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不跟什麼人論長短

不跟什麼人論長短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3 02:17:07
廉頗者,趙之良将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将,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于諸侯。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缪賢舍人。——《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自古至今,國之強大無一不與内部和睦,對外團結有關。戰國時代,武有廉頗、文有蔺相如的趙國亦是如此。

本文是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第二課教學内容,我是@木段落,小學語文教師,分享一下我對此文的教學看法。

不跟什麼人論長短(無關背景隻談品性)1

作為一篇史料性質的文章,《将相和》在教學中主要側重于人物形象的分析,分析史料顯然是不正确的。

整篇文章分了三個部分:“完璧歸趙”、“渑池之會”、“負荊請罪”。這其中,人物的言語行為起着重要作用。

“完璧歸趙”中,面對着束手無策的趙國君臣。身為下等門客的蔺相如敏銳地意識到問題的關鍵在于“這塊璧”不能不給。但考慮到趙王舍不得,所以他決心靠自己的智慧來解決問題。

"我願意帶着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來換,我就把璧交給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來。那時候秦國理屈,就沒有動兵的理由。"

一身是膽,大義凜然。

不跟什麼人論長短(無關背景隻談品性)2

及至到了秦國,面對想吃白食的秦王。他用一個小計倆輕松過關——"這塊璧有點兒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現在璧在我手裡,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說着,他舉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和氏璧已經送回趙國去了。您如果有誠意的話,先把十五座城交給我國,我國馬上派人把璧送來,決不失信。不然,您殺了我也沒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國是從來不講信用的!"

這一次,蔺相如把握住了秦王的心思,也成功地救了自己。

機智如斯,應對如流,就是他的行為寫照。

這麼一個人才,趙王如獲至寶,立刻将其封為“上大夫”。而這一封賞,也為故事的進一步發展埋下了伏筆。

果不其然,吃了癟的秦國不會善罷甘休。沒幾年,就打算找回場子。

仗着國勢強大,他們搞了一場提前百年的“鴻門宴”,逼迫趙王渑池會面。去了會兇多吉少,顯而易見。

不跟什麼人論長短(無關背景隻談品性)3

于是,趙王又一次認慫。于是,蔺相如又一次火線救駕。

會面上,秦王逼迫趙王鼓瑟,意圖羞辱趙國。

"請您為趙王擊缶。"蔺相如決心幹一件大事。

秦王拒絕了。

"您現在離我隻有五步遠。您不答應,我就跟您拼了!"

視死如歸,針鋒相對。

“渑池之會”,秦王再次落敗。

踩着秦王落寞的背影,蔺相如登上了趙國的高位“上卿”。而這一次,趙國隐藏的矛盾也暴露了出來。

不跟什麼人論長短(無關背景隻談品性)4

身為軍人,不能以軍功位列高位,反而靠耍嘴皮子得到賞賜,這使得一班武将心中不服。尤以将軍廉頗,怨氣最大。"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麼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台!"

蔺相如到底識大體,知局勢,就故意避着廉頗,免得見面尴尬。

"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将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着廉将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啊!"

他的這一番話傳到了朝野上,廉頗也隻是一時氣憤沖昏了頭,此刻如醍醐灌頂,猛然驚醒。唇亡齒寒,國之将覆,将相豈能完全?

于是,老将廉頗身負荊條,赤裸上身,到蔺相如府上請罪。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不跟什麼人論長短(無關背景隻談品性)5

二人一番推心置腹,徹底消除隔閡。

文相武将,由不和轉為和氣,是之為《将相和》。

PS:這篇文章放到這裡,在當今台海局勢緊張的情況下,還是頗有一些深意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