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杜甫的唐詩,在我們的印象當中,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樣。杜甫一生仕途失意,尤其到了老年,貧病交加,但視覺寫出了很多反映當時曆史真實社會的詩篇。
這裡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慘狀的描寫,這裡有“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個人境遇,這裡也曾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的期望。
後人評價杜甫的詩歌風格,多以“沉郁頓挫”為評語,上面所寫到的這些詩句,都是這兩句評語。最直接的反映。但是杜甫的詩作風格并不單單是這一種,他也曾有過快意之作。
且看: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這首古詩的題目是《前出塞九首·其六》,當時的杜甫已經40歲。在這個時候,唐王朝還在繼續發展的階段,國力空前強盛,唐玄宗也開始開疆拓土,整個唐王朝在當時還處于對外擴張的狀态。
不過杜甫對于唐王朝的戰争路線不太贊同,對于唐玄宗窮兵黩武,提出了批判。在這首詩的前兩聯,作者好像是寫的就是戰場上所流行的口訣,“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要拉弓就要拉最強的,想要射箭,就要用最長的弓箭,因為這樣的殺傷力最大。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在戰場上要想取得勝利,面對對方的騎兵,要學會先射馬;在戰場上要想盡快拿到勝利,就要首先拿對方的首領開刀。
前半段,杜甫寫的是戰場上的戰法;在這首古詩的後半段,作者主要批判了唐玄宗窮兵黩武的政治策略。“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在杜甫看來,現在唐王朝在戰場上殺人太多了,應該有所節制,因為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邊疆,不可輕易侵犯。
“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邊疆戰争的目的,在于制止敵人的侵犯,豈能以殺傷性大作為打仗的目的和标準?
雖然整首詩的格調還是略顯悲涼,帶有批判意味的,但是這首詩的前兩聯,還是表達出了杜甫心中的那份快意。一代詩聖,我國古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就是杜甫。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