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兩年前,一次偶然機會,随兒子一起體驗了一場親子CS大戰,随着戰鬥打響,雙方你攻我守,一會兒藍方這個中彈,一會紅方那個身亡“out”,大人小孩都樂在其中。戰鬥結束,做了一個ppt記錄了孩子們難得一次“戰争”體驗。
一場cs遊戲,怎麼和彈弓和撕名牌聯系起來呢?繼續往下看:
原來,我們要在生活中給孩子們講解兩個漢字:“戰”“鬥” 。這樣的學習是不是很酷?寓教于樂嘛!有機會我們再組織大家玩更多更好内容,這是後話。
其實,“戰”的造字本義:遠古士兵以彈弓、幹戈為武器打鬥拼殺。俗體楷書用“占”代替正體楷書的“單”。而這個單,就是“彈”本字。
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讓人不禁想起辛棄疾的詞: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
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說完“戰”,再來說“鬥”。鬥,本字“鬥”, 合并字“鬥”。就是說“鬥”和鬥合并為一個字,不過讀音不同。說到這,先發個牢騷,外國朋友總抱怨漢語難學,難就難,本身不是一回事的字,有時候不講道理的就給你合并了。有時候,不知道字的本義,即使是中國人,也不一定能完全弄懂。
這是“鬥” 和“鬥”字形演變,大家看,顯然是兩個字
鼓狀的器物,叫鬥。
這是“鬥” 三聲(dǒu)。下面是“鬥”(dòu)
看看古人造字,跟生活場景像不像,想不通幹嘛把這麼好的字合并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