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古代女子,大多想到的都是“低頭羞見人,雙手結裙帶”。她們待字閨中,溫柔如水又卑微似塵。
她們在男尊女卑的世界中逆來順受,唯命是從。在那種被陳規舊矩束縛的社會,女子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聽天由命。
然而在宋代,偏有一位女中豪傑。她擺脫世俗對女子的看法,從封建制度中覺醒,追求男女平等,不僅不依附于男人,還敢于挑戰權威。
批評歐陽修和蘇轼沒有水準,“寫的不是詞,是有标點的詩”,瞧不起柳永的詞“俗”,千篇一律。她不拘泥于琴棋書畫,反而更加精通“吃喝賭玩”,放眼天下大局,不似從前的女子“以井為天”。
她就是天下第一才女,李清照。而她暗諷其夫的《夏日絕句》更是流傳千古,被世人稱頌至今。
夏日絕句,映射當朝當年楚漢之争,西楚霸王——項羽不敵劉邦聰明狡猾,隻得帶領八百多人出逃,殺出重圍。
項羽衆人到達烏江江畔,隻要渡過烏江,必然可以卷土重來。然而項羽卻認為自己“無顔面對江東父老”,辜負了衆人的期望,因此自刎于烏江。
李清照的《夏日絕句》除了在贊美項羽的英勇豪氣以外,還有什麼其他的用意呢?世人又為什麼說李清照罵人不帶髒字呢?
這首聞名天下的詩文,誕生于大宋靖康之亂的戰火中。當時李清照正在與自己丈夫趙明誠的逃難途中。
那時李清照所處的宋朝發生了戰亂,金兵入侵中原,北宋滅亡,城中一片混亂。然而身為建康知府的趙明誠,不但沒有帶兵平叛,反而舉家搬遷,逃離了建康。
衆人行至烏江,李清照看着戰火紛飛的大宋和落荒而逃的丈夫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夏日絕句》。
此文在稱贊英雄項羽的背後,暗嘲丈夫趙明誠和其懦弱無能的大宋,在國家危亡之時,如同鼠輩一般慌忙逃竄,沒有絲毫男子氣概,不顧家國,令人心中生寒。
也正是這樣凜冽的筆鋒立意,惹得後人對李清照的了解更甚幾分。她不是文文弱弱的封建女子,她是李清照,是喜歡喝酒賦詩,賭博遊玩,有自己獨立思想的“新時代女性。”
可是在那樣封建陳舊的社會,又如何會培育出如此張揚灑脫的女子呢?
公元1084年,蘇轼的徒弟李格非與當朝狀元王拱辰之女成婚後喜得貴女,李父思來想去,為愛女取名為李清照。
唐朝楊發《太陽合朔不虧賦》有雲:人動佳色,物含清照。“清照”二字寓意清澈明亮。可見李父僅僅是希望其女健康快樂,不惹塵世而已。
李家本就是書香門第,李父藏書尤其之多。于是李清照從小便耳濡目染,博覽群書。也因自幼深得父母寵愛,年少貪玩,愛好遊曆各處。
因此她年紀輕輕便寫下了《如夢令》這一著作,此文一經問世,就引起軒然大波,轟動了整個京師。
李清照年少成名,又加之父母寵愛,家底深厚,于是便更加“無法無天”,整日吃喝玩樂,吟詩作對。
18歲那年,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浪漫。“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那是李清照與趙明誠的初次見面。她在玩樂途中突然瞥見俊朗溫潤的他,慌亂之中跑掉了金钗,卻又在遠處假借嗅梅偷偷回望。或許是一眼驚鴻吧。年少時的心動皆在刹那,卻久久不肯忘懷。
那趙明誠呢?或許是因為那個害羞慌忙的女子太過可愛,偷偷回望的模樣太過熱烈明朗。于是四目相對,不過須臾,仔細斟酌,又皆為情意。
一位是名傳京師的第一才女,一位是風雅謙和的英年才俊,他們志趣相投,門當戶對,可謂是金童玉女,天作之合。曆經波折,兩人終于如願走到了一起。
心動先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那個時代,他們無疑是幸福的。
趙明誠自幼癡迷于金石文物,在他任職淄州知州期間,偶然獲得一份白居易手書的《楞嚴經》,此物珍貴異常,對于趙明誠來說更是可遇不可求,于是他在拿到此書的第一時間,便立刻返回家中,與愛妻共賞。可見二人志同道合,情比金堅。
除此之外,他們之間還經常玩一些小遊戲,比如“賭書潑茶”。茶餘飯後,二人對立而坐,随意說出一個典故,看誰能從一堆書卷中準确的說出典故的出處,精确到哪一卷,哪一頁,哪一行。輸的人則要懲罰喝茶一杯。
或許是因為李清照自幼博覽群書,李夫也藏書頗多,又或者是趙明誠故意謙讓,不忍嬌妻傷心。
于是李清照常常居于上風,而她又偏偏沉不住氣,經常得意忘形,将茶水灑得到處都是,惹得衆人忍俊不禁。後來被世人傳為佳話,津津樂道。
總有分離之時在趙明誠負笈遠遊期間,李清照日日“愁容滿面”,思慮再三,終于在“倍思親”的重陽節,寫下了《醉花陰·重陽》,向遠方的丈夫訴說心中的愁苦寂寥。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此文不提思念,又句句都是思念。她身處優渥的環境中,卻并不自知,隻因她每時每刻都沉浸在思念丈夫的漩渦中,日漸消瘦。
然而命運并未一直善待她,再美的煙火也終将散落。
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趙明誠因病去世,她雖嫌他懦弱,卻也終是失去了自己的摯愛。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他走了,徒留她一人于世間輾轉。幾番輪回,才發現再濃烈的酒也不敵現實殘酷的冰冷。花不是花,雨不是雨,遍地殘枝落葉,雨搖風墜。恍惚間,似有茶香,卻不見舊人。
人生已過半載,巾帼不讓須眉逃亡南渡的李清照生活潦倒,境況大不如以前,看着硝煙漫天,戰火綿延。她孤身一人,空有一腔熱血,卻不知如何揮灑。
縱然滿腹經綸,卻毫無用武之地。重文輕武的大宋縱是再繁榮,也不及金人一尺長劍。因金人扶持了僞楚,僞齊兩個傀儡政權。
李清照寫了《詠史》,兩漢本繼紹,新室如贅疣,所以嵇中散,于死薄殷周!這首五言絕句暗諷了一味求和自保的權臣,表達了李清照的愛國情懷!
世人皆贊她才華橫溢,文采斐然。我卻以為不然,其實更令人欽佩的是她藏于内心,又點點溢出的愛國豪情。”巾帼不讓須眉‘’掩于唇齒,匿于年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