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題《物态變化》專項訓練
一、選擇題(1-20單選,21多選)
- (錦州)周末下午烈日炎炎,小明從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罐可樂,放在餐桌上,不一會兒這罐可樂“大汗淋漓”。下列現象與此物态變化相同的是A. 水燒開後壺嘴附近冒“白氣” B. 衣箱裡的樟腦球逐漸變小C. 陽光下的濕衣服逐漸變幹 D. 燃燒的蠟燭在“流淚”

- 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與狀态随環境和氣候經常發生變化,且循環往複。以下關于水的物态變化及吸放熱,解釋正确的是
A. 陽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熱升華形成水蒸氣B. 水蒸氣上升到高空,與冷空氣接觸,液化形成小水滴懸浮在高空形成雲C. 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氣流,凝華形成小冰珠,最後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D. 冬天,水蒸氣在寒冷的高空急劇降溫凝固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
- 關于電冰箱,下列說法正确的是
A. 将水放入冷凍室,水會液化B. 打開冷凍室的門會看到“白氣”,這是汽化現象C. 冷凍室側壁有時會有霜,這是水蒸氣凝固形成的D. 食品在冷藏室裡能保鮮,利用了制冷劑汽化吸熱
- 夏天打開冰箱取冰棍時,冰箱裡冒出大量“白氣”,同時發現冰箱内壁附有“白霜”,取出的冰棍很快就化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冒出“白氣”是汽化現象B. 冰棍化了是熔化現象C. “白霜”是凝固形成的D. 冰棍是凝華形成的
- 下列四個實例中,能夠使蒸發加快的是
A. 将水果放在低溫冷藏櫃中B. 将新鮮的蔬菜封裝在保鮮袋中C. 給播種後的農田覆蓋地膜D. 将新采摘的辣椒攤開晾曬在陽光下
- 下列關于物态變化的說法中正确的是
A. 北方冬天在菜窖裡放幾桶水,利用水凝固吸熱使菜不被凍壞B. 冬天戶外冰凍的衣服也會幹,是汽化現象C. 夏天在教室地面灑水降溫,利用水蒸發吸熱D. 舞台上“幹冰”制造的“煙霧”,是“幹冰”升華形成的
- 下列物質屬于晶體的是A. 蠟 B. 海波 C. 松香 D. 瀝青
- 以下對中華古詩中有關物态變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僧舍清涼竹樹新,初經一雨洗諸塵”雨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放熱B. “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吸熱C.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放熱D. “風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鏡破”雪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吸熱
- 下列現象屬于凝華的是
A. 初春,冰雪消融B. 盛夏,朝露晶瑩C. 晚秋,霜打枝頭 D. 嚴冬,滴水成冰
- 如圖所示情景中,涉及的物态變化放熱的是
A. 人剛從水中出來,感覺特别冷B. 夏天,剝去包裝紙的冰棒周圍冒出“白氣”C. 冬季,堆在戶外的雪人逐漸消融D. 夏天,晾曬的濕衣服逐漸變幹






- 下列現象中,物态變化相同的一組是
A. B. C. D.
- 如圖是“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水正在沸騰,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 溫度計的示數是 B. 水中的氣泡内隻有空氣C. 水中上升的氣泡體積由小變大D. 保持水沸騰需要繼續加熱

- 關于“觀察水蒸氣液化”的實驗,下列幾個說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燒瓶内水的減少主要是因為水的沸騰B. 金屬盤中放冰塊可使液化現象更明顯C. 瓶口上方的“白氣”是大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D. 根據金屬盤溫度升高這一現象不能得出氣體液化會放熱的結論
- 缺電地方的人們發明了一種陶制的罐中罐“冰箱”,内外罐之間填有沙子,如圖,盛夏季節裡,有利于給“冰箱”中食物降溫的做法是A. 換用鐵質材料制作内外罐B. 經常給兩罐間的沙子澆水C. 把“冰箱”放在密閉房間内D. 把“冰箱”放在濕熱環境中

- 每年3月至4月,貴港會出現“回南天”這種氣候現象,即從中國南海吹來的暖濕氣流,與從中國北方南下的冷空氣相遇,使貴港地區的天氣陰晴不定、非常潮濕。下面解釋正确的是A. 這是熔化現象,需要吸收熱量B. 這是汽化現象,需要吸收熱量C. 這是液化現象,需要放出熱量D. 這是升華現象,需要放出熱量
- 淡水資源缺乏已是一個世界性的普遍現象,利用太陽能、海水等資源獲得淡水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如圖為小明設計的太陽能海水淡化器,在海水淡化過程中發生的物态變化是
A. 先升華後液化 B. 先汽化後液化 C. 先汽化後凝華 D. 先液化後汽化

- 今年十堰市部分區域氣溫高達,小明在教室使用電風扇吹風,感到涼爽,是因為
A. 電風扇吹出的風,能吸收人體的熱量B. 電風扇吹出的風,能降低教室内的氣溫C. 電風扇吹出的風,能加快人體表面汗液的蒸發D. 電風扇吹出的風,能把人體周圍的熱空氣帶走
- 醫生給病人檢查口腔時,常将一把帶柄的金屬小鏡子放在酒精燈上烤一烤,然後再放入口腔,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氣A. 熔化 B. 液化 C. 凝固 D. 凝華

- 小雨同學“五一節”期間借助廚房的簡易器材完成了一項實踐性作業:自制霜。如圖所示,她将冰塊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鹽,用筷子攪拌,放在一鋪有濕抹布的桌面上,過一段時間後小雨發現在易拉罐的下端有白色的霜出現,拿起易拉罐時發現濕抹布和易拉罐的底部粘在一起了。小雨對實驗現象進行了分析,其中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A. 易拉罐中的冰加入鹽後極易熔化,熔化過程吸收熱量B. 濕抹布和易拉罐的底部粘在一起是因為水遇冷凝固形成冰C. 易拉罐下端的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凝華過程要吸收熱量D. 夏天從冰箱裡拿出的凍肉放置在空氣中,一會兒表面上結了一層霜,這層霜和實驗中易拉罐下端形成的霜成因相同

- 用實驗室常用溫度計測量燒杯中熱水的溫度時,下列說法正确的是
A. 溫度計的感溫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 将感溫泡浸入熱水馬上讀出溫度C. 讀數時溫度計可以離開被測熱水D. 讀數時如圖所示,測量數據偏大
- 如圖,下列現象描述正确的是
A. 冰柱熔化時溫度不變B. 雪糕周圍的“白氣”是水蒸氣C. 冬天玻璃窗上冰花結在窗外面D. “雪人”以下也會變小




二、填空題

- 如圖所示,制作冰糖葫蘆時将洗淨的山楂穿在竹簽上,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鍋中加熱,待白糖熔化為糖漿後,将山楂放入鍋中蘸上糖漿,等待山楂上的糖漿______“吸收”或“放出”熱量______成固态,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蘆就做好了。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句詩出自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從物理學角度分析,詩中的“露”和“霜”分别是物态變化中的______現象和______現象。
- 常見的溫度計是利用液體______ 的性質制成的,一定質量的冰熔化成水的過程中溫度______
- 小明特别喜歡喝梧州六堡茶,泡茶時,他向壺中倒入沸水,看到壺口冒“白氣”,這些“白氣”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此過程要______選填“吸熱”或“放熱”,用沸水能更快泡出茶色、茶香,這是因為溫度越高,______現象越明顯。
- 小明自制了一個溫度計,在玻璃瓶裡裝滿帶顔色的水,給玻璃瓶配一個橡皮塞,橡皮塞上插進一根細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玻璃管與橡皮塞、橡皮塞與瓶口密封,如圖所示。實驗時,常溫條件下将該裝置放入溫度較高的水中,觀察到細玻璃管中液柱高度的變化情況是______ 。請你分析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______ 。
- 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沸騰時水中有大量氣泡産生,氣泡内的氣體主要是______,此時溫度計示數如圖所示為______。要讓水持續沸騰,能不能停止加熱?______。

- 中國科興疫苗需保存在低于的環境中。夏季,運輸過程中為監測疫苗溫度是否超标,應在冷藏箱内放置圖中所示的溫度計______。在接收點,為正确讀數,驗收人員______能不能把溫度計從冷藏箱中取出讀數,溫度計示數如圖所示,表明疫苗______安全不安全。

- 小明利用如圖所示器材研究“水沸騰的規律”,實驗中,他除了記錄水中氣泡情況,還需要記錄______ 和______ 。

- 把一些冰塊放在杯中,過一段時間後,冰變成了水,這是________現象填物态變化名稱,需要____________熱量.杯外壁出現一層水珠,這是______________現象
- “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很多諺語蘊含着物理知識,如“霜降有霜,米谷滿倉;小寒凍土,大寒凍河”,其中,霜的形成是______ 現象,河水結冰是______ 現象。均填物态變化名稱
三、實驗探究題
- (2021錦州)圖甲是小明“探究冰熔化時溫度變化規律”的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某時刻試管中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是______。把裝有碎冰塊的試管放到裝有水的大燒杯中加熱,主要目的是使碎冰塊______。圖丙是小明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冰的溫度随時間變化的圖像。由此可知冰是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在第6min時,試管内的物質處于______選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小明又繼續加熱一段時間,觀察到______選填“試管”、“燒杯”或“試管和燒杯”中的水發生了沸騰現象,溫度計的示數不再發生變化。

- 在探究水沸騰過程中溫度随加熱時間變化的特點時,小宇應通過觀察______ 判斷水是否沸騰。待水沸騰後,小宇測量并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請你根據表中的數據歸納出實驗結論:______ 。
加熱時間 |
0 | |
1 | |
2 | |
3 |
溫度 |
99 |
99 |
99 |
99 |
99 |
99 |
99 |
- 小明利用如圖甲所示實驗裝置觀察水的沸騰現象。
時間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溫度 |
90 |
92 |
94 |
96 | |
98 |
98 |
98 |
98 |
在安裝器材确定B鐵圈位置時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點燃酒精燈。第4min時溫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水的溫度是______。小明發現,溫度計玻璃外殼有水霧,原因是水蒸氣發生______填物态變化名稱。由表中數據可知,實驗中水的沸點為______,沸騰過程中溫度______。水沸騰時,某一氣泡由A處上升至B處,請在圖丙中大緻畫出氣泡在B處的大小情況。實驗中,能量從火焰傳遞給水,卻無法從水自動傳遞給火焰,是因為能量的轉移具有______。

- 如圖甲所示,小亮在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為了縮短實驗時間,小亮向燒杯中注入适量的______水。水沸騰時停止加熱,不能繼續沸騰可見,沸騰過程需要______。繪制出溫度随時間的變化圖像,如圖乙所示根據圖像可知水的沸點為______;沸騰時,水的溫度變化特點是______。小明猜想沸騰的水也能将圖丙試管中的水加熱至沸騰實驗時,用燒杯中沸水給是試管的水加熱一段時間後,試管中的溫度計示數上升到圖丙所示的值後不再變化,其讀數為______,試管中的水______選填“沸騰”或“不沸騰”。溫度不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試管中水溫較高時,水的蒸發變______選填“快”或“慢”,相同時間試管中的水從沸水中吸收的熱量幾乎等于試管中水蒸發吸收的熱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