat的資金鍊早已出現了斷裂。而公開資料顯示,自2016年來自太合音樂的大額投資之後,Owhat便再未進行過大規模的融資活動。
但Owhat并不是唯一一個倒下的粉絲集資平台。伴随着“清朗”運動的開展,誘導未成年人應援集資、高額消費等行為被重點打擊,在有關部門的要求下,桃叭、魔飯生pro、分子、超級星飯團等追星APP從蘋果App Store下架。雖然這些平台并未發生欠款事件,但對粉絲來說,消費渠道越變越少了。
購物平台的關閉并不能改變粉絲集資的硬性需求,但這些需求卻并沒有合适的平台來滿足。
大部分粉絲選擇了轉移陣地,可卻困難重重:“淘寶程序完善、安全度高,但手續繁瑣,審核嚴格,對于個人商家來說太不友好;而且隻有一筆帳單完成收貨後才能拿到貨款,大規模集資應援完全沒法進行。”小娜所在的粉絲站在此種情況下選擇的替代品——微店,雖然手續相比淘寶簡單,但也有提款程序複雜,商品審核嚴格等不便之處。
“還有的站子直接讓粉絲把錢打給工作人員私人賬戶,一旦有人想卷錢跑路,離開平台連查都沒法查。”小娜憤憤道,“而且離開平台的話,付款忘記備注、改收貨地址、退款……這些小事都需要工作人員一對一登記,執行成本是非常大的。離開平台的交易絕對無法長久進行。”
欠款風波尚未停息,交易平台紛紛倒下,可是圍繞偶像而産生的飯圈經濟,似乎并不會就此終結。亂象之下,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是建立更适合的交易平台,并加以嚴格緊密的監管。而這樣的平台何時能出現,粉絲們還在等待一個答案。
文 | 王梓越
編輯 | 符瓊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