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稍早些時間,日本媒體官宣,商界奇才稻盛和夫已去世,終年90歲。
在中國人的印象裡,他似乎有着多重身份,每一個都光彩熠熠:
那個寫出過《活法》、《幹法》、《心法》等一系列優秀作品的人生哲學家;
那個創立兩家世界500強,吸引馬雲專程飛去日本讨教經驗的”經營之聖“;
那個78歲臨危受命,讓瀕臨破産的日本航空起死回生的商界傳奇。……
由他一手締造的一切輝煌成就,在今天過後,都将成為曆史。
而這段餘溫尚存的故事,還要從南九州鹿兒島縣的那個問題少年說起。
讀完他的故事,你将不難理解,成功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沉醉于所做之事的人。
會哭的孩子,也未必有糖吃
1932年,稻盛和夫出生在日本九州島南部的鹿兒島縣,是家中的第七個孩子。
稻盛和夫的母親紀美,是典型的日本家庭主婦,每天全部的精力,都被孩子們此起彼伏的哭鬧聲消磨殆盡。
我們常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吃,可一旦家中會哭的孩子不止一個,這個招數顯然不再百試百靈。
讀小學時,有次稻盛和夫在學校與同學打架,哭着跑回家求助母親。
然而,母親卻根本無暇管顧,隻遞給他一根木棍,大聲呵道:”那就去打回來!“
受這樣的家庭環境影響,稻盛和夫小小年紀便養成了相當強的自我管理能力。
不僅如此,由于在家庭中毫無外力可借,他慢慢形成了一套獨屬于自己的交際之道。
母親為自己去學校準備的小吃,稻盛和夫常會拿出來與小夥伴們分享,不計較得失。
有擔當,也會籠絡,當然最關鍵的是”會耍木棍“,憑借着原生家庭賦予的諸多性格特質,稻盛和夫逐漸成為了同學之間的孩子王。
在蕭條中飛躍的大智慧
不過,在學生時代,“善交際”并不足以成為最值得驕傲的特質。
畢竟,在東亞三國的父母眼中,孩子是否優秀,向來都是唯成績論。
在校讀書時,稻盛和夫實在算不上聰明,經常考試不及格,這也導緻醫科出身的他,在畢業後無法對口就業,隻好去了一家陶瓷廠做實驗員,搞新産品研發。
比起曆史悠久、工藝精良的中國陶瓷,日本的陶瓷産業在國際上向來排不上号,這也導緻稻盛和夫所在的陶瓷工廠經常财務緊張,三天兩頭發不出工資。
面對這樣的尴尬處境,與稻盛和夫一同入職的四位工友陸續離職,各奔前程,隻剩稻盛和夫一人留守實驗室。
故事的結局,站在2022年上帝視角的我們,都已經知道了。
破釜沉舟的稻盛和夫,将鋪蓋搬進了實驗室,吃住都在這方寸空間裡解決,發誓要帶領工廠逆風翻盤。
他在大腦中一遍遍推演産品的優化方案,不斷地改進現有弊端,硬是搞出了一項世界領先的發明專利,讓瀕臨破産的工廠起死回生。
1959年,年僅27歲的稻盛和夫自立門戶,創立了京瓷公司,并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内,都親自擔任研發團隊帶頭人。
有一次,稻盛和夫的團隊承接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訂單,需要研發一款前所未有的陶瓷産品。
經過了數月的反複實驗和原料調整,京瓷終于拿出了一款令客戶滿意的産品設計方案,團隊中所有成員都如釋重負。
然而,作為乙方領導的稻盛和夫,卻執意将這版設計駁回,理由是,自家的設計團隊沒能設計出“我心中所見的鮮亮陶瓷的模樣”。
“我沒聽錯吧?甲方已經通過了我們的設計稿,你為什麼要增加團隊工作量?”
得知此消息後,稻盛和夫麾下的團隊成員,頓覺不可思議,但又不得不打翻原有方案,曆經重重磨難,才算拿出了令稻盛和夫滿意的新産品。
稻盛和夫對交付的産品近乎于苛刻的要求,源自于他的父親稻盛畩市。
作為印刷店老闆的父親,在經營小店的過程中,從未放松過任何一個生産環節,每晚都忙到午夜12點,一生從不舉債。
不僅如此,在紙張的裁制過程中,父親也從來都是親力親為,能将厚厚的一疊紙張完美地裁切成分毫不差的模樣,深受客戶贊賞。
憑借着對工作高标準、嚴要求的“匠人精神”,父親的印刷店成為了家鄉當地最知名的紙業“稻盛承做堂”,也成為了稻盛和夫謹記一生的精神信仰。
提起父親,稻盛和夫總是一臉驕傲:“是他教會了我,工作,就該是這樣。”
你總要面對不擅長的事
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經濟達到頂峰,然而實業的發展,也随之進入瓶頸期。
為了繼續尋求經濟增長點,日本正式開放了電氣通信行業,給了民營企業拓寬業務路線的新機遇。
在時代浪潮的推動下,陶瓷業起家的稻盛和夫也嘗試跨界,與索尼、三菱等企業合作成立了DDI,也就是第二電電。
值得一提的是,這家在當時名不見經傳的電氣公司,正是如今日本三大電信業巨頭之一KDDI公司的前身。
在當時,稻盛和夫成立DDI的初衷并不是為了攫取費用,而是希望降低國内高昂的長途電話費,讓老百姓方便聯系親友。
然而,由于這家企業隻是京瓷集團的“跨界産物”,公司内部并沒具備太多電氣通信領域的專業人才作為支撐,甚至連基礎設施都缺東少西,因此在成立之初收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多方質疑。
正當所有人都以為,此番隻是稻盛和夫的“玩票之舉”時,他卻再次證明了自己“經營之聖”的實力。
此後20年内,稻盛和夫帶領這支堪比“雜牌軍”的團隊奮起直追,克服了專業領域上的種種困難,一步步在電氣通信行業站穩了腳跟。
截至目前,KDDI已經成為了日本國内第二大通信公司,與京瓷集團一樣,傲然跻身世界500強之列。
65歲這年,已經登頂過人生巅峰的稻盛和夫決定,就此退休。
退休之前,他做出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決定:其名下的個人所有股份,全部捐贈給公司員工,而稻盛和夫本人将出家修行,從此不問世事。
廉頗未老,劍定乾坤
如果說起以上兩家公司的發展曆程,大家還感覺比較陌生的話,那稻盛和夫接下來的這一壯舉,你必定有所耳聞。
2010年初春,已然78歲高齡的稻盛和夫臨危受命,再次出山,出任處于破産重建階段的日本航空會社的會長。
彼時的日航,正背負着1.5萬億日元的巨額債務,這一數額,也創造了二戰後日本企業負債額的曆史新高。
作為世界第三大航司,日航每年承接國内外旅客無數,對于日本而言,日航身負着特殊的戰略意義。
因此,首相鸠山由紀夫甚至明确下令,哪怕不惜代價,日航也必須救活。
重壓之下,看看這樣的一個巨大的爛攤子,再看看年逾古稀的稻盛和夫,所有人都不相信這個白發老人能有起死回生之術。
然而,稻盛和夫生來隻為創造奇迹。
短短一年之後,稻盛和夫幫助日航實現了浴火重生的願望,收獲了高達1884億日元的純利潤,創造了日航自運營以來最高的利潤額,将一隻腳拔出了泥潭。
2012年9月,日航實現了重新上市的目标,此時距離先前官宣破産,僅僅過去了兩年零8個月的時間。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2015年4月起,稻盛和夫卸任日航會長之職,成為名譽顧問,從此不再插手日航的業務運營。
彼時的稻盛和夫,已然83歲高齡。
參加記者采訪時,稻盛和夫曾坦言道:
“賺錢其實不難,把握機遇,用心去做,你總能成功。”
“但成功和失敗,其實都是磨難,很多人會在取得成功之後飄飄然,這又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失敗了。”
在人生最後的幾年裡,稻盛和夫撰寫了大量的書籍,内容涵蓋管理學、哲學、個人生活态度等,也被無數海内外企業家收藏,奉為創業過程中的指路明燈。
提及稻盛和夫,華為ceo任正非曾直言:
“我司擁有全球一流的科學家,但稻盛和夫先生,以及他旗下引起着當代材料革命的京瓷集團,依舊是我們學習的對象。”
自27歲橫空創業,到83歲再次歸隐山林,面對職業生涯中遇到的所有挑戰,稻盛和夫從未膽寒,而是永遠懷揣着“向山而去”的勇氣和決心,一步步勇攀高峰。
他的人生态度,也正如他本人所言:
“越是面臨障礙,越是不能讓感性的煩惱困擾自己。”
“我們隻能一路朝前看,堅強地活下去,這才是最重要的管理。”
-END-
作者:老路責編:唐肆的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