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父愛如山原創詩句

父愛如山原創詩句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2 04:24:29

自古以來,吟詠母愛的詩詞比比皆是,感人至深。或許是在古代“父為子綱”的年代,父愛要被深深地藏在内心,很少表露,可是父親愛子女的拳拳之心并不比母親少。在我國古典詩詞中詩人既為人子,也為人父。他們把對子女的愛與殷切期待寫進了詩詞裡,比如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的《陟岵》,寫的是兒子出門在外,遙想家人對自己的思念。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上慎旃哉,猶來!無止!

意思是:我登上那草木繁茂的高山,向老父親所在的故鄉眺望。我仿佛聽到父親一聲歎息:唉!苦命的兒服役在遠方,晝夜操勞沒有休息的空當;希望我的兒能保重身體,盼你早回來不要留戀他鄉!

1

曹邺是晚唐時期的詩人,他曾以一位空巢老人的口吻寫過一首關于父親的小詩,在這首詩裡曹邺描寫了一位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

父愛如山原創詩句(古詩詞裡的父愛如山)1

我家山前山後都長滿了青草,我整天都待在外面,家裡的門是關着的。每當我想念遠在天邊的親骨肉時,就去鄉間看看别的老人是怎樣享受天倫之樂的。

詩人看見房子四周長滿了青草,或許想到了唐朝詩人王維的那句“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或許也想起了當年送别親人那種“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别情。”的景象。

老人因為思念親人,天天出門,說明他天天都在想着遠方的孩子。這位老人像不像你身邊的某位老人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生活中我們盡自己所能多給老人們一絲關愛。哪怕是跟他們聊聊天。

2

唐天寶三年,李白離開長安城來到南京,此時,李白離開山東已經三年了,當初他可是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雄心壯志離開家的。而如今,時過境遷,他的妻子已經去世,一雙兒女也留給了山東的家人。下面這首《寄東魯二稚子》是李白在南京時寫的。整首詩洋溢着父親對自己一雙兒女的愛和思念之情。我們都知道李白生性浪漫豪放,可是作為一位父親,我們在他寫給兒女的詩裡,看到了他柔情的一面。

父愛如山原創詩句(古詩詞裡的父愛如山)2

我的嬌女名叫平陽,手折花朵倚在桃樹邊盼我回家。平陽折下桃花,不見父親的面,平陽的眼淚如同泉水般緩緩流淌。我的小兒名叫伯禽,已經跟姐姐一樣高了,他倆并肩走在桃樹下,又有誰能撫摸憐愛我這一雙兒女呢?

這首詩就像是一封家書,語言樸素,筆觸細膩,讓人能夠感受到李白那濃烈而真切的思念兒女親情。

3

陸遊一生筆耕不辍,在一個冬日的深夜,七十四歲的陸遊還在書房讀書。兒子陸子聿過來勸他休息,他不聽,仍然沉醉在書中,兒子再勸,他就寫下了這首充滿哲理的《冬夜讀書示子聿》。

父愛如山原創詩句(古詩詞裡的父愛如山)3

古人做學問都是不遺餘力的,往往是年少時就費盡功夫,到老年才能有所成。從書本上學到的知識,我總覺得是淺薄,想要學到真本事,還是要自己親身去體驗才行。

整首詩淺顯易懂,完全是陸遊的風格,再加上是寫給自家兒子的,就更不需要華麗的辭藻,隻需要諄諄教導,親情永遠是每個人内心最柔軟的地方。

4

《誡子書》是諸葛亮在公元234年寫給他八歲的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諸葛亮因為國家大事,日夜操勞,顧不上自己教育兒子,于是寫下了這封家書。這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和無限期望都在這封書信中。這封書信把普天下為人父的愛子之情,表達得非常深切,成為後世曆代學子修身勵志的名篇。

父愛如山原創詩句(古詩詞裡的父愛如山)4

有道德修養的人,依靠内心安靜來修養身心,以儉樸節約财物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來幹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标。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幹來自勤奮學習。如果不學習就無法增長自己的才幹,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養性情。年華随時光而飛馳,意志随歲月逐漸消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隻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窮困的破舍裡,到時悔恨又怎麼來得及?

在這封家書中,諸葛亮強調:恬靜以修善自身,儉樸以淳養品德。“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也從此成為千古名句,而被後世所稱道。諸葛亮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智者的代表人物之一,和他的其他高貴品格一樣,他勤儉的美名也被載入青史,千古流傳。

5

清代書畫家、文學家鄭闆橋是康熙的秀才,雍正的舉人,乾隆的進士,是揚州八怪的重要人物。鄭闆橋一生隻畫蘭花、竹子和石頭,他稱自己是“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

鄭闆橋辭官之後,回到江蘇老家。有一年,眼看女兒要出嫁了,為官清廉的鄭闆橋毫無積蓄,無錢為女兒置辦嫁妝,好在女兒懂事,體諒父母的難處,女兒說:“我最喜歡爹爹畫的蘭花,您給我畫上一幅,就算是嫁妝了。”鄭闆橋立刻給女兒畫了一幅茂盛的春蘭圖,并題上了一首幽默戲谑的詩。

父愛如山原創詩句(古詩詞裡的父愛如山)5

由于鄭闆橋在災荒之年,奏請朝廷開倉放糧,得罪了某些官員而被罷官,在揚州靠賣畫為生。這樣一位清正廉潔的七品小官,沒錢為女兒置辦嫁妝是很有可能的。不過,女兒應該也不會埋怨父親,因為在良好的家風家教的熏陶下,女兒如這幅蘭花一樣,蕙蘭之心,幽香沁脾。

“他”從不輕易說“我愛你們”,卻把全部的愛都給了我們,“他”就是父親。孝心無價,珍惜當下,天涯雖遠,關懷常伴。盡孝需盡早,别忘了時間的殘酷。祝願所有的父親,“父親節快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